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上说,有的老年朋友出门去晨练,忽然倒在公园里被急救车拉走,到医院一查是脑梗了。现在街上(尤其北方)到了变天的季节,尤其是秋冬之交,就是老年朋友们开始要小心的时候。在医学证据上,我们不能说你戴了帽子就一定不能脑梗,但是保暖是很有必要的!有一些老年朋友经常会听信以前的一些养生说法,会觉得脚暖和了就行,然后说他们的头需要散热,其实这种说法也并不确切。需要散热也是肯定的,但是戴上帽子可以以防万一,毕竟你热了还可以拿下来,冷了就没办法了。
![]()
![]()
我们过去会把戴帽子开玩笑说成是给你找麻烦扣帽子的意思,这里说的不是“扣帽子”,就是单纯说,咱们冬天都应该注意给头部进行保暖。根据权威数据显示,寒冷刺激可导致脑部血管急剧收缩、血压波动增大,诱发脑梗风险上升约18%-28% 。
![]()
人体在受到寒冷刺激时,为了减少热量散失,会激活交感神经系统,导致体表的血管(尤其是皮肤和四肢的血管)收缩。这种收缩会使得血液回流外周阻力增大,从而导致血压升高。对于本身就有高血压的患者,这种波动尤为剧烈和危险。另外,寒冷环境下,人体出汗减少,但通过呼吸和皮肤不感蒸发丢失的水分并未减少,有时人们因感觉不到口渴而减少饮水,可能导致身体处于轻度脱水状态。但是天气冷的时候小便会变多,大家也别忘了。就是说水分还是会丢失的,虽然你感觉不大。失水会使血液相对变得更浓、更粘稠,流速减慢,增加了血栓(尤其是血小板聚集)形成的风险。寒冷刺激也会使体内一些升高血压的激素(如儿茶酚胺、肾上腺素)分泌增加,进一步导致血管收缩、心跳加快,加重心脏负担和血压波动。
![]()
![]()
也要注意季节性行为改变,冬季人们活动量减少,饮水可能不足,饮食可能更偏向高盐高脂,这些因素都会间接增加脑梗风险。冬天的人们饿得快,而且容易比较冷,牛油火锅、烧烤和啤酒可能都是常见的食品,不知不觉就吃下去不少高盐分高油脂高热量的东西。
![]()
![]()
预防的话保暖是第一位的,重点部位要保暖,头部、颈部、脚部是保暖的关键。出门务必戴帽子、围巾,穿保暖的鞋袜。清晨起床时,放缓动作,在床上稍坐片刻再下地。从温暖的室内到寒冷的室外,最好在楼道等过渡区域稍作适应。
![]()
如果怕冷的、有血管问题的中老年朋友建议用温水洗漱。要遵医嘱服药,高血压患者切不可自行停药或减药,冬季甚至需要在医生指导下调整用药。每天定时测量血压,了解自己的血压波动情况。
![]()
即使不渴,也要保证充足饮水。早晨起床后和睡前喝一小杯温水,可以有效稀释血液。酒精会使体表血管扩张,虽然暂时感觉暖和,但会加速身体热量散失,之后反而更冷,并引起血压波动。所以不要指望喝酒保暖。那是《水浒传》时代的人干的事情,我们现代人不需要这样做。
![]()
![]()
![]()
![]()
其他预防手段的话,请记住 合理饮食加适度运动,尽量低盐、低脂、低胆固醇饮食,多吃蔬菜水果。天气恶劣时,选择在室内进行散步、可以做体操、太极拳八段锦等温和运动,避免在严寒大风天或者是大雪后进行剧烈户外活动,尤其是不要出去跑到公园的某些设施把自己挂在上边儿,也不要随便去冬泳。
![]()
请牢记“中风120”口诀,
1 看(1张脸)——脸部是否出现口角歪斜、面部不对称?
2 查(2只胳膊)——平行举起双臂,是否有一侧无力下垂?
0 听(就是聆听语言)——说话是否含糊不清,表达困难?
![]()
一旦出现任何一项症状,立即拨打急救电话,时间就是大脑,时间就是生命!
所以说在寒冷季节,尤其是气温骤降时,必须通过科学的保暖、血压管理、健康生活和警惕信号来主动保护自己的脑血管健康。最简单的就是从选一顶舒适的帽子开始。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