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河北新闻网)
转自:河北新闻网
![]()
11月1日,在廊坊座头鲸科技有限公司智能制造基地,工作人员对蓝丁智能无人配送车底盘进行性能测试。 河北日报记者 刘 杰摄
11月1日清晨,廊坊市大城县蓝丁智能制造基地测试场内,一辆智能无人配送车缓缓前行,精准停至可移动集装箱式车厢的下方。随着金属支架的自动收缩,车厢被稳稳装在无人车底盘上,整个装载过程仅耗时58秒。
这是廊坊座头鲸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马永波带领研发团队测试集装箱式智能无人配送车的场景。据介绍,历经一个月的路况测试和性能升级,该车性能目前全部达标,即将量产。
城市物流配送中,传统无人配送车主要依赖人工逐件装卸,耗人力且效率低。这款智能无人配送车采用集装箱式装卸设计,续航达190公里,较传统方式降低成本40%,可用于药品器械、精密配件等多批量配送场景。
为何采用集装箱式装卸设计?“灵感来自海运集装箱,标准化集装箱能打破海陆运输壁垒,让货物在不同交通工具间无缝流转。”马永波说,希望城市物流配送能像集装箱运输般简单,用标准化破解物流行业的转运痛点。
眼前的这款5.5立方米的可移动车厢,配备了四组自动伸缩金属支架,既能适配蓝丁智能无人配送车,也可通过叉车快速转运,实现“一箱多用”。
“不仅如此,如果前方突现障碍物,这款无人车能在0.3秒内响应突发障碍,避停距离精准控制在1.5米。”马永波介绍,该车搭载L4级自动驾驶系统,通过融合雷达、摄像头等多维信息,可自动识别红绿灯、自动转向、礼让行人和避让障碍物。
公司团队还开发上线了蓝丁智能运营系统。“我们能按需求定制运营系统,可同时监测几十台无人车,既为企业节省成本,又保障行车安全。”马永波说。
“机遇往往与挑战并存。”2024年初,拥有10多年物流从业经验的马永波,敏锐捕捉到智能化配送需求,果断二次创业,进军智能无人配送车研发赛道。
项目启动之后,马永波在廊坊市广阳区创业孵化基地的帮扶下一路攻坚克难。资金成“拦路虎”,基地负责人带队上门对接,帮着拉来第一笔银行融资;研发力量不足,基地帮忙引进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等高校科研团队;急需生产测试场所,基地联系对接产业园区……
不到两年间,该公司便建成1.1万平方米智能制造基地和30亩国标测试场地,预计年产能达2000台。目前,他们与6家国内物流、医药头部企业合作,收获50余台无人车订单,今年营业额有望突破1500万元。
“我们正加速推动AI技术与无人车、管理系统深度融合,努力为用户提供更高效、低成本的智能配送解决方案。”望着测试场上穿梭的车辆,马永波眼中满是憧憬。(河北日报记者 刘 杰)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