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南京晨报)
转自:南京晨报
晨报讯(南京晨报/爱南京记者 钱鸣)这两天强冷空气持续影响南京,大风降温天气叠加室内人员聚集等因素,流感等呼吸道疾病感染风险大幅攀升。记者走访南京的一些医院发现,呼吸科门诊患者增加不少,中西医结合防治成为应对此次流感的重要举措,为市民健康筑牢防线。
在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医院等医疗机构的呼吸科门诊,等候就诊的患者排起了长队,不少人戴着口罩,神色疲惫。“最近我们也发现门诊患流感的患者还是比较多的!” 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医师谌晓莉介绍,流感患者多表现为突发高热、肌肉酸痛、剧烈咽痛,部分重症患者还会出现胸闷、呼吸困难等症状,且病程较普通感冒更长。如果不重视的话,可能会有严重的并发症,比如说并发肺炎、心肌炎等。
针对流感治疗,谌晓莉强调早发现、早干预。她表示,奥司他韦、玛巴洛沙韦等特效药对流感病毒有效,能有效缩短病程、降低重症风险,这类药物在医院和药店均有供应,市民无需盲目囤药。同时她也提醒广大市民,若发热、咳嗽等症状持续2至3天仍无改善,尤其如果合并胸疼或者胸闷等,需及时就医检查。对于慢性病患者,冬季切勿擅自停药,以免加重基础病,增加感染后的重症风险。“平时要注意开窗通风,出门要注意保暖。到人多的地方,尤其是到医院要注意戴口罩。对于一些高危人群,比如说肿瘤患者或慢性肺病患者,建议提前打流感疫苗或者肺炎的疫苗等。”
江苏省中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朱佳教授认为,流感属于中医所称的“时行感冒”,具有传染性,预防首先要提高人体的正气,通过调节人体阴阳平衡,提高自身免疫力,从而达到“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的作用。
朱佳称,中医强调“治未病”,防治流感,更是“防”重于“治”。中医认为,肺为华盖,“温邪上受,首先犯肺”,病邪侵犯人体,第一个遭殃的就是肺。提高免疫力,首先要益气固表护卫,提升肺主气功能,这方面可用中药方剂玉屏风散;其次就是要养好脾胃,可以提高人的抗病能力,培土生金,健脾补肺,脾好了肺才能好,可根据体质进行辨证,代表方是四君子汤。“除了合理利用中药预防流感外,大家也要做到起居有常、心态平和、适当运动、科学饮食,以此增加抗病能力,同样对预防流感也有很好的作用!”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