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耳其和卡塔尔完全有能力“说服”哈马斯认识到其绝望的处境,但哈马斯、土耳其和卡塔尔却想重演 1982 年贝鲁特事件。
![]()
1982年的夏天。以色列军队围困了巴勒斯坦解放组织及其领导
人亚西尔·阿拉法特所在的贝鲁特。这座城市被封锁,巴解组织在城内的处境十分绝望。
随后,在美国的调解下达成协议。根据协议,恐怖分子,特别是他们的头目,被保证可以安全前往突尼斯和其他阿拉伯国家。
巴解组织从贝鲁特撤退是一场军事上的失败,被迫在外国保护下撤离战场。
但讽刺的是,这最终却成为该组织的一次巨大战略胜利。这次调解促成了华盛顿与巴解组织之间的首次真正直接接触。这实际上是一种承认,为罗纳德·里根总统签署豁免令允许与巴解组织的正式接触铺平了道路。随后召开了马德里会议并签署了奥斯陆协议。哈马斯正指望着同样的局面。
美国已与哈马斯领导层进行了直接接触。在埃及沙姆沙伊赫进行加沙停火谈判期间,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的特使史蒂文·维特科夫和贾里德·库什纳,至少与哈马斯谈判团队进行过一次会晤。从公开信息来看,此次会面似乎是土耳其和卡塔尔情报部门策划的一个巧妙策略。
![]()
简而言之,谈判陷入了“僵局”,安卡拉和多哈“认为”挽救谈判免于不可避免的破裂的唯一方法是让哈马斯与美国特使直接会面,届时维特科夫先生和库什纳先生将证明他们意图的严肃性。
土耳其和卡塔尔完全有能力“说服”哈马斯认识到其绝望的处境,但哈马斯、土耳其和卡塔尔却想重演1982年的贝鲁特。维特科夫和库什纳先生可能识破了这种诡计,但还是决定配合演出,因为他们是总统派往埃及的,目的是不惜一切代价推进总统的议程。
数百名哈马斯武装分子被困在拉法地道的故事也大同小异。他们完全可以投降,然后被遣返回一些阿拉伯或穆斯林国家。但事情的发展却与贝鲁特事件如出一辙。
美国政府一直向以色列施压,要求其允许被困的恐怖分子凯旋而归,甚至带上武器,走出地道,重获自由。由于围绕这一问题的僵局,维特科夫先生即将再次直接会见哈马斯代表,商讨可能的解决方案。他为何要直接与恐怖组织头目会面,而不是通过土耳其和卡塔尔这些“可信”渠道,其原因在于特朗普总统偏爱直接外交。
显然,哈马斯作为严肃且公认的谈判伙伴的合法化进程正在进行中,或许已经完成。这或许可以解释为什么美国总统会亲自保证哈马斯领导人在卡塔尔的安全。这些保证远超里根总统在1982年向亚西尔·阿拉法特提供的保障。当时,以色列并未对美国做出直接承诺,后来在局势需要时,以色列对突尼斯的巴解组织发动了袭击。
在接下来的几个月里,美国与哈马斯之间“必要”进行直接接触的情况将会越来越多。平心而论,这并没有违背本届政府的任何外交政策原则。特朗普处理所有对外冲突的方针,无一例外,都是将
美国从冲突一方的盟友转变为和平解决冲突的中立推动者。
亚美尼亚和阿塞拜疆之间的和平协议是该战略成功的一个例证。而俄罗斯和乌克兰之间的冲突则恰恰表明,这种战略可能多么天真危险。
加沙停火仍在进行中。显而易见,阿拉伯国家从该协议中获益远大于以色列。以色列在经历了两年战争后获得了急需的喘息之机。阿拉伯国家,包括卡塔尔、沙特阿拉伯、叙利亚、黎巴嫩和土耳其,在与华盛顿的谈判中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地位和影响力。然而,哈马斯缓慢的形象重塑,使其成为合法的合作伙伴,并被塑造成巴勒斯坦阿拉伯人的代表,这才是对以色列未来最具危险的战略发展。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