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小区里的梧桐树刚落完叶,早晚的风就跟小刀子似的往脖子里钻——楼下的张阿姨昨天还跟我念叨,“前儿个没戴帽子出去买菜,回来头胀得慌,缓了半天才好”。其实对老人来说,冬天戴帽子不是“添个装饰”,是真能挡麻烦,但我发现好多人戴得都不对——要么把帽子当“永久装备”,要么选得太紧,反而给身体找不痛快。
![]()
先说戴对了的好处:老人的脑血管本来就脆,一受凉血管“缩成一团”,容易闷得慌;头顶没遮挡,风一吹就灌进脖子,感冒跟着来;还有万一在小区里踩滑了,软乎乎的帽子能给脑袋垫一下,比直接撞着强。但戴帽子的“雷”也不少——我隔壁的李叔之前戴了顶腈纶帽,一戴就是俩礼拜没洗,结果头皮起了一片小红疙瘩,医生说“汗渍闷得毛囊发炎”;还有的老人为了“保暖”,选那种勒得太阳穴发疼的帽子,戴半天就觉得头晕;更有甚者,从外面进暖气房,“唰”地把帽子摘了,冷热反差让血管突然扩张,反而脑袋发懵。对了,要是头皮爱出油、还有严重毛囊炎的老人,最好别戴密不透风的帽子——闷着只会让炎症更厉害。
![]()
其实冬天给老人护着点,不止是戴帽子的事。楼下的王奶奶以前总说“背冷得像贴了块冰”,后来她女儿给买了件加绒背心,出门再围条薄围巾,现在再也没喊过冷;还有小区的陈爷爷,以前冬天总穿一件厚毛衣,动两下就出汗,一脱又着凉——后来学了“洋葱式穿法”:里面穿棉线衫,中间套薄绒,外面搭件防风外套,热了脱一件,冷了加一件,再也没感冒过。吃的方面也得注意,别总喝稀粥,买点羊肉炖萝卜、煮点鸡蛋,或者蒸点豆腐,温温的还补蛋白,比吃冷硬的东西强;还有每天上午十点,小区的老人们都聚在小广场打太极,慢腾腾的但活动开了,身子骨也暖乎。
![]()
昨天碰到李叔,他正戴着新换的宽松棉帽遛弯——“现在每天晚上把帽子洗了晾干,戴着舒服,头也不疼了”。其实老人过冬的“安稳”,就是藏在这些细节里:帽子别戴太松也别太紧,每天洗洗;衣服别裹成粽子,分层穿更灵活;脚底下穿双加绒棉鞋,后背别漏风;再吃点热乎的,动一动——不是要多麻烦,就是顺着身体的“脾气”来。
![]()
就像小区里的老人们常说的,“冬天不是熬过去的,是‘巧’过去的”。戴对一顶帽子,穿对一件衣服,吃口热乎饭,动一动身子——这些小事加起来,就能让老人的冬天少点麻烦,多点踏实。
![]()
#老人冬季护理 #戴帽讲究 #冬季保暖细节 #老年健康 #过冬小常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