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就不服,咋地?(图/小罗)
PlayStation Plus这个月会免了《Stray》,勾起来我一些陈旧的记忆。
《Stray》,我们习惯上管它叫《迷失》,繁中那边则翻译成《浪猫》,这正好对应了切入游戏剧情的两个角度:一只流浪猫误入被机器人和变异细菌占据的赛博朋克城市,寻找它走散的同伴。此时人类早已灭绝,只有残存的记忆还保留在小猫的机器人同伴身上。
这是个第三人称视角的动作游戏,有常见的跑、跳、攀爬、躲避陷阱,带有少许的解谜,游戏路线几乎是线性的,地图不大。比较特别的是,上述操作都要由一只猫来完成,这是它最初的吸引人之处。
也因为如此,几年前发售时,我曾经抱着极大的热情投入其中,很早就打通了游戏。然而后来,我甚至没有额外再读个档,勉强打到白金。只能说,我并没有那么喜欢它。
我当然还是喜欢它的,尤其是亲手控制一只猫来行动,最开始真的令人激动。开发者加入了一些可爱向的猫咪动作,挠墙、踩键盘、打翻东西……爱猫的朋友们自然瞬间领会。
![]()
曼妙的侧影,怎能不爱
只是,激动过后我也发现,这个游戏远不是完美的。
《Stray》的一个问题在于,它想要表达的东西过多,又在每个层面上都马马虎虎,没有深入展开。
由于融合了机器人、荒废的未来等等很多受欢迎的元素,《Stray》的故事背后无疑可以做很多“深层次”的演绎,每个背景、设定、出现的角色,似乎都带有隐喻的色彩,编剧们大概也希望让玩家觉得这里面有故事,可以做一些额外的解读。
可是,打到结局以后,你会觉得这一切都是潦草的,莫名其妙的,浅尝辄止的。控制一只猫上天入地,这无疑很新鲜,但几个小时后也就那样了吧。场景从开始的线性发展,到进入城市,有了一个小小的箱庭可以探索,不过仅此而已。因为主线流程比较简单,所以加入了一点点支线,并不多,你会觉得支线还可以再加点儿吧?可是也真的没有更多了。
游戏的规模有限,流程也不长。故事末尾,当小猫和机器人合力打开死城的穹顶,各自走向阳光的时候,由于似是而非的意涵过多,其实很难弄清编剧们究竟要表达什么。
我和很多其他的朋友都困惑于游戏的结局过于突然,过于有开放性。也许开发者就是要这个效果,他们想让玩家们自己去思考,去讨论,去解读。可是,含混、简陋的剧情又叫人提不起更大的兴趣。
![]()
走出死城,开放倒是很开放……
还有一个关键问题。这个故事、这个游戏,它的噱头是猫,就会让我觉得焦点本应该是猫,可是猫在这个过程中虽说作为主角冒险闯关,很大程度上却只是以旁观者身份在目睹人类的毁灭和机器人世界的变迁。并不是说这些稍显陈旧的宏大主题不重要、不值得讨论,而是……身为猫,仅仅被用来串联其他“物种”的故事,那么猫在此处存在的意义是什么?
把主角换成狗、换成狐狸,一样可以走完流程,甚至换成卡皮巴拉也没什么所谓,因为主角和这个故事不能说有强烈的相关性。
开发者们在游戏内外极力展示他们对猫咪的爱,这并不能够否认,然而他们是不是没有想过,一只猫为什么要去承担故事中有点沉重的主题?是不是可以让猫的世界更简单、纯净,也更符合猫看待世界的方式一些呢?当我终于可以扮演猫展开冒险时,为什么还要去揭示人类的贪婪、科技的失控和文明的脆弱性?
我对这个游戏能够得到如此多的提名、奖项感到惊讶,显然它没有看上去那么多的创新,只是利用“扮演一只猫”的设定,加上一些开发者自己喜欢或者他们认为玩家会喜欢的讨巧元素,获得了本不该有的关注度。
![]()
在打“古墓丽影”时我也有过这样的困惑,我想要的是古迹探险,得到的却是九龙城寨
当然,总体上我仍然喜欢《Stray》,我能够一定程度上理解开发者们的表达方式,他们想加入什么那是他们的自由,我不能也没有欲望去强迫开发者改变思路,也不认为他们如此处理就是完全错误的。只是当大家谈了很多优点之后,我想谈谈其他的一些个人理解——而出于个人口味,我的爱也就这么多了。
我想,这当中还有一个心态:身为玩家,我真的苦于没有足够高质量的猫主题游戏,看到3D写实风格的《Stray》不由得拉高了期待值,也愿意更宽容一些,而实质上,《Stray》所呈现出来的东西还是差着一口气。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