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文/武漢故事/城市观察员】
1. 武汉地铁16号线清晨现“银发垂钓族”乘车潮 2. 老年人搭乘地铁首班车前往马影河沿岸垂钓 3. 便捷地铁拓宽武汉老年人垂钓活动半径
清晨的地铁车厢里,没有低头刷手机的上班族,只有一排排身着休闲装、手持钓竿的银发族,他们眼神中闪烁着孩童般的期待。
清晨5点30分,当大多数人还沉浸在梦乡时,武汉地铁16号线老关村站已聚集了一群特殊乘客。他们不是赶早班的通勤族,而是装备齐全的“银发垂钓族”——人手一辆小拖车,上面绑着渔具包、折叠凳、保温瓶和一些零食。
![]()
“快,车来了!”不知谁喊了一声,老人们迅速整理装备,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
清晨6点整,首班列车缓缓进站。车门开启的瞬间,这支特殊的队伍有序上车,车厢瞬间变成了移动的“垂钓俱乐部”。这不是偶然现象,而是武汉地铁16号线每日清晨的常态。
01 一条地铁线,一条黄金钓道
武汉地铁16号线,这条被称为“最美观江地铁”的线路,如今有了新称号——“垂钓专线”。
![]()
为何这条线路特别受钓友青睐?答案就写在线路图上。
16号线沿长江而建,犹如一条串起珍珠的项链,将通顺河、马影河、东荆河以及桂子湖等众多水域连接起来,形成了天然的“垂钓黄金线路”。
对许多像王老先生、胡老先生这样不开车的老师傅来说,地铁准时、快捷、经济,是他们通往“快乐星球”的最佳座驾。
据16号线马影河站的志愿者观察,头班地铁通常情况下乘客并不多,基本是以钓鱼的老年人为主。只要天气尚可,每天清晨都能见到他们的身影,多数人在马影河站下车,下车后便步履匆匆赶往钓点。
这种景象不仅出现在武汉。2021年,南京地铁S7号线上也曾出现类似景象,每天有一两百位大爷乘坐首班地铁去郊外钓鱼,到站时涌向闸口的场面堪比百米冲刺。
02 “银发垂钓族”的人物图谱
在这条特殊的“垂钓专线”上,每位老人都有着自己独特的故事。
69岁的胡老先生是这支队伍的活跃分子。“车上都是熟面孔,见多了都成了朋友!”他笑着说,清晨的车厢不像早高峰般拥挤,大家都在老关村站上车,经常凑在一起聊聊鱼情,分享心得。
不到半小时的车程,成了每次出钓固定的欢聚时光。
他的钓友74岁的王老先生年轻的时候因为事故失去右手,但这并未打消他对钓鱼的热爱。两位老人同住一个小区,总是相约出发,互相照应。
钓鱼装备对他们来说从简而行,但鱼竿、折叠椅和小拖车却是标配。
最远处而来的要数68岁的吉老先生。他家住汉口六渡桥,每次都要换乘一次才能赶上这趟“专线”。他曾是皮鞋设计师,喜欢清静,总会多骑一段共享单车,找个没人的地方独享时光。
“都是为了一份热爱,”吉老先生说,他甚至听说过有钓友从武昌骑电动车过杨泗港大桥来会合。
这些银发垂钓者们的装备或许简单,但他们的热情却不输任何人。
03 追赶“黄金80分钟”的清晨竞赛
“时间就是渔获!”胡老先生算过一笔精细账:相比从前坐公交,地铁能让他们早到80分钟。而清晨正是“鱼口”最好的时候,这宝贵的80分钟,往往决定着一天的收获。
![]()
这一数据在多个来源中得到确认,有报道直接指出“比坐公交要快近80分钟”。
这些老钓手们的时间管理精准得令人惊叹。如今,他们一般7点前到达马影河畔,钓到9点左右收竿。“年纪大了,太阳大了就撤,那时候就没什么‘鱼口’了。”
钓鱼对他们来说,收获多少在其次,更享受的是整个过程:出门是锻炼,河边是氧吧,静坐水边是养心。
这种对清晨鱼口的追逐并非武汉特有。在湖北其他水域,也曾出现类似情况,一位武汉的钓友表示,在听说东荆河出鳊鱼的消息后,不少人为了占位置,不惜凌晨4点就到达钓点。
04 地铁社交圈:从“钓友”到“站友”
这趟清晨的专列不仅是一种交通工具,更是一个移动的社交俱乐部。
“车上都是熟面孔,见多了都成了朋友!”胡老先生说,大家在老关村站上车,经常凑在一起聊聊鱼情,分享心得,不到半小时的车程,成了每次出钓固定的欢聚时光。
![]()
这种社交功能对退休老人来说尤为重要。他们从工作岗位退下来后,社交圈往往会缩小,而通过这趟“垂钓专列”,他们找到了志同道合的新朋友,建立了新的社交网络。
南京也曾出现类似现象,大批老人组团乘地铁去垂钓,形成了独特的银发社交圈。
对于没有体验过垂钓这项运动的人来说,这可能有些不可思议——为什么这些老人能坚持每天早起去钓鱼?
钓友们解释,钓鱼是一项黏性极强的运动,一旦喜欢上它,极有可能像这群老大爷一样,前赴后继、欲罢不能。
05 银发垂钓现象背后的城市变迁
武汉地铁16号线自开通以来,客流量屡创新高。2025年清明节前夕(4月3日),武汉地铁16号线的客流量达到3.86万人次,再次刷新历史纪录。
![]()
而这只是武汉地铁网络发展的一个缩影。2025年3月21日,武汉地铁全线网客运量达到517.3万乘次,这也是今年首次突破500万客流。
16号线改变的,不仅是出行方式,更是退休老人的生活半径。
这些长者不再受限于居住地周边的有限资源,可以凭借便捷的地铁网络,探索更广阔的城市空间,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
这种现象也反映了中国社会老龄化进程中的一个侧面——健康、活跃的老年人正在重新定义退休生活。
他们不再满足于在家看电视、带孩子,而是积极追求生活品质,发展个人爱好,拓展社交圈子。
06 垂钓热潮背后的安全警示
然而,垂钓热潮也带来了一些安全隐患。并非所有的垂钓行为都是安全的。
2024年3月,上海铁路公安处南翔站派出所处理了一起案件,三名男子为了寻找优质钓鱼点,翻越铁路防护网进入铁路线路,导致货运列车被逼停、客运列车晚点7列,严重影响列车运行秩序。
这三名男子最终被依法行政拘留5日。
![]()
更早的2020年6月,厦门市交通支队轨道大队开出了厦门首张在地铁保护区内违法垂钓的个人罚单。一谢姓男子因在地铁保护区内违法垂钓,被处以罚款2000元整的行政处罚。
这些案例与武汉地铁“银发垂钓族”形成了鲜明对比——后者通过合法、安全的方式追求自己的爱好,展现了积极健康的退休生活方式。
结语
每个工作日的清晨,当第一缕阳光洒在武汉长江水面上,16号线地铁列车已经载着它的特殊乘客们驶向他们心中的乐园。
这些“银发垂钓族”手握钓竿,眼含笑意,在地铁的轰鸣声中追寻着一日的宁静。
站台上的志愿者早已熟悉了这一景象,只是微笑着目送他们远去,知道几小时后,这些老人将带着收获的故事——即使没有收获鱼儿,也定有收获的快乐——踏上回家的路。
【素材来源于网络】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