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特尔上一任 CEO 帕特・基辛格(Pat Gelsinger)曾分享过这样一个故事:尽管他的名字缩写在量产前的设计评审会上被高层发现,但最终仍保留在了英特尔 386(Intel 386)的硅晶片上。
基辛格回忆,在那个年代的英特尔,这种刻字行为 “是不被允许的”。不过,这位传奇的铁杆英特尔人表示,面对不苟言笑的时任 CEO 安迪・格鲁夫(Andy Grove)对 “PG” 刻痕的质疑,他 “编了一堆关于衬底抽头配置实验的瞎话”,成功岔开了话题。最终结果是,每一颗出厂的 386 处理器硅晶片上,都直接蚀刻着帕特・基辛格的名字缩写。
![]()
故事发生时,基辛格和他的架构师、工程师团队正聚集在会议室里,仔细研究 “一张 25×25 英尺的巨大芯片打印图 —— 放大后能看清每一个微小细节”。这是当时芯片设计评审阶段的常规流程。
年轻有为(时年约 25 岁)的基辛格邀请了格鲁夫出席评审会,团队成员原本十分兴奋。但当这位时任 CEO 花时间仔细查看详细打印图时,大家渐渐变得紧张起来。
基辛格回忆,格鲁夫发现芯片设计中那个显眼的 “PG” 缩写后,语气生硬地抱怨道:“这是什么?” 在场所有人都以为,这位公司领袖会大发雷霆或严厉斥责。
基辛格说,他当时当机立断,“用紧张却坚定的语气回应,胡扯了一通关于衬底抽头配置实验如何优化漏电流收集效率的鬼话”。
基辛格坦言,他的回应 “纯属胡扯”。他能感觉到,目睹这场口头 “技术交锋” 的人都在想 “帕特死定了”—— 毕竟格鲁夫当时的暴脾气是出了名的。然而,这位时任 CEO 显然只是说了句 “好”,似乎全盘接受了这个解释。
就这样,尽管当时的基辛格还只是个约 25 岁、有些莽撞的年轻人,他作为芯片架构师的个人印记还是留在了 i386 上。后来,他的缩写也出现在了 i486 的硅晶片上。在这款更先进的芯片上,你会再次看到 “PG”,还有 “JR”—— 这是另一位芯片架构师伯纳德・克劳福德(John H. Crawford)的昵称 “约翰尼・雷布(Johnny Reb)” 的缩写。
![]()
格鲁夫的态度与基辛格的后续
格鲁夫是真的相信了衬底抽头配置实验的说法,还是单纯对英特尔这位崭露头角的人才网开一面?关于故事的这部分,我们只能猜测。
大屠杀幸存者安迪・格鲁夫于 2016 年 3 月逝世。他被铭记为英特尔最初的三位员工之一,与创始人戈登・摩尔(Gordon Moore)、罗伯特・诺伊斯(Robert Noyce)并肩。格鲁夫还见证了 x86 架构的崛起,带领这家芯片制造商的估值从 40 亿美元增长至 2000 亿美元。
帕特・基辛格曾在困境中从英特尔退休,如今他正忙于助力 xLight、Gloo、Playground Global 和 Snowcap Compute 等多家公司发展。
AMD 技术峰会邀请报名:FPGA/SoC+x86嵌入式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