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人员认真检查银饰文物。
![]()
![]()
图片为等待打包的银饰文物。 山西晚报·山河+记者 寇宁摄
11月17日下午,山西博物院的文物点交室内,空气中弥漫着专注与期待。桌上整齐铺开的软质包装纸、佩戴白色手套的双手、此起彼伏的相机快门声,共同勾勒出“黄河银饰之美——17世纪至20世纪中国山西的银器艺术”展览文物启运前的忙碌图景。140余件(组)承载着明清至民国山西民俗文化的银饰珍品,在此完成最后的清点、记录与封箱,即将搭乘南航包机远赴墨西哥,开启中墨文化交流的艺术之旅。
点交现场方寸间细致有序
走进点交现场,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层层叠叠的软质棉纸与定制泡沫盒,工作人员身着统一工作服,戴着手套,正细致处理每一件银饰。展台前,一位工作人员手持相机,对着一件银鎏金点翠蝶形簪调整角度,镜头里,翠鸟羽毛点缀的蝶翼纹路清晰可见,鎏金边缘在灯光下泛着温润光泽,报数声与笔尖划过纸张的沙沙声交织,节奏紧张却丝毫不乱。
在打包区域,工作人员正将一件“片状狮形挂锁”轻轻放入定制盒中。“这类带镂空纹饰的银器最考验耐心,得用软纸把缝隙轻轻填满,再整体固定,防止运输中磕碰变形。”一位负责打包的工作人员边说边调整棉纸位置,随后将包裹好的文物小心放入木箱。旁边的同事立即上前,用螺丝钉固定封箱,最后贴上印有文物编号与目的地的标签。整个过程中,没有人高声交谈,只有偶尔的轻声沟通,每一个动作都透着对文物的敬畏与专业。
展台上,等待打包的银饰珍品令人目不暇接:鎏金花人物纹银头饰与银质的冷冽相得益彰,“长命百岁”五福捧寿纹烧蓝片饰的蓝色珐琅晶莹剔透,蝴蝶形如意簪的翅翼纹路细如发丝……尤其是几件运用点翠工艺的银饰,翠色浓淡相宜,与鎏金、宝石搭配得恰到好处,让人不禁感叹“晋工”技艺的精湛绝伦。“这些银饰不仅是饰品,更是活的历史,每一道工艺、每一个纹样都藏着山西人的生活智慧。”现场一位文物修复师轻声感慨。
让“晋工”银饰成为中墨文化桥梁
山西银饰是黄河文化的重要载体,明清时期“晋工”银饰以大气厚实、细节精巧闻名,高浮雕、深剔地、烧蓝、点翠这些工艺,在全国都极具特色。此次“晋工”银饰远赴墨西哥,就是希望通过这些展品,让墨西哥观众看到中国银器的精湛技艺,读懂背后的文化故事。
此次展览的展品经过了多轮筛选,首先要覆盖展览大纲的叙事逻辑,从山西银饰的发展历程,到发簪、帽花、手镯、长命锁等不同品类,再到制作技艺的传承,每一部分都要有代表性展品;其次优先选择工艺精美、纹饰有故事的,比如蝴蝶形项圈锁,“蝶”与“耋”同音,象征长寿,又有“蝶恋花”的美好寓意,能让外国观众直观感受到中国人的祈福文化。
对于中墨银饰文化的差异与交流,工作人员也有着清晰的考量:“墨西哥银器以精器为主,但受历史影响,传统金属器皿留存较少;而山西银饰不仅工艺丰富,还融入了戏曲故事、吉祥纹样等生活元素。这次展览不是‘单向输出’,而是希望搭建一个对话平台,让两国观众看到不同文明对‘银’这一材质的不同解读。”这是山西银饰近期首次大规模赴墨展览,目前已有多项出国展览在筹备中,未来会把更多山西传统文化瑰宝推向世界,让黄河文化在国际舞台上绽放光彩。
运输细节保障文物安全
“所有展品都会通过恒温气垫卡车运输到上海浦东机场,再搭乘包舱航班,预计11月26日抵达墨西哥。”负责此次文物运输的工作人员正在确认细节。他说,针对银饰的特性,运输团队制定了专项保护措施,“银饰表面多有凹凸纹饰,有的还镶嵌了宝石、翠羽,所以包装必须用软性纸质材料,覆盖时用光滑面轻微压制,避免纹饰变形或宝石脱落。”
谈及运输中的风险点,运输负责人指着一件银饰手镯解释:“这类镶嵌类银饰最怕震动,我们会在包装盒内用泡沫做定制凹槽,把文物‘固定’住,再填充缓冲材料;另外,所有操作人员必须戴手套,避免手上的汗液或油脂对银饰造成腐蚀。从点交、打包到运输,每一个环节都有专人记录,全程可追溯。”这名运输负责人表示,目前运输流程已反复演练多次,“我们要确保这些‘文化使者’安全抵达墨西哥,让当地观众看到最完整、最精美的山西银饰。”
此次“黄河银饰之美”展览将于12月11日在墨西哥国家人类学博物馆展出,展期持续至2026年3月中旬。140余件(组)“晋工”银饰珍品,将在异国他乡讲述中国传统工艺的匠心故事,为中墨文化交流书写一段跨越山海的佳话。记者 张琪
来源:山西晚报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