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网记者王佳妮11月19日报道:当百公里加速2.7秒的“钢铁巨兽”停驻在小学校园,当产业前沿的硬核科技成为孩子们的课堂教材,基础教育与未来科技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11月18日下午,由上海市科委、市教委指导的“科际穿越·科创校长空间站——未来出行”虹口区特别活动在虹口区第二中心小学举行。这不仅是一场沉浸式的科普体验,更是上海探索科学教育“加法”、构建社会化协同育人机制的一次生动实践。
![]()
活动现场,特斯拉赛博越野旅行车凭借双层装甲玻璃与极具未来感的设计,瞬间成为了“流量密码”。为何选择“未来出行”作为切入点?全国政协委员、上海科技馆馆长倪闽景在接受采访时说:“汽车虽已有百年历史,看似定型,实则正处于一个充满想象力的剧烈变革期。从电动化到无人驾驶,未来汽车可能没有方向盘、没有后视镜,甚至没有轮子。”
倪闽景强调,出行痛点如拥堵、安全、停车难等,皆需通过技术革新与运作机制重塑来解决。“选取贴近孩子生活、又具备巨大改革空间的领域,最能激发他们的探索欲。科普教育不仅要传授知识,更要引导青少年关注塑造未来的科技力量。”
除了前沿技术的展示,活动更聚焦于机制的落地。当天,上海科技馆发布了《自然趣玩屋》与《来做实验》两款“馆校资源包”,将系统化的科普内容转化为适合学校场景的教学资源。同时,虹口区15所中小学被正式授牌为“科创校长空间站联盟校”,这标志着优质科普课程将成体系地进入课堂。
![]()
“教育部等十八部门已出台关于加强新时代中小学科学教育工作的意见,明确提出科学教育需要全社会共同推进。”倪闽景指出,科学教育核心在于实践与项目化学习,“这一点光靠学校是做不到的,必须引入高科技企业、研究所等社会力量,为孩子们提供多样化的科创背景。”
记者了解到,自2023年启动以来,“科创校长空间站”已举办数十场活动,始终致力于推倒学校的围墙。作为本次活动的东道主,虹口区与上海科技馆的合作已步入深水区,双方正致力于打造“没有围墙的科创实验室”。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