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不吃晚饭活得更久?研究发现:晚饭与寿命的关系,没那么简单

0
分享至

人这辈子,最绕不开的就是吃。吃得对了,身体顺;吃错了,毛病就来了。这几年,关于“晚饭到底吃不吃”的争论闹得挺大。有些人说,不吃晚饭人轻松,肠胃少负担,甚至活得更久;也有人觉得,晚上不吃饭会饿坏身体,反而搞坏免疫力。这事儿啊,听着简单,其实里面的门道多着呢。

要说清楚晚饭跟寿命的关系,不能光靠听谁说啥好,而是得从人体的运作机制、代谢节律,把“养生”当作一种理性选择,而不是靠跟风或者单纯图个瘦。



不少人觉得,晚上吃得少或者干脆不吃,是因为觉得晚上活动少、热量用不掉,吃进去也是存成脂肪。

还有的被间歇性断食这概念一说就上头,觉得不吃晚饭可以激活身体自愈机制,听着有点意思。但别着急下结论,真相可能比想的复杂。

人每天都有自己的生物钟,这玩意儿可不只是睡觉用的,它还影响着血糖、胰岛素、胆固醇、血压等等。白天的时候,身体的代谢能力强,吃点东西,血糖升高也能快点降下来

可到了晚上,代谢效率变差,胰岛素敏感性也低,这时候吃得多了,血糖可能就降得慢,脂肪也更容易囤积。所以说,从代谢角度来看,晚上确实不是吃大餐的好时机。

有研究专门做过调查,国内某营养与健康中心曾经跟踪观察了几千人,结果发现,那些晚饭吃得过晚或过饱的人,发生代谢综合征的风险明显升高。

而且这种人中,肥胖率和二型糖尿病的发病率也比规律吃饭的人高出将近20%。说白了,晚饭吃得太多、太晚,确实是对身体负担重的。



但是话又说回来,完全不吃晚饭,真就一定更健康吗?这事儿得从多个角度看。一项发表于《营养代谢与心血管疾病》的研究指出,成年人如果长期不吃晚饭,容易出现营养摄入不足的风险

尤其是蛋白质摄入减少,会影响到身体的修复和免疫功能。就像有人不吃晚饭后,发现体重是轻了点,但整个人没精神,抵抗力也跟着掉。

更关键的是,不吃晚饭的人容易晚上饿得慌,忍不住吃点零食,结果反而摄入更多热量,而且这些零食大多是高糖高脂的,血糖飙起来可不是闹着玩的。

这样的“补偿式进食”,其实对身体伤害更大。还有些人一不吃晚饭,睡眠质量也下降,整夜辗转反侧。这么一折腾,第二天精神也差,长期下来,身体的恢复力和新陈代谢反而变慢。

另一个值得关注的点,是老年人。有些人年纪一大,总想着要清淡,要少吃,干脆连晚饭也省了。但实际上,老年人肌肉流失本来就快,如果蛋白质和热量摄入不足,很容易导致肌少症。这种状态看上去不严重,但一旦发生摔倒,后果是很麻烦的。



说到底,人的身体就是一个复杂系统,光靠一个“晚饭吃不吃”的标准来决定健康与否,未免太草率。晚饭到底吃不吃,得看个体情况。

对那些白天吃得多,晚上活动又少的人来说,晚饭可以吃得轻一些,早点吃完更好。但对于晚下班或者工作繁忙的人来说,晚饭该吃还是得吃,关键是吃得合理。

而且,晚饭吃什么也挺重要。有些人即使吃得早,但满桌子是炸鸡、烧烤、甜品,热量爆表,还是白搭。也有人吃点全谷物、蔬菜和优质蛋白

比如鸡蛋、豆腐、鱼类,这种组合对血糖控制、肠道健康和睡眠质量都有帮助。所以说,别光盯着“吃不吃”,还得看“吃什么”。

不少医生建议,晚饭可以控制在全天总热量的30%左右,最好别超过这个数。时间呢,尽量在晚上六点到七点之间结束。吃得慢一些,细嚼慢咽,也有助于控制食量。

最怕的就是,白天忙得顾不上吃,晚上饿疯了一口气干掉两碗饭,还配上红烧肉,睡觉前肚子鼓得跟打了气一样,那种消化压力,对心脏和胃都是负担。



再来聊聊一个很多人没注意的点:长期晚饭不吃,可能影响情绪。有研究发现,低血糖状态下的人容易情绪不稳定,出现焦躁、易怒、注意力不集中等情况。

特别是年轻人或者上班族,如果晚饭没吃好,晚上还要熬夜加班,很容易脾气暴躁。长期下来,不光影响身体健康,连人际关系都可能受到影响

所以真要追求健康长寿,不是靠晚饭吃不吃来决定的,而是整个生活节律和饮食习惯的搭配。

像早睡早起、规律运动、情绪稳定、饮食均衡,这些因素彼此影响,缺一不可。很多人总想找到一个“捷径”,比如只要不吃晚饭就能健康,其实是走了“懒路子”。

有专家指出,饮食的整体结构才是关键,比如蔬菜摄入是否够、油盐糖控制得如何、是否有多样化蛋白质来源等。



这些比“晚饭吃不吃”重要多了。单一地看一顿饭的存在与否,很容易让人忽略更大的饮食问题。

如果硬要找个建议,那就是:别乱来。别轻信那些听着就夸张的说法,比如“饿着最养生”“空腹最排毒”这种没有科学依据的东西。

有些做法表面上看起来合理,其实只是短期有效,一旦长期执行,弊大于利。身体的反馈最真实,要学会听身体的声音,而不是一味地套用别人说的“健康方法”。

那些期待靠不吃晚饭延年益寿的人,或许可以换个角度。与其纠结这一顿吃不吃,不如去想想每天的整体饮食结构是否合理,活动量够不够,压力有没有得到释放。



晚饭这顿饭,吃与不吃不是关键,关键是怎么吃、什么时候吃、吃完之后做什么。每个人的身体情况不同,盲从只会让问题越来越多。真正健康的生活,是一点点累积出来的,而不是靠省下一顿饭来实现的。有人说得好,健康不是拼命养出来的,而是用心过出来的。

参考文献: [1]李雪,吴红.膳食模式与代谢综合征的关系[J].中国食物与营养,2023,29(3):42-45. [2]张伟,陈志勇.不吃晚饭与体重控制关系的流行病学研究[J].中华预防医学杂志,2024,58(6):527-531. [3]刘芳,王力.间歇性禁食与心血管健康研究进展[J].中国公共卫生,2024,40(4):479-483. [4]孙慧,赵强.老年人营养不良对健康影响的研究进展[J].中国老年学杂志,2023,43(8):1829-1833. [5]杨静.晚餐时间与糖代谢异常的关联研究[J].实用预防医学,2024,31(5):606-609.

声明:取材网络、谨慎鉴别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惠东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刘勇辉被查!8天前被突然免职

惠东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刘勇辉被查!8天前被突然免职

南方都市报
2025-11-20 14:32:10
性学专家李银河说:你若50岁左右,人生余额已不多。不出意外…

性学专家李银河说:你若50岁左右,人生余额已不多。不出意外…

豁达宇宙
2025-10-22 18:31:20
电池不变续航升级821公里,Model Y含金量还在提高

电池不变续航升级821公里,Model Y含金量还在提高

邱小铖
2025-11-18 17:43:19
俄媒:俄试飞员博格丹透露,苏-75战机将于2026年初首飞

俄媒:俄试飞员博格丹透露,苏-75战机将于2026年初首飞

环球网资讯
2025-11-19 14:32:21
部门裁员50人匿名互投,我投自己想拿钱走人,结果另外49票都是我

部门裁员50人匿名互投,我投自己想拿钱走人,结果另外49票都是我

二十一号故事铺
2025-11-17 18:00:09
台上玄彬孙艺珍深情表白,台下宋慧乔看红眼?明星表情耐人寻味

台上玄彬孙艺珍深情表白,台下宋慧乔看红眼?明星表情耐人寻味

安宁007
2025-11-20 01:14:29
不管卤什么肉,只要放3克它,卤肉出锅十里飘香,肥而不腻

不管卤什么肉,只要放3克它,卤肉出锅十里飘香,肥而不腻

美食格物
2025-11-18 20:35:19
终于明白为什么有些App打死都不适配鸿蒙系统了!

终于明白为什么有些App打死都不适配鸿蒙系统了!

大白聊IT
2025-11-18 17:18:04
青龙奖红毯韩星集体翻车!孙艺珍面相变了,玄彬气色差发际线堪忧

青龙奖红毯韩星集体翻车!孙艺珍面相变了,玄彬气色差发际线堪忧

萌神木木
2025-11-19 19:59:26
王思聪成功和懒懒分手,回国的懒懒被曝变卖奢侈品,网友吐槽太贵

王思聪成功和懒懒分手,回国的懒懒被曝变卖奢侈品,网友吐槽太贵

娱乐团长
2025-11-16 15:45:42
前TVB过气一姐北上夜场开工,唱到露膊近距离可摸手仔

前TVB过气一姐北上夜场开工,唱到露膊近距离可摸手仔

粤睇先生
2025-11-18 00:53:15
美国9月非农大超预期、失业率微升 市场对美联储12月降息预期有所降温

美国9月非农大超预期、失业率微升 市场对美联储12月降息预期有所降温

智通财经
2025-11-20 22:24:30
德克萨斯州将“穆兄会”列为恐怖组织,打响美国自救的第一枪

德克萨斯州将“穆兄会”列为恐怖组织,打响美国自救的第一枪

南文视界
2025-11-20 08:05:13
女子4X100米接力,湖北队夺金

女子4X100米接力,湖北队夺金

体坛周报
2025-11-20 20:29:16
狗主人赵某晖照片遭曝光:家住三层小洋房,不是差钱的人没法调解

狗主人赵某晖照片遭曝光:家住三层小洋房,不是差钱的人没法调解

汉史趣闻
2025-11-17 22:02:58
场均22+7+4!队史最强新秀!联盟最烂球队终于迎来救世主

场均22+7+4!队史最强新秀!联盟最烂球队终于迎来救世主

阿浪的篮球故事
2025-11-20 16:53:17
教育部:2026届高校毕业生规模预计1270万人

教育部:2026届高校毕业生规模预计1270万人

界面新闻
2025-11-20 15:01:46
憋屈的国宝:用七千斤名玉打造,被当腌菜缸,装了300年咸菜

憋屈的国宝:用七千斤名玉打造,被当腌菜缸,装了300年咸菜

鹤羽说个事
2025-11-13 10:49:43
【扫“苗”】插裤兜,非常罕见的送别动作!日方接受吗?

【扫“苗”】插裤兜,非常罕见的送别动作!日方接受吗?

新民周刊
2025-11-19 09:26:23
为什么说台海战争爆发,日本的介入比美国支持台湾还要可怕?

为什么说台海战争爆发,日本的介入比美国支持台湾还要可怕?

细语
2025-11-17 10:23:19
2025-11-20 22:51:00
健身狂人
健身狂人
有趣的灵魂总是万里挑一
422文章数 36510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健康要闻

警惕超声报告这六大"坑"

头条要闻

专家:高市言论或跟军事部署挂钩 中方要有应对政策

头条要闻

专家:高市言论或跟军事部署挂钩 中方要有应对政策

体育要闻

Faker,何以成为Faker

娱乐要闻

胡彦斌的每一任都是大美女

财经要闻

揭秘三体公司原CEO许垚投毒杀人案始末

科技要闻

马云发话了:冲第一

汽车要闻

AI驱动内容营销新纪元 2026网易年度新车总评榜揭晓

态度原创

房产
教育
游戏
本地
军事航空

房产要闻

超95亿!三亚巨量资产,突然甩出!

教育要闻

风云再起!朝阳“双雄”华山论剑!

《四海兄弟:故乡》推出“自由模式”免费更新

本地新闻

卖力整活儿的大湾鸡,靠疯癫成了新顶流

军事要闻

日本称已向美国出口爱国者导弹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