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媒称,最近由于高市首相的言论,惹怒了中国。这一波影响可能远超想象,让900万日本人直接“受伤”。
日中关系紧张,日本哪些行业最先“中招”?答案是从汽车、高科技产业,到医疗供应链,再到最敏感的旅游业,日本多个领域都可能受到冲击。
01|稀土风险再现
电动车、电池、智能手机、半导体……这些产业都离不开稀土。而目前,日本进口稀土 62.9% 来自中国。这意味着,一旦双方摩擦升级,中国加强出口限制,后果不难想象。也就是工厂难以继续生产、供应链大规模停摆、下游企业全面受挫。
日本在2010年也经历过一次“稀土冲击”。如今,历史有可能再度重演。虽然日本海域被认为拥有大量稀土资源,但试采要等到 2026年才刚刚开始,短期内无法救急。
02|医疗风险更高
很多人不知道,日本手术中使用的“抗菌药”原料几乎100%依靠中国。这意味着,一旦供应中断,医院甚至可能出现:
•没有足够药物
•手术无法正常进行
•某些治疗被迫延期
虽然日本政府已经把抗菌药列为“特定重要物资”,推动国内生产,但目前还在起步阶段,远水解不了近渴。
![]()
03|旅游业遭受“致命打击”
专家认为,比起制造业和医药,旅游业的冲击可能最直接、最大规模。若中国游客减少,日本入境消费或下滑约 1.79 万亿日元。旅游业的“连带影响”非常广。不仅是酒店、民宿,还包括:餐饮、便利店、百货、小卖店、药妆、博物馆、美术馆、租车、景区、周边服务等等。
日本政府估计,全国约 900万人 的工作与旅游相关。一旦入境消费减少,工作于这些领域人,其收入会收到很大印象,甚至可能失业。
更关键的是,日本人单次国内旅行的消费额(6.9万日元)不到中国游客(23.9万日元)的三分之一。换句话说,失去 1 名中国游客,要靠 3 名日本游客补上,但在人口持续减少的日本,这几乎不可能实现。
04|日本旅游业为何依赖外国人?
过去,日本旅游业一度被视为“夕阳产业”,但在“观光立国”政策出台后,大量外国游客涌入,导致这行业奇迹般复活。
根本原因在于:
•日本人喜欢“去国外花钱”,国内消费水平不高
•国内人口减少,内需不断萎缩
•服务业占GDP七成、就业六成,离不开“消费”支撑
•外国游客成了弥补内需不足的关键力量
因此,对于日本来说,旅游业已成为支撑服务业的重要出口。
这也是为什么“中国游客减少”会被视为重大经济风险。
![]()
稀土、医药、旅游……多个行业因对中依赖而显得脆弱。归根结底,日本经济结构长期依靠服务业和国内消费。在少子化和人口下降的大趋势下,依靠海外游客成为维持经济活力的重要方式。然而,当国际关系变化时,这种依赖也使日本暴露出更大的脆弱性。未来日中关系的走向,恐怕将深刻影响日本经济的多个层面。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