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妇女报)
转自:中国妇女报
□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 王永钦
“真没想到,在冰天雪地的东北,竟然看到了百香果和火龙果,我一直以为这些水果只产在南方。”来自内蒙古呼和浩特的游客冉女士说。
近日,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在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乌兰浩特市乌兰哈达镇高根营子嘎查的高标准设施农业园区大棚内看到,硕果累累的百香果正在肆意生长,四五名嘎查妇女正在打理枝叶。
走进园区的百香果种植大棚,馥郁的果香裹挟着温润的热气扑面而来。这些原产于南方的热带水果,如今在北方寒地扎根,成为村民增收致富的“幸福果”。
热带水果何以在北方严寒中“安家落户”?答案是科技赋能。“我们采用三层中空保温墙技术,如同为植物穿上‘恒温羽绒服’。这项专利技术成功解决了百香果、火龙果等南方水果在北方越冬的难题,吸引众多游客慕名前来采摘。”园区高级农艺师韩凤说。
近年来,乌兰哈达镇开启“农业+旅游”的创新实践,通过打造高标准设施农业园区,与神骏湾生态体验区联动,让农旅融合成为乡村振兴新引擎。据乌兰哈达镇镇长周丽红介绍,全镇整合各级乡村振兴衔接资金9000余万元,建成了占地32万平方米的高标准设施农业园区。园区划分为5个功能区,聚焦高端浆果、采摘研学、寒地果蔬和蔬菜种子研发,形成特色鲜明、优势互补的产业格局。乌兰哈达镇着力做好“农业+旅游”融合文章,通过打造高标准设施农业园区,并与邻近的神骏湾生态体验区联动发展,推动农业升级与乡村旅游双向赋能。
目前,园区一期7栋日光温室成功实现热带水果越冬,二期12栋专利温室攻克了寒地西红柿种植技术,实现串采西红柿扫码溯源、直供超市;三期17栋大棚采用基质栽培技术种植蓝莓,亩产效益是传统作物的10倍。
产业发展带动就业增收,来自乌兰浩特市新城街道办事处西白音嘎查的包玉花,如今在园区担任管护员,有了稳定工资收入。“我在这儿已经干了3年了,每月工资3600元。过去靠天吃饭,风险大,现在有了园区,常年能种植南方水果,我们嘎查的妇女们又多了一份收入,日子更有奔头了!”包玉花高兴地说。
目前,园区已为当地提供了60个就业岗位,优先吸纳脱贫户、监测户及50~60岁劳动力,人均年增收超3万元。
如果说大棚里的鲜甜果蔬是乡村的“味觉名片”,神骏湾生态体验区便是乡村的“视觉盛宴”。这片由废弃沙坑改造而成的生态景区,如今是网红打卡地。今年以来,神骏湾生态体验区累计接待游客5万人次,创收80万元,带动周边民宿、超市、餐饮等配套产业发展,形成“农业引客、旅游留客”的良性循环。
从“南果北种”的科技突破到“农旅融合”的产业升级,从废弃沙坑到生态景区,从传统种植到高薪就业,高根营子嘎查的蝶变是乌兰浩特市乡村振兴的生动缩影。
如今,大棚里的新鲜果蔬与神骏湾的优美景色交相辉映,科技兴农与农旅融合同频共振,这片土地收获着沉甸甸的果实,孕育着村民稳稳的幸福。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