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内蒙古日报)
转自:内蒙古日报
童年时期的心理健康是孩子全面发展的基石。小学阶段是人格塑造的关键期,孩子们的心灵如同稚嫩的幼苗,既需要知识的浇灌,更需要心理的呵护。
在日常教学中,老师们发现不少孩子会被一些不良情绪所困扰。有的孩子因一次考试失利便自我否定,有的孩子因融入不了集体而变得孤僻,还有一些孩子因特殊的家庭情况而自卑。所以,教育一定要关注孩子们的心理健康,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学校要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入日常,配备专业的心理教师,对于孩子们的不良情绪,采用有效的情绪教育方法进行疏导。例如,在低年级可使用“情绪脸谱”或“情绪卡片”帮助孩子排解情绪;在高年级引导他们写“情绪日记”或绘制“我的情绪天气”等。
同时,要明白家庭是孩子心理健康的第一课堂,家校携手至关重要。学校可以通过家长会、家访等方式,引导家长多倾听、少指责,用温暖的陪伴替代过高的要求。
我们要关注每一个孩子的心理健康情况,提高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使他们拥有健康的心理,有排解不良情绪的能力,促进其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兴和县明德小学 张慧慧 白凤艳 肖茹艺)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