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河口区义和镇:深耕研学实践创新,厚植青少年价值观根基

0
分享至

近年来,河口区义和镇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深入挖掘本土历史文脉、特色产业实践与科普教育载体,精心打造多条主题鲜明、形式多元的研学游路线,持续擦亮“研学小镇”旅游品牌。

红色铸风骨,丹心传千秋。“当一路日军进至蒲台屋子时,驻扎在这里的国民党海军陆战队七连哨兵,鸣枪报警,打死一名日军……”在百年义和历史文化展馆中,解说员声情并茂的讲述,字字铿锵、句句动人,将孩子们的思绪带回1939年那段风雨如晦的岁月,使“义和庄惨案”的悲壮史实跨越时空、直击心灵。近年来,义和镇紧扣革命传统教育与爱国主义教育主线,以“深挖史实、活化载体、融合赋能”为路径,系统梳理“义和庄惨案”“解放义和庄”等红色记忆,深入提炼忠诚担当、不畏强暴的精神内核,通过以史育人、以情动人,让红色基因深植于心、融于血脉,成为激励青少年铭记历史、砥砺前行的精神动力。


农耕传智慧,田园育新芽。依托耐盐碱种业资源优势,义和镇整合渤海圣丰、北京泰华等龙头企业的产业创新中心与试验基地,打造沉浸式农业科普研学基地,让田园变身生动课堂。其中,盐碱地农耕文化三产融合研学馆设有文化展示区、非遗手作区、植物科普厅与实景种植区四大板块,系统串联盐碱地治理历程、传统农具演变与现代农技革新。数智蓝莓产业基地则让学生通过“互联网+农业”智能监控系统,实时查看土壤墒情、水肥用量与生长周期等数据,直观感受从精准种植、智能管控到高效采收的全产业链创新实践。

非遗润童心,匠心续文脉。为深化非遗传承与青少年培育的深度融合,义和镇创新打造“非遗研学+沉浸式体验”模式,让手工插花、艾草锤制作、传统扎染等传统技艺走出典籍、走进校园,引导青少年亲手触摸文化根脉。例如,手工插花课上,学生们在剪枝搭配中体悟中式美学的留白与和谐;制作艾草锤时,通过各种手工工序,感受传统草本文化的温度与智慧;扎染课程中,染料浸染的奇妙变化,生动再现先民的生活巧思与艺术创造力。今年以来,系列研学活动已吸引众多青少年参与,不仅让沉睡的非遗技艺在少年手中焕发新生,更在实践中培育了青少年的审美情趣与文化自信,形成“非遗润少年、少年续文脉”的良性循环,为文化强国建设注入蓬勃青春力量。


科技启智慧,探索拓新程。为让科学精神浸润青少年成长之路,义和镇构建“沉浸式+互动式+探究式”三维科普平台,以趣味实践活动点燃青少年探索热情。灵活穿梭的无人机、精准执行指令的机器人、蓄势待发的水火箭,唤醒青少年对未知世界的好奇之心。如操控无人机时,在起落盘旋间感知空气动力学的奇妙原理;调试机器人时,在代码指令的编写与修改中理解编程逻辑的严谨内核;组装发射水火箭时,在点火升空的震撼瞬间探索力学规律与能量转化的奥秘。一系列趣味互动让基础科学走出课本、走进生活,青少年在亲身体验中揭开科学的神秘面纱,一颗颗热爱科学、勇于探索、乐于创新的种子,在心中悄然扎根、蓬勃生长。(大众新闻记者 曹萌萌 通讯员 王长贝)

新闻线索报料通道: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齐鲁壹点”,全省800位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齐鲁壹点 incentive-icons
齐鲁壹点
找记者,上壹点!
592330文章数 82421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洞天福地 花海毕节 山水馈赠里的“诗与远方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