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家好,我是 49 岁失业的七七。活到 “知天命” 的年纪,兜兜转转半生,卷来卷去,工资竟又跌回了 3000 元时代。
嫂子来家里串门时,叹着气说:“早知道供个大学生,到头来还是拿 3000 块一个月,真不如高中一毕业就送他去工地,里里外外还能省十多万学费和生活费。”
她的话,像一根针戳中了我,也让我想起前阵子看到的那句扎心实话:“3000 元请不到一个农民,却能轻松雇到一个大学生。”
上学时卷成卷心菜,熬到毕业,工资却依旧 3000 元起步。这不是段子,是我们这代人的现实。
十年轮回:工资没涨,时代变了
2013 年 9 月,我跳槽到一家幼儿园,月薪 3000 元。娘家堂姐那时在北京房企做销售,听说我的工资后,笑着说这钱还不够她买一套化妆品 —— 她当时底薪加提成,少的时候一个月也有小 2 万。
那会儿总觉得,3000 元只是起点,日子总会越过越好。可转眼 12 年过去,我失业了。
拿着简历找了 3 个多月工作,网上翻来覆去全是 3000 元月薪的岗位。想找个 3000 以上的?就我这快 50 岁的年纪,连想都别想。
而我那曾经风光的堂姐,也没能逃过时代的浪潮。这几年房地产不景气,她去年就失业了。早些年挣的钱,在北京买一套房就掏空了半辈子积蓄。50 岁的她,半点不敢躺平,干脆转行做了住家保姆,凭着勤恳和细心,一个月能挣一万多。
前几天她主动给我支招:“七七,你脑子活络点,别再让人挑来拣去,拿着 3000 块干着 10000 块的活。现在北上广的好保姆,少说也得 8000 起步,你不如来跟我一起干。”
说实话,我真动心了。可儿子正读高中,正是人生关键期。做住家保姆是能多挣钱,但就彻底顾不上家、顾不上孩子了。这操蛋的人生,从来就没有万事求全的选择。
55 岁同事的 “窝囊费”:熬到退休,就解脱了
不止我,身边太多人被困在 “3000 元工资” 里。
有个朋友,原本月薪 8000 元,可这两年行业不景气,经济寒冬之下,公司没裁员,却一轮又一轮降薪,现在一个月只拿 3000 块。
他之所以忍气吞声继续做 “牛马”,不过是因为已经 55 岁,再出去找工作难如登天。“好歹这单位五险一金齐全,” 他说,“每天起床都安慰自己:熬吧,忍吧,熬到退休,就再也不用挣这窝囊废钱了。”
大环境就是这样,你嫌 3000 元工资少不愿去,后面有的是人排队等着。工资低,不全是公司给不起,也不是我们不值得更高的薪资,而是有大把更 “便宜” 的劳动力等着被挑选。
打工人之间互相内卷、互相压低身价,可不就正中某些人的下怀吗?
普通人的出路:进窄门,走暗路,耕瘦田
我不是想贩卖焦虑,更不是 PUA 谁,只是活到这个年纪才明白:想要改变现状,不是跟同事撕逼内耗,也不是自降身价妥协,而是要 “卷自己”—— 修一项技能,给自己打造一条生存护城河。
就像我堂姐,从房企销售转行保姆,看似是 “降级”,实则是找准了需求缺口,把 “勤恳、细心” 变成了不可替代的技能。她走的,就是一条 “窄门”:不挤人人争抢的白领赛道,而是在被忽视的领域里深耕。
这让我想起一句话:“进窄门,走暗路,耕瘦田。”
窄门,是少有人走的路,没有那么多竞争;暗路,是沉下心来默默积累,不急于求成;瘦田,是那些看似没油水、却能长久耕耘的领域。
我们普通人,没有背景没有资源,想要破局,靠的从来不是投机取巧,而是一步一个脚印的沉淀。3000 元的工资不是终点,只是提醒我们:是时候停下无效内卷,转而修炼自己的核心能力了。
或许过程会慢一点、累一点,但每一点积累,都是未来的底气。愿我们都能在人生的下半场,找到自己的 “窄门”,耕好自己的 “瘦田”,活出不被工资定义的人生。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