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TGA(The Game Awards)各大奖项提名终于出炉,一年一度的全球游戏春晚又要来了。
然而你可能会发现,这次玩家大辩经的激烈程度,似乎远不比以往几年。以往吵年度游戏花落谁家,网友是真恨不得打仗的。
但说真的,如果你已经看过了今年的提名名单,就明白,这冷清情况,是可以预料到的。
![]()
首先看年度游戏这边。今年几乎没什么悬念,一方面是几乎没几个高规格3A入选,另一方面是每一部作品的突出之处都没有重合的地方,关公战秦琼好歹能比比武力,但面对这些特长方向完全不同的作品,我想无论是谁看到名单都会愣住,然后觉得——有点麻了。
称得上3A水准大作的,一位是小岛秀夫的《死亡搁浅2冥滩之上》,另一位是任天堂EPD8的《咚奇刚》,而《哈迪斯2》和《丝之歌》都是独立游戏赛道的代表性IP,《天国拯救2》则被夹在中间有些不知所措。反倒是“法国人的JRPG”《光与影:33号远征队》,你敢相信它除了最佳RPG外,居然还拿了“最佳独立游戏”提名,这回是真被TGA锤死为独立游戏了。
![]()
和以往不同的点就在于——以上所有作品,只要你都玩过,肯定会明白,无论是谁拿了年度游戏,你自己都能找到说服自己的完美理由。它们各有所长,都具备在某一方面完爆其他5款对手的实力,让你来当辩友正方反方都能稳赢。
这并不是说提名作品本身不优秀。事实上,TGA 的获提名阵容依旧保持着各自领域的顶级水准,许多作品也是玩家心目中的佳作。但总会有些让人有种错位感:今年那么多游戏,能打的居然只有这些?
是的,今年全球玩家热议、销量亮眼、口碑爆发的许多游戏,却没怎么出现在提名名单里。
不是游戏质量不够好,也不是游戏口碑销量不行,纯粹是因为——这些游戏,西方媒体也许根本就没有看到过。
![]()
2025 对国产游戏而言,也是一个值得铭记的年份。
无论是玩法创新还是制作成熟度,今年都有多款国产作品登上国际市场、突破销量成绩、获得玩家热烈好评。
但这些作品,在西方游戏的媒体评价体系中,几乎没有任何存在感。
随便举几个例子吧。
![]()
首先,国产类魂RPG《无限机兵》,一封献给魂游的情书,无论是剧情,动作,还是地图设计都达到了魂系游戏的顶尖水准。首先其自创的同步率战斗资源管理系统对魂like战斗的微创新“牵一发动全身”地改变了魂游的战斗逻辑,鼓励技巧性进攻,而包括厄休拉在内的数个极优秀的BOSS设计也让游戏体验增色不少。而更被广大玩家夸赞的,是游戏中拿捏了3D恶魔城精髓的峰回路转柳暗花明式的地图设计。
尽管受限于成本,本作并非一部体量足够巨大的游戏,但若要给2025年的魂like排个冠军,我想唯有《无限机兵》当仁不让了。
然而,《无限机兵》发售喜提IGN5分,成为了今年上半年IGN最大的笑话之一。
![]()
这也理所当然导致《无限机兵》不可能出现在重视媒体话语权的TGA任何一项提名里。
![]()
可惜的,还有今年引爆话题的另一部国产游戏《苏丹的游戏》,它巧妙地将中东历史与策略模拟相结合,用卡牌肉鸽玩法与“只有你不敢想,没有我不敢写”的叙事安排,为玩家提供了一场有关权力与欲望沉浸式RPG体验。
游戏截止今年7月销量已突破百万,好评无数,其本该在叙事领域于全球舞台争夺一席之地,但最终还是没能收获水花。
![]()
与《苏丹的游戏》同样,在题材和美术表现上很多元的《三相奇谈》,也凭借其独特的东方志怪风格和叙事技巧,在试玩阶段就抓住了无数热爱解谜与探索的玩家。游戏正式发售后收获全球玩家98%好评如潮,可能是2025年中国口碑最好的独立游戏。而游戏的本地化工作人员,还专门为英文表意传达与梗的流通做足了考究工作。
![]()
当然,别说登上TGA了,连玩过这部游戏的西方媒体都屈指可数。
更别提年底B站的《逃离鸭科夫》了,一个月全球销量三百万的口碑黑马,同样在TGA颗粒无收。
![]()
要知道,几乎整个10月的游戏圈都是鸭科夫的天下。游戏上线后迅速登顶多地区销量榜,社区活跃度极高,反复登上各平台热门直播分区,玩鸭科夫的玩家就像蟑螂一样到处都是,到哪都能看见。
![]()
(全球46000好评)
《逃离鸭科夫》可能是今年在“玩法”层面最受到玩家认可的国产游戏,其在“搜打撤”范式上的微创新(PVE搜打撤),搭配符合新手与社畜玩家体验节奏的游戏模式,让非硬核 PvP 玩家也能轻松享受到搜打撤的乐趣。同时游戏上线即支持创意工坊,迅速涌现了成百上千的花式MOD。社区又活跃,内容又丰富,很难不喜欢。
而最有趣的是开发组爆肝更新迭代,听劝至极,到了一个诡异的境界:既然玩家投票决定“屎”属于食物,那行吧,就这么更新了。
![]()
![]()
一言蔽之,《逃离鸭科夫》可能是今年最能体现“好玩”二字的游戏典范了。然而,曾经没给《黑神话:悟空》好脸色的法国IGN,这次也仅给了鸭科夫远低于玩家平均分的分数,明明夸了一堆,扣分项只有“游戏的手柄支持不好”,但分数就是低。
![]()
总而言之,如你所见,今年无论大小,但凡中国的单机游戏,没有一款入了西方媒体的法眼。
这不是第一次发生,也不会是最后一次。随着全球游戏市场越来越多元化,玩家社区与媒体的评价体系出现差异几乎是必然的。越来越多媒体愿意强调创作者身份、背景、叙事标签,而不是体验本身,一款游戏“好玩最重要”的评判标准正在被各种无关要素侵略。
![]()
如果按照近期近年TGA提名的趋势,可以简单总结为:玩法为主、叙事轻量的作品,往往更容易被玩家喜欢,而更难获得媒体的青睐。鸭科夫就是典型例子。
这种错位,或许也与全球文化话语权的分布有关。TGA的评审媒体网络以其广泛的全球覆盖而著称,但其内部的权重分配,仍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过去的游戏市场格局。例如,在超过一百家的全球评审媒体中,欧美媒体占据了绝对多数,而来自亚洲,特别是中国本土的声音,其比例与当今亚洲市场在全球游戏产业中的实际体量和影响力相比,似乎并不完全相称。
![]()
这导致了一种微妙的“水土不服”。一些在亚洲市场引爆潮流、设计理念与本地玩家喜好高度契合的优秀作品,可能在TGA的评审框架下,难以获得足够的关注与理解。
非欧美背景的开发团队,尤其是那些专注于创新玩法而非3A叙事的团队,在冲击国际奖项的道路上,也许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来跨越这道门槛。
而且,别忘了TGA 本质是一场商业属性占据主导地位的“表演”,而“给游戏颁奖”不过是它的功能性之一。与此同时,TGA还是全球电子游戏行业最重要的国际宣传舞台,同时也是一场全球文化内容的展演活动,其不可避免会有各类商业合作参与,夹杂流量宣发与人情世故。在这种体系中,部分作品被“放大”,部分作品被“忽略”,是不可避免的。
![]()
国产游戏与TGA的“水土不服”,是今后国内游戏行业必须面对的难题。因为国产与亚洲游戏不是“不够好”,而是在当前以西方为重心的游戏行业现状下,没有被充分“看见”。
TGA的提名名单或许引发了些无聊争议,但这并不会减损《光与影:33号远征队》等提名作品本身的卓越——同样,缺席提名,也丝毫不会影响众多优秀游戏在玩家心目中的地位。它们被玩家追捧,证明了游戏市场的多元与活力,证明了“好玩”这个最朴素的准则,依然拥有最强大的生命力。
![]()
或许,今后的TGA对于玩家而言,重要的不是什么游戏又捧起了奖杯,而是在这一年里,有哪些游戏真正走进了我们的心里,陪伴我们度过了无数个欢乐的夜晚。
![]()
毕竟,你颁你的,我玩我的。
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 情报姬 获得更多一手资讯
也欢迎大佬找姬投稿哦~ 投稿邮箱:crsq477@163.com
点击这里,给我好看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