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英国菜,网友的吐槽从未重样:“扔垃圾桶都嫌浪费”“全靠外来菜撑场面”“仰望星空派堪称料理界的恐怖片”。
![]()
这个曾为香料殖民全世界的帝国,如今却成了“美食荒漠”的代名词,国内外对其食物难吃的评价高度一致。
徐志摩早就说过,英国最好吃的是外国菜;国外更是流传,聊法国投降和英国美食,能快速拉近与外国人的距离。英国菜为何会沦落到这般境地?
地理环境的先天不足,埋下了英国菜难吃的伏笔。英国本土纬度比北京还高,作为岛国,自然资源匮乏,本土食材本就有限。
越往北的地区,食材短缺时烹饪越保守,英国也不例外,有限的食材只能靠长时间炖煮,味道被困在盐和水的简单组合里。
![]()
仰望星空派
火遍中文互联网的仰望星空派,其实只是英国一个村子的特色菜,相传是16世纪村民遇饥荒,渔民冒死捕鱼后,为证明有鱼才把鱼头露在派外做成的。
一个村的菜能火出圈,恰恰反衬出英国本土美食的匮乏。
![]()
工业革命和两次世界大战,彻底摧毁了英国菜的发展根基。工业革命让大量人口涌入城市,工厂工作时间压缩,吃饭成了单纯的“续命”流程。
鲜食材被罐头、人造黄油、干蔬菜等替代,初代预制菜在英国普及,英国人把一切能装罐的东西都做成了罐头,“方便快捷”取代了对风味的追求。
![]()
而两次世界大战的封锁,让英国长期实行食物配给制,一周的配给食材有限,土豆和胡萝卜成了主食,政府甚至编造“吃胡萝卜能提高视力”的谣言鼓励民众食用。
传统烹饪技艺在这个过程中出现断层,再也没能恢复。
外来菜系的冲击和英国人的饮食态度,让本土菜彻底失去翻身机会。战后,当英国人试图重建烹饪体系时,中国菜、印度菜、法国菜等外来菜系早已抢占市场。
如今英国最好的餐厅主打法国菜,被奉为“传统美食”的印度黄油鸡,其实是外来菜的改良版。
更关键的是,英国人对吃饭本就“应付了事”,受宗教影响,他们认为饕餮是原罪,主张勤俭节约,不追求饮食风味。
从罐头到冷冻食品再到微波炉加热,预制食品成为主流,食材也趋向单一化,苹果没苹果味、黄瓜没黄瓜味,烹饪彻底失去了烟火气。
![]()
从殖民全球掠夺香料,到如今依赖外来菜和预制食品,英国菜的衰落堪称一部“一手好牌打稀烂”的历史。
地理匮乏、工业冲击、战争创伤,再加上本身对饮食的敷衍态度,让这个曾经的帝国彻底失去了味觉。其实吃饭从来不是小事,它藏着对生活的热爱。
无论节奏多快,好好吃饭都是对自己最好的犒赏,毕竟生活不止苟且,还有各地的美食值得奔赴。
#上头条 聊热点##科普##英国##美食#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