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两岸融合发展的大背景下,统一的脚步越来越快,台湾作为大中华区垃圾清洁焚烧发电的先行者,其产业现状与未来整合路径备受关注。目前,全岛24座焚烧厂设计总处理规模为2.43万吨/日,普遍采用“公有民营”主导的运营模式,且整体设施平均厂龄已逾20年,正面临处理能力不足、设备老化及垃圾热值超设计预期等多重挑战,行业亟需升级与扩建。
与此同时,台湾市场也展现出独特的投资价值:其垃圾因前端分类得当,具有高热值、低含水率的特点,吨垃圾发电效率较高。随着统一进程的推进,将台湾现有焚烧体系纳入国家统一监管框架,不仅是必然的国家治理举措,也为大陆环保产业与投资界提供了参与行业并购、技术升级及市场拓展的战略性机遇。台湾地区有望成为未来全国垃圾焚烧发电领域一个极具潜力的新兴增长市场。
两岸统一正在加速,作为大中华区最早开展垃圾清洁焚烧发电的台湾省,项目最早始建于上世纪九十年代初,作为台湾地区最重要的环境公用民生工程,垃圾清洁焚烧发电项目必须也应该,在统一后,纳入我国垃圾焚烧监管体系中,所以也极其有可能,获得必要的行业并购或征购契机。
清气团现将台湾地区垃圾清洁焚烧发电行业的发展现况,进行简要统计分析,供垃圾焚烧行业和相关投资界参考。
![]()
台湾省共有 24座垃圾 清洁焚烧发电厂,总设计处理量:24,300吨/日,绝大部分的项目,都是由台湾“伪政府”环保署或地方环保局投资建设,主要采取“公有民营”为主的运营模式,由信鼎技术、达和环保等少数几家专业环保企业,接受政府的委托,运营垃圾焚烧厂的经营和处理。政府支付相应运营费用,同时发电上网由台电公司支付电费收入。
目前台湾垃圾处理面临,垃圾分类未能减量,垃圾产量不降反升,垃圾焚烧处置能力严重不足,垃圾围城重新回潮的尴尬局面,整个垃圾清洁焚烧行业迎来扩建改建潮。
目前,台湾每一个垃圾焚烧厂都处于常年满负荷生产状态,且高热值的一般工业垃圾,入厂量已经与一般居民生活垃圾入厂量,处于五五开的状态。
全台垃圾清洁焚烧发电厂平均厂龄已超过20年,普遍面临设备更新与效率提升需求,同时由于垃圾热值已普遍超过初始设计热值,垃圾清洁焚烧发电炉无法承载超限热量,导致实际日处理能力已远低于设计能力。
由于垃圾前端分类状态好,台湾垃圾清洁焚烧发电厂的入厂垃圾,普遍含水率低,热值高,几乎没有渗滤液处置问题,平均吨垃圾入炉发电量在500千瓦时左右,台电公司全量收购,平均售电价格为0.4元人民币;炉渣产率在13-17%左右,飞灰产率在3-3.5%左右。吨垃圾收入可在700至1000元人民币左右。
清气团认为,台湾地区是未来我国垃圾清洁焚烧发电行业,能够实现快速拓展的新兴市场。
![]()
台湾省 清洁焚烧发电 厂数量与分布
北部地区:基隆市、臺北市(3座)、新北市(3座)、桃園市、宜蘭縣、新竹市、苗栗縣(共10座)
中部地区:臺中市(3座)、彰化縣、嘉義市、嘉義縣(共6座)
南部地区:臺南市(2座)、高雄市(4座)、屏東縣(共7座)
东部地区:臺東縣(1座,)
24座清洁焚烧发电厂的营运方式分为三类
公有公营:5座(占20.8%),主要由地方政府环保局兴建并直接管理运营,可以理解为是事业单位,主要是台北市三座垃圾清洁焚烧发电厂和高雄市两座垃圾清洁焚烧发电厂。
公有民营:16座(占66.7%),由政府兴建,委托民间企业代为运营。
民有民营:3座(占12.5%),采用BOT(兴建-运营-移交)或BOO(兴建-拥有-运营)模式。主要集中在台中、苗栗和桃园三县。
![]()
![]()
运营单位统计 分析
信鼎技术服务股份有限公司:受委托运营7座清洁焚烧发电厂。该公司是台湾最大的“伪”公有工程公司——中鼎工程股份有限公司的旗下企业,也是台湾目前最大的垃圾清洁焚烧发电厂代运营企业。
主要运营,基隆市天外天厂、桃园市厂、苗栗县厂、台中市后里厂、台中市乌日厂、彰化县溪州厂、台南市城西厂、高雄市冈山厂)。
主要承接公有民营项目,亦参与民有民营项目(如桃园市厂、苗栗县厂、台中市乌日厂)。
其运营的焚烧厂总设计处理能力超过5,000吨/日,覆盖北、中、南区域,处理能力位居前列。
达和环保服务股份有限公司:受委托运营7座清洁焚烧发电厂。该公司是威立雅与台湾水泥共同合资,持股各占五成的环保服务公司,也是台湾最大的环保公用项目委托运营商。
主要运营,新北市新店厂、新北市树林厂、新北市八里厂、宜兰县利泽厂、台中市文山厂、嘉义市厂、台南市永康厂、高雄市仁武厂),并通过关联公司(达和鹿草)运营嘉义县鹿草厂。专注于公有民营项目总设计处理能力巨大,特别是运营了新北市三大焚烧厂(新店、树林、八里)及高雄市仁武厂等大型设施,总处理能力领先。
荣福股份有限公司:操作3座清洁焚烧发电厂。该公司是台电公司与“伪行政院”退辅会(退役军人就业辅导委员会)合资成立的公营工程公司,后被台湾钢铁收购。
运营厂分布:(新竹市厂、屏东县崁顶厂、台东县厂)。主要是,公有民营。 总设计处理能力相对较小,约2,300吨/日。
地方政府环保局:操作5座公有公营清洁焚烧发电厂。
台北市北投厂、木栅厂、内湖厂均由台北市环保局运营;高雄市中区厂、南区厂由高雄市环保局运营,台北市三厂总处理能力达4,200吨/日,高雄市两厂总处理能力达3,150吨/日。
![]()
![]()
收费情况分析 ( 以新台币计 )
1. 一般废棄物收费
收费范围:1,200元/公吨至10,000元/公吨。
最低收费:屏東縣崁頂廠(1,200元/公吨)。
最高收费:高雄市仁武廠(4,500-10,000元/公吨)。
平均收费:约2,800元/公吨(基于有数据厂家的加权平均)。
2. 一般工业废物收费
收费范围:1,650元/公吨至10,000元/公吨。
最低收费:新竹市廠(1,650元/公吨)。
最高收费:臺中市烏日廠、彰化縣溪州廠等(最高达10,000元/公吨)。
平均收费:约4,500元/公吨(基于有数据厂家的加权平均)。
3. 收费特点
公有公营清洁焚烧发电厂收费较为统一,如臺北市三厂均为2,705元/公吨。
公有民营清洁焚烧发电厂收费差异较大,部分厂家需额外回購廠種、再生燃料或殘渣。
民有民营清洁焚烧发电厂收费普遍较高,反映BOT/BOO模式的成本结构。
![]()
![]()
兴建设计分析
总兴建成本:约 840亿元新台币。
平均每厂建设成本:约 35亿元新台币,吨建设成本约81万人民币。
总设计处理量:24,300吨/日。
平均每厂处理量:1,013吨/日。
最大处理量:臺北市北投廠、高雄市中區廠(1,800吨/日)。
最小处理量:嘉義市廠(300吨/日)。
平均厂龄:约 20.1年
最老厂:臺北市內湖廠(29.11年)。
最新厂:桃園市廠(10.3年)。
![]()
技术参数
炉型几乎全部采用日资企业炉型,如荏原、田熊、三菱马丁、日立造船等,此外丹麦伟伦也能够占据四个项目。焚烧炉设计热值:范围1,350-2,500 kcal/kg,平均约2,100 kcal/kg。发电机组装置容量:总容量约 583.8 MW,平均每厂24.3 MW。
清气团作为大陆全网对台湾地区垃圾无害化处置研究和信息最丰富的智库,愿意为广大同行提供更详细的相关资讯。
![]()
文 | 首席垃圾焚烧分析师 晏磊
编辑 | 晨雨
图片|数据 清气团整理
本文系【清气团|固废展望】原创内容
未经账号授权,禁止随意转载
![]()
|| 走访《垃圾焚烧的中国方案》入围企业 || 走访《垃圾焚烧的中国方案》入围企业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