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下午去装修中的书店查看进度。
工人们正在安装书架,灰尘弥漫。
这家六十平米的小店,我给它取名“雪山书巢”。
八年前自主择业时,从没想过会开书店。
原计划是养花钓鱼,真正躺平。
但去年整理藏书时,突然萌生了这个念头。
在部队时,我最爱往政治部的图书室钻。
现在想让更多人体会阅读的乐趣。
![]()
2
书店选址在县城的老街。
隔壁是家开了三十年的理发店。
老师傅总说,现在年轻人都不看书了。
我笑着递给他一本《西藏民间故事集》。
他戴上老花镜翻了几页,居然看得入神。
昨天他告诉我,给顾客理发时都会推荐这本书。
这种小温暖,比当年带新兵时更让人触动。
3
今天遇到个特别的小顾客。
男孩指着军事专区问:“有高原作战的书吗?”
他父亲不好意思地解释,孩子想考军校。
我抽出自己收藏的《昆仑哨所纪事》。
这是当年军区文联的老战友所著。
男孩眼睛发亮的样子,让我想起十七岁入藏的自己。
临走时,他敬了个不太标准的军礼。
我下意识挺直腰板回礼,仿佛回到雪域高原。
4
书店的军事角成了老兵聚集地。
周三下午,总会来几个自主择业的战友。
我们不谈生意,只泡壶浓茶聊边防往事。
老张突然说:“你这书店,像不像当年的连队图书室?”
墙上的西藏风景照,是旅里宣传科兄弟拍的。
书架上还摆着连队手抄报的复刻版。
这些物件,把四千公里的距离缩成了六十平米。
5
遇到经营难题了。
教辅书卖得快,但文学类积灰严重。
店员建议减少社科书籍,多进畅销小说。
我犹豫了很久。
最终在门口立了块牌子:“可凭学生证免费借阅经典文学”。
第一周只有三个学生来借书。
但看到他们认真记笔记的样子,我觉得值。
6
今天结算月度账本。
书店净利润:负837元。
妻子打趣:“苏副主任带兵有一套,做生意要交学费。”
我笑着泡开战友寄的藏茶。
想起当指导员时,带着全营在冰河畔建图书角。
那时我们用罐头箱当书架,照样看得津津有味。
窗外飘雨,书架前的读者越来越多。
这大概就是另一种形式的站岗。
今日书店流水:1420元。
藏茶卖出去7罐。
收到读者留言册上画的哈达图案。
(本文作者曾在西藏部队服役,2017年,副团职务选择自主择业方式退役)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