在阅读此文之前,辛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坐拥2900亿,最大的愿望却是睡个安稳觉”。
当97岁的李嘉诚弯着腰,被搀扶着坐上轮椅的时候。
她眼中闪过的不是功成名就的安详,而是对身后庞大商业帝国的无尽牵挂。
![]()
尽管李嘉诚拥有花不完的钱,但是却没培养出一个合格的“继承人”。
两个儿子一个太稳当、一个太折腾,已经成为了他最大的心病。
或许外界说的“富不过三代”,在李嘉诚身上就要应验了。
![]()
2025年的福布斯富豪榜上,李嘉诚又以2909亿港币的身价。
再次蝉联香港的首富,这已经是他第23次登顶了。
李嘉诚都已经97岁了,真是老的快不行了,最让他担心的就是自己的两个儿子。
![]()
要是换成一般的家庭,到了97岁早就把生意交给晚辈了。
让他们接手,自己安享晚年就好了,可如今李嘉诚依然拼搏在第一线。
而李家的继承人故事,简直就像是一出冰与火的现实大戏。
![]()
大公子李泽钜,本来是众人眼中最完美的接班人。
斯坦福大学的双硕士,履历金光闪闪,一毕业就进入家族企业。
按部就班,沉稳可靠,可命运就像跟他开了一个天大的玩笑。
![]()
1996年,那场轰动全港的绑架案,就像一把无形的枷锁。
彻底锁住了他的人生,虽然李嘉诚以10亿港币的天价赎回了儿子。
但李泽钜的灵魂,似乎有一部分永有留在了那个黑暗的时刻。
![]()
也就从那个时间开始,他的人生字典里,风险二字被彻底删除。
他执掌的长江实业,就像一头被驯服的雄狮,失去了所有的野性。
他把“稳健经营”当成公司的企业文化,任何不确定性都要一概被否定。
![]()
在互联网的东风吹遍大地的时候,他在观望。
当新能源的革命悄然降临的时候,他仍在研究报告。
他每次都能精准的错过每个风口,整个人唯唯诺诺,生怕踩进泥坑。
![]()
在李嘉诚眼里,这个长子,就是守成有余,开拓不足。
如果说李泽钜是“太稳健”,无法带领企业走向星辰大海。
那么二公子李泽楷就是燃烧的烈焰,性格完全是另一个极端。
![]()
他从小就张扬得很,24岁就拿着父亲给的启动资金,自己跑去创业。
搞了个星空传媒,不过这小子确实有点东西,没几年功夫。
他就转手9.5亿美元的高价卖掉,这一战让他名声大噪。
![]()
尝过甜头后,李泽楷更是变得肆无忌惮,就没有他不敢冒的险。
他自己也直言,非常享受这种在刀尖上跳舞的快感。
他的投资哲学就是“追风口”,哪里热闹就往哪冲。
![]()
2000年,互联网泡沫吹到最大的时候,他豪掷千金。
以一种近乎赌博的方式,收购了一家电信公司,企图打造自己的商业王国。
结果,泡沫说破就破,那笔巨额投资瞬间就成为了压在他身上的大山。
![]()
不仅背上一身债,还差点把家族的信誉都赔进去。
最后还是李嘉诚亲自出马,帮他收拾了残局,不得不说姜还是老的辣。
作为顶级豪门的缔造者,李嘉诚的实力比他两个儿子强太多了。
![]()
说起李嘉诚,他可不是含着金汤匙的贵族子弟。
15岁的时候父亲就病逝,他们一家瞬间变得揭不开锅。
当时还是少年的李嘉诚主动挑起了家庭的重担,进入钟表厂做学徒。
![]()
从“流水线小工”一步步熬成了香港商界的“超人”。
20多岁,他靠生产塑胶花赚得了人生的第一桶金。
他的脑袋特别灵光,再加上勤奋实干,没多久就从普通工人成长为管理层。
![]()
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李嘉诚觉得与其给别人干一辈子,不如自己搞事业。
那会他也积攒了不少积蓄,于是果断辞了职。
他租房建厂,正式踏上了自己的塑料厂创业之路。
![]()
靠的以往的经验,李嘉诚对业务相当拿手,再加上之前积攒的老客户。
没过多久他就开始接订单赚钱了,后来规模越做越大。
他再次租了个新厂,一个专门生产塑料日用品。
![]()
另一个搞塑料玩具,生意也跟着一路高涨。
那会他的塑料产品不仅占据了香港的半壁江山,还远销到了澳大利亚等国家。
李嘉诚正是靠着这两家工厂,攒下的第一笔资金。
![]()
紧接着没多久,他又盯上了房地产这块生意。
当时香港的房价还没有被炒起来,而且又碰巧赶上社会动荡。
很多人都在低价甩卖自己手里的房子和土地。
![]()
李嘉诚认为房地产就是个赚钱的好门路,于是干脆把身上的钱全都投了进去。
买了许多楼盘和地皮,等到经济复苏之后,房价逐步上涨。
李嘉诚也凭借那些黄金地段的物业,成功开启了他第二轮财富增长。
![]()
后来他又创办了场景实业有限公司,开始积极拓展更多的业务。
这些年,他涉足了码头、电器、科技、石油等多个领域。
犀利的眼光加上果断的决策,让他积累了不少财富,逐渐登上了香港首富宝座。
![]()
大家都说钱能搞定99%的麻烦,可如今他名利双收,反倒觉得不那么开心了。
心里还时不时惦记着未来的日子,他心头烦恼的事也就那么几件。
主要就是觉得两个儿子都不太争气,带不动自己手里的那份企业。
![]()
或许是对两个儿子太过失望,李嘉诚把目光转向了孙辈。
他的长孙李长禧,年仅16岁就开始创业,集合百余品牌进军潮流市场。
长孙女李思德进入李嘉诚基金会,参与地产相关事务。
![]()
这不是“兴趣爱好”的层面,只是一种试水,家族传承或许提起迈入第三代。
港媒的解读也很直白:“李嘉诚或许并不指望儿子们扛起全部家业”。
这句话道出了他复杂的心情,不少不愿放手,因为无法放心。
![]()
97岁的李嘉诚,几乎活成了一部商业史。
他走过战争与复兴年代,见证殖民与回归,更见证了全球资本市场的沧海桑田。
他用一生践行“稳中求胜”的原则,从工厂到港口,从地产到生物科技。
![]()
可如今,他依然无法退场,明明可以像普通人那样颐养天年。
却仍要关注股市动向,亲自试药、企业架构、人事更替。
他不是不累,只是不敢累,因为这盘棋没有人替他收官。
![]()
李泽钜不够狠李泽楷不肯接,孙辈虽有潜力但尚未成熟。
庞大的帝国、无数的股东等不起,有人说他功成名就,有人说他太贪太执。
可回头看,那道“风光”的背后,都是靠拼命得来的。
![]()
都说“富不过三代”,难道李家也要应验这句话了吗?
这巨额财富,到底是福是祸,是传承的基石,还是压垮家族的重担?
这恐怕,才是这位97岁老人,最深沉的忧虑吧。
这“亲情”和“财富”,到底哪个更重,真是让人感慨万千。
至于他两个儿子能不能接住他的这笔财富,让我们拭目以待。
对此你有什么看法?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
中央电视台——2018年3月20日——揭秘:每天赚1500万港元 李嘉诚如何打造万亿商业帝国?
![]()
新浪财经——2025年10月28日——97岁李嘉诚父子财富2350亿元,年增350亿元涨幅18%,排名下滑3位降至第九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