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我们经常说,莫以成败论英雄,但遇到事情,却总是喜欢把那些败者视为无能之辈,而把胜者捧上神坛。但无论是成功者,还是最后的失败者,他们身上都有值得我们借鉴的地方,因此我们不仅要有获得成功的能力,更要有失败时面对挫折的勇气。今天我要说的人,就是那个在巨鹿之战前,被项羽砍掉了脑袋的宋义。他并不是很多人嘴里所谓的小人,只不过棋差一招,没项羽狠辣罢了!
宋义乃谏项梁曰:“战胜而将骄卒惰者败。今卒少惰矣,秦兵日益,臣为君畏之。”项梁弗听。乃使宋义使于齐。——《史记·项羽本纪》
![]()
宋义的初次登场,是在项梁获得节节胜利的时候,但他说的话却像一盆凉水,让项梁很不舒服。“将军屡战屡胜,这种情况下容易产生骄傲自满的情绪,对我军作战是极其不利的,况且秦军的增援部队越来越多,我们的部队并没有对方多,一定要随时小心秦军对我们的反扑,否则是很容易失败的!”宋义说得很直接,这也是我们当中的大多数人忠言逆耳的原因,因为真话往往都不中听,假话却像是抹了蜜糖的毒药,往往让你在快乐中就迷失了自己。项梁不是什么圣人,自然也不能例外,因此他很不喜欢宋义,便安排他到齐地去出差,不喜欢就能走多远走多远,让我看不到你,眼不见不为过。
道遇齐使者高陵君显,曰:“公将见武信君乎?”曰:“然。”曰:“臣论武信君军必败。公徐行即免死,疾行则及祸。”——《史记·项羽本纪》
![]()
宋义在去往齐地的路上,遇到了齐国的使者高陵君,他便问道:“你是要去见项梁将军吗?”对方回答:“当然是了!”宋义对他说:“我料定项梁必败,你还是慢慢前进吧,至少这样可以保住性命,如果队伍走得太快,恐怕也要为项梁陪葬了!”高陵君当然是个明白人,他知道项梁如今风头正劲,连战连胜,眼里已经没有谁了,这样失败的风险是很高的,但他又不能违抗齐王的命令,于是他命令部队慢慢前进,不久,前线就传来了项梁战败的消息。
秦果悉起兵益章邯,击楚军,大破之定陶,项梁死。——《史记·项羽本纪》
![]()
秦末秦军的战斗力并不弱,他们缺少的是一位强有力的统帅,因为秦二世胡亥登基之后,在赵高的教唆下,将很多功臣勇将屠戮殆尽。因此陈胜吴广的大泽乡起义之后,一时间天下皆反,但秦却没有几个能去平叛的大将。要知道蒙恬等人还在的时候,章邯的能力并不突出,他只不过是秦始皇部队中的一个小官儿罢了。也正是这个原因,项梁根本就没有把章邯放在眼里,只有王翦的孙子王离,才是他认可的对手。
初,宋义所遇齐使者高陵君显在楚军,见楚王曰:“宋义论武信君之军必败,居数日,军果败。兵未战而先见败征,此可谓知兵矣。”王召宋义与计事而大说之,因置以为上将军;项羽为鲁公,为次将,范增为末将,救赵。诸别将皆属宋义,号为卿子冠军。——《史记·项羽本纪》
![]()
宋义成为楚军主将并不是偶然,因为他救的高陵君在楚怀王面前曾力荐他。高陵君对楚怀王说:“宋义曾跟我说项梁必败,数日之后,项梁果然在定陶惨败,自己也丢掉了性命!战斗还没有开始,就能依据形势,准确评估敌我形势,从而预估战争的结局,这样的人可谓是知兵之人了!”楚怀王召见了宋义,两人促膝长谈,楚怀王认为宋义确实个是个人才,于是拜其为上将军成为楚军主帅。
![]()
楚怀王这样做,除了认为宋义确实是领军之才外,还有一个目的那就是夺权。因为楚怀王熊心是项梁扶植的,项梁在找到他之前,熊心不过是一个放牛的娃儿,项氏作为楚国将门,可谓树大根深,项梁更是他们的杰出代表。楚怀王熊心虽然贵为楚王,可楚军的控制权,一直牢牢掌握在项梁的手里。
项羽为鲁公,为次将,范增为末将,救赵。诸别将皆属宋义,号为卿子冠军。——《史记·项羽本纪》
![]()
但楚怀王并没有把项氏一门彻底打压,他令项羽为次将辅助宋义,而范增作为第三把手辅助前面两个人。楚怀王这样做,并不是同情项羽的遭遇,也不是可怜项梁的忠心,而是不想把矛盾激化,逼迫项羽铤而走险。毕竟项羽是个年轻人,冲动是年轻人的本性,一旦项羽发起疯来,恐怕就不可收拾了。因此楚怀王熊心采取的是温水煮青蛙的办法,要一点一点削夺项氏的权力,他拜宋义为楚军主将,这只是第一步,下一步就要逐渐去除项羽的兵权。
行至安阳,留四十六日不进。项羽曰:“吾闻秦军围赵王巨鹿,疾引兵渡河,楚击其外,赵应其内,破秦军必矣。”——《史记·项羽本纪》
![]()
宋义率领楚军去援助赵国,但到了安阳之后便按兵不动,四十六天没前进半步。项羽有些着急,找到宋义对他说:“我听闻秦军现在围住了巨鹿,赵王已岌岌可危,应该立刻进军渡河,我们在外面打,赵王在里面作为内应,这样内外夹攻,秦军便不难被击败了!”
宋义曰:“不然。夫搏牛之虻不可以破虮虱。今秦攻赵,战胜则兵罢,我承其敝;不胜,则我引兵鼓行而西,必举秦矣。故不如先斗秦赵。夫被坚执锐,义不如公;坐而运策,公不如义。”——《史记·项羽本纪》
![]()
宋义笑着说:“你说的不对,如今秦赵两军正陷入胶着状态,如果秦军获胜,我们就前进,与其进行决战,如果秦军不胜,我们再前进与其决战!我这样做是以逸待劳,稳胜不输的结果,如果说披坚执锐冲锋在前,我不如将军你,但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话,将军不如我!”
因下令军中曰:“猛如虎,狠如羊,贪如狼,强不可使者,皆斩之!”——《史记·项羽本纪》
![]()
宋义知道项羽不是那么好控制的,于是便在军中下令:“强横而不听从军令,不服从调遣的,杀无赦!”宋义的这句话,明显是针对项羽的,因为在楚军之中,敢公然与主帅对峙的,恐怕除了项羽就没有第二个人了。除了项羽的勇气之外,还因为他是项梁的侄子,楚军的很多将领都是项氏门人,宋义这样做,也是要树立自己在楚军中的权威,杀一杀项羽的锐气。
乃遣其子宋襄相齐,身送之至无盐,饮酒高会。——《史记·项羽本纪》
![]()
之后宋义派儿子宋襄到齐国去,准备联合齐国一起与秦军决战。在做了这些事之后,宋义认为自己已高枕无忧,彻底放松了对项羽的警惕。但项羽并不是一个政治上的小白,叔父项梁去世后,楚怀王的种种做法,宋义的步步紧逼,让他越来越感到愤怒。他也有了“人为刀俎,我为鱼肉”的感觉,如果再不采取行动,恐怕自己就要束手待毙了。
项羽晨朝上将军宋义,即其帐中斩宋义头,出令军中曰:“宋义与齐谋反楚,楚王阴令羽诛之。”——《史记·项羽本纪》
项羽是个做事果断的人,一清早他便闯入宋义的军帐,砍掉了宋义的人头。然后拎着宋义的人头走出大帐,对全军说:“宋义与齐国密谋反楚,楚王令我杀之!”
当是时,诸将皆慑服,莫敢枝梧,皆曰:“首立楚者,将军家也。今将军诛乱。”乃相与共立羽为假上将军。使人追宋义子,及之齐,杀之。——《史记·项羽本纪》
项羽这样说,没人敢说不是,他们异口同声的说:“楚国的江山是项氏打下来的,今将军诛乱扶正,我们还有什么话可说的呢?”于是大家一起拥立项羽为上将军统领全军,项羽派人追杀宋义的儿子宋襄,在半路上将其杀之。项羽做事干净利落,除掉宋义之子宋襄,就是为了斩草除根永绝后患!
使桓楚报命于怀王。怀王因使项羽为上将军。当阳君、蒲将军皆属项羽。——《史记·项羽本纪》
![]()
在做完了这些事之后,项羽才派人把他杀了宋义的消息,告诉了楚怀王熊心。事情都到了这个地步,楚怀王熊心还能怎么做呢?难道去替宋义申冤,说项羽是公然谋反?恐怕熊心这样做,自己这个楚王的性命都将不保了。识时务者为俊杰,楚怀王雄心不会吃这个眼前亏,于是他来了个顺水推舟,正式任命项羽为上将军,让他节制楚军所有人马。因为在巨鹿之战前,没有人知道项羽会获胜,大家的一致观点是秦军十分强大,连项梁都能击败,更何况是项羽呢?楚怀王令项羽统领全军,除了是形势所迫外,还想让项羽和秦军拼个鱼死网破两败俱伤,自己就可以从中渔利!
![]()
莫以成败论英雄。宋义的失败,源于他对形势的误判,他低估了项羽的霸道,高估了自己的能力,换作一般人,宋义的一套组合拳下去,恐怕早就蒙圈了。宋义也好,章邯也罢,他们都用自己的失败,成就了那个人们心目中的英雄西楚霸王项羽!
,一家之言。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