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刘常俊
极具魅力的红色旬阳
前多年曾多次去过安康,到过一些县区,却从未到过旬阳。旬阳虽未去过,但这个地名始终镶嵌在我的头脑里。我的大哥上世纪七十年代初,在旬阳参加襄渝铁路建设,并从那里报名参军,应征入伍,成为一名解放军战士,由此我们家成了光荣军属。幼时的我感到无比自豪,从小对旬阳这个地名耳熟能详,记忆深刻,心中一直有着旬阳这个情愫。
今年11月中旬初,参加全省革命老区红色资源发掘保护利用培训会,有缘首次去了一趟旬阳。会议报到的前两天,接到了一位姓魏的工作人员热情欢迎参会的温馨提醒信息,感受到了旬阳人民的热情好客。人还虽未到旬,心却已先暖,更加心向往之。
时值初冬,关中大地已有了冬天的寒意,而陕南却是阳光灿烂,晴空万里,暖阳高照,温暖似春。驱车穿越秦岭,看到道路两边崇山峻岭,层峦叠嶂,连绵起伏,巍巍秦岭,层林尽染,万山红遍,犹如一幅巨幅国画,极是好看,使人留恋不已,叹为观止。
车到开会地点,映入眼帘的是酒店大门上方滚动播放的宣传红色旬阳的标语,进入房间,站到窗前,看到对面的楼顶上插着红旗,迎风飘扬。报到的当晚,会议安排观看了旬阳原创的红色民歌剧《红军老祖的故事》。剧情反映的是1935年10月18日,为掩护红军主力转移,红二十五军特务班14人与敌军400人激战,有“神医”、“医官”之称的指导员高中宽和尚班长壮烈牺牲,当地老百姓将两位烈士遗体秘密掩埋于九龙山下,事后修坟、建庙、塑像,在家设立牌位敬奉,尊称“红军老祖”的故事。故事内容感人至深,演职人员倾情演出,催人泪下。这个剧目反映红军与人民群众鱼水般的深情厚谊,在当下极具教育意义和时代价值。
会议期间观看了《红色旬阳》专题片,与会人员怀着崇敬的心情参观了旬阳丹凤岭革命烈士纪念馆、蜀河镇红色革命遗址、红军镇红军纪念馆等。所到之处红色遗址众多,保护完好。会议当晚,我信步观赏了旬阳城区夜景,驱车登上宋家岭鸟瞰旬阳城美丽的夜景。会议结束后的当天下午,我们一行意犹未尽,重上宋家岭,登高望远,领略白天旬阳城的美丽风光。看到宋家岭观景平台上也是图文并茂的宣传牌,弘扬英雄模范人物的先进事迹,大家无不为旬阳浓厚的红色宣传氛围所感染。
到了旬阳,才使我对旬阳有了初步的认知。她被誉为“山水太极,人文旬阳”。因境内有旬河而得名。地处陕西东南部,秦巴山区东段,汉江横贯其中。城区位于汉江、旬河交汇处,曲水环绕,状若太极,被称为“中华天然太极城”。
人口46万,2021年撤县设市,成为陕南唯一的县级市。资源富集,是中国汞都,国际型优质烤烟基地,全国著名优质蚕茧之乡,“中国拐枣之乡”,太极城、蜀河古镇、红军纪念馆、高山草甸、田园风光、溶洞瀑布、汉江航道等自然人文景观众多,极具魅力;区位优势明显,境内襄渝铁路、西康铁路、316国道、211国道在此交汇,西康、十天高速公路穿境而过,汉江航道直达长江,已成为陕南重要的交通枢纽;人文历史悠久厚重,是革命老区,红二十五军、红三军、新四军在旬阳创建过革命根据地,贺龙等老一辈革命家曾在旬阳浴血战斗,有全国唯一的以“红军”命名的镇;市域经济独具特色,2024年财政总收入达27亿多元,税收收入18亿多元,税收增量位居安康市第一。市内游、吃、住、行、购、娱丰富多彩,应有尽有,样样精美。
离开旬阳已有数日,但在旬阳看到、听到的还历历在目,萦绕脑际,难以忘怀。旬阳之行感受了她的美丽,领略了她的风采,尤其是发掘保护利用红色资源,赓续红色血脉,讲好红色故事,传承红色文化,弘扬红色精神,激励老区振兴发展的成效给我留下了美好而深刻的印象。美哉旬阳、壮哉旬阳,衷心祝愿红色旬阳的明天更加美好!
![]()
![]()
作者简介:刘常俊,陕西省彬州市人,咸阳市市级机关退休干部。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