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晚,“地球上最重要的企业”,英伟达,将发布三季报,而昨晚有两份和我们比较相关的重要财报,一是小米,二是拼夕夕。
小米这边,我们昨晚聊过,虽然财报算不错,但市场担心的是舆论的持续反噬,是否会影响其新增订单及其他业务,而从今天的表现看,小米大跌近5%,而且成交额达到188亿,不仅位居港股第一,且超越了所有的大A个股,这在过往,是相当罕见的,证明资金在剧烈博弈;
而拼夕夕这边,高管团队一如既往地稳定发挥,提示自家股票的风险,表示:
“本季度利润不能作为未来业绩指引,未来几个季度业绩可能出现反复波动。”
因此昨晚在美股大跌7%以上。
事实上,从24年8月开始,拼夕夕的高管团队,就开始执着于在自家的业绩说明会上,强调有很多地方需要花钱,因此后面公司的利润压力会很大,盈利能力下降不可避免。
下图,是2024年以来,历次季报发布后,其当日的股价表现,可以看到,从24年三季度以来,6次季报发布日,经历了1次史诗级的30cm暴跌,2次10cm以上的大跌,以至于,这回的7cm,已经算是比较小的了。
![]()
这就好比一个销售出去卖基金,先从PPT最后一页的风险提示开始讲,每讲一处还附一个惨烈的案件,最后留下客户在风中凌乱了。
只能说,为了不把老板送上首富的位置,大家都尽力了。
好了,聊回今天的市场,全球股市依然处于风险偏好被压制的阶段,大A虽然80%的个股下跌,但权重股托住了指数的表现,相对而言,依然要比其他的亚太市场,少跌了不少。
而市场今天最热的板块,是水产,因为一早,咱们这边向日本通报暂停进口对方水产品,因此国内水产板块飙涨,包括大家的老朋友,獐子岛,也趁机涨停。
而港股,依然是表现更弱的一方,恒科跌了0.7%(小米就贡献了1/3的跌幅),高位下跌超过16.5%,很快就要达到20%的技术性熊市范围了,因此,今天,用几张图,来给港股做个按摩吧。
1、虽然阶段性承压,但年初以来,港股依然领涨全球主要股指。
下图,是年初以来,全球主要经济体的宽基表现(漏了印度,今年10个点不到),可以看到,恒生指数、恒生科技,年内25-30点的收益,仅次于韩股和双创50。
因此,大部分抱怨亏钱的人的主要问题,依然是买的太晚,右侧追高,导致短期体验不佳。
![]()
而在吐槽之外,更重要的,是两件事。
第一,了解清楚情况,短期下跌的原因是什么?
第二,投资看的是未来,如果站在当下,再做选择,要不要换方向?
2、短期跑输,原因是什么?
昨晚我们提到,近期全球风险资产回调的主要原因,在于降息进程,可能低于原本乐观的预期,导致市场需要回吐收益。
很显然,作为估值深受美元利率影响的板块,港股对降息预期的变化,是极其敏感的,因此,伴随全球市场的下跌,不可避免,此其一。
而另外一个贯穿全年的主线在于——A股IPO依然处于逆周期管理的过程中,因此港股成了吸纳内地企业上市的重要甚至唯一窗口,巨量的IPO,叠加极其方便省事的配售制度,导致在情绪较弱时,港股可能进一步承压。
而剔除掉小米、比亚迪等个股的超跌因素外,还有一个最基本的因果关系就是——涨多了,就得回吐,市场总会均值回归的。
今天,大家如果看新闻,会发现有个很重要的信息:
“港元1个月期银行间同业拆息跌至8月以来最低水平。”
也即,Hibor利率,来到了8月以来的低位。
我画一张图,会更加明显,下图,是今年,Hibor1周的利率水平,以及恒生生物科技、恒生科技、恒生指数,四者的走势图,可以看到,5月初,为了应对港币兑美元触发强方兑换保证,金管局向市场投放了大量港币,导致从从5月9日到8月15日(粉红色高亮的区间),Hibor的利率,在低于1%,甚至接近0利率的地板价徘徊。
而我们看到,就是在这一区间,对利率最为敏感的港股创新药(也即恒生生物科技),完成了年内最大的一段涨幅;与此同时,在港股进一步冲高的过程中,Hibor利率开始掉头向上,最终,两者几乎前后脚见顶,这体现了两者的相互作用。
而资金利率的重新向下,伴随着港股热度的下滑,对下阶段的投资,这是个好事情。
![]()
3、当前来看,港股贵不贵?
我直接借用一下下图,很直接明了的说,当前,相比美股科技和A股科技,港股大科技的估值(深蓝色),不算贵(浅蓝是中概股,纳指金龙指数,估值被压得更低)。
![]()
与此同时,更要看到,这一轮,其实港股跌的比较多的,主要就是科技和创新药板块,下图,不管是恒生指数,还是港股红利,这一轮高位回调的幅度,都是非常有限的,这也证明,港股并无系统性的问题。
![]()
4、港股高股息,依然是底仓之选。
放两张图。
下图,是咱们每周在星球更新的图,对比港股通央企红利、中证红利、10年国债收益率,三者的走势图,可以看到,当前,以债券收益率为锚,港股红利等板块依然蕴藏着显著的投资机会。
![]()
下图,之前贴过,在三季度沉寂了一段时间后,10月开始,南下资金,重新开始加速买入港股银行,这和近期行情的切换,其实也能对应上。
![]()
整体来看,港股高股息板块,依然是值得布局的方向,不仅是作为投资者来说,还是作为资管机构来讲,从我个人的视角看,有部分机构,其实在这块,做的是比较有前瞻性的,比如景顺长城。
其布了两个相关指数,一是港股央企红利50ETF,520990,其特点在于,指数编制上,主动压缩金融和地产的比例,导致油气等板块占比偏高、银行股占比反而极低,是和其他高股息指数,很不同的一点,比如今天,油气大涨的情况下,该指数就明显领涨;二是港股红利低波ETF,159569,跟踪的是国证港股通红利低波,也是该指数项下唯一的产品,加入低波因子的逻辑,大家应该都清楚了,就是为了剔除掉那些,因为股价大跌,而股息率“被动”抬升的伪高股息个股,这个因子,在没有涨跌停限制的港股,可能尤其适合。
这些布局逻辑,至少都是符合机构投资者的taste的。
最后,再说两个事。
1、段永平,雪球的专访特刊。
近期,段永平在雪球的一期专访,获得了很多伙伴的关注,雪球为此也出了一期特刊(非卖品),把专访内容,完整地整理记录了下来。
我找雪球要了30份,在知识星球内做了个抽奖,星球内的伙伴,可以前往星球参与留言抽奖,今早发的帖子。
而不在星球内的小伙伴,可以考虑加一下雪球的投顾体验群,里面每天会抽5本,但如果对基金投顾没啥兴趣的,其实也没必要加。
2、表韭基金投顾的跟投操作。
今天,观察到,表韭全球有发车。
另外,中金发布了重要的合并公告,要合并东兴和信达,留到明天再聊吧。
![]()
就聊这么多。
求赞、在看。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