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亲手摸了摸面料,又仔细问了会不会褪色、起球,这才放心地投下这一票。”刚从河口区实验中学会场走出来的学生家长刘女士,脸上带着踏实而满意的笑容。她作为评委之一,全程参与了该区中学生校服供应商的遴选。这标志着河口区在全省率先开展的中小学生校服“直接选购”试点圆满成功,也意味着这场由家长“唱主角”的校服选用改革,获得了广泛认可与热烈反响。
![]()
赋予家长选择权,担当评审“主考官”
此次改革由东营市教育局推荐、山东省教育发展服务中心同意,率先在河口区所有公办中小学展开试点,核心在于真正将校服选择的主动权真正交还给家长与学生。在小学、初中和高中各学段的评审团中,家长代表占比均超过85%,他们从以往政策的被动接受者,转变成为手握决定权的“主考官”。
“以前校服都是学校定好直接发,我们最多看看尺码。这次完全不同,我们和企业面对面,把每件样衣里里外外都检查了个遍。”一位来自河安小学的家长在现场分享到,“我特别关注接缝处是否平整、拉链是否顺滑,这些细节直接关系到孩子每天的穿着感受。”
聚焦孩子体验,现场细致把关
遴选现场气氛民主而热烈。企业代表台上陈述,家长台下聆听、切中问题要害。“孩子活泼好动,校服的膝盖、肘部容易磨损,面料耐磨性有特别的处理吗?”一位妈妈的提问,将现场关注点从外在款式引向了实用性与耐久性。
另一位家长则更关心环保安全,她拿起样衣标签仔细查看,并向企业求证:“请问能否提供面料的环保检测报告?我们必须确保孩子贴身穿的衣服绝对安全。”这份对细节的“较真”,折射出家长沉甸甸的责任与关爱。
流程公开透明,选出放心与满意
整个过程在区人大、政协、纪委监委、市场监管等部门的全程监督下进行,确保了遴选在“玻璃房”中操作,公开透明。经过资质审核、企业陈述、样衣展示、现场问答与综合评议后,评委独立进行记名投票。结果当场公开唱票公布,赢得了现场自发的热烈掌声。
“结果当场公布,全程可见可感,我们心里特别亮堂,也很有成就感。”一位担任评委的政协委员表示,“这不仅仅是在选择校服,更是一次生动的民主实践,是把教育服务的评价权和选择权,真正交还给了服务的对象。”
校服管理并非“一选了之”。中标企业后续还将为各校提供多种校服方案,由各校成立的校服选用组织(仍以家长和学生代表为主)再次遴选,最终确定款式,且质量必须与遴选时封存的样品严格一致。从“选哪家”到“定哪款”,选择权始终掌握在使用者手中。
为巩固改革成效,构建长效机制,市教育局及相关部门着力强化后续监管:明确并严格执行校服质量标准和定期抽检制度;建立并动态管理校服供应企业“黑名单”,对质量不合格者公开曝光;畅通举报渠道,并通过家长会、校园开放日等活动,积极引导社会监督,逐步构建起“家校社”协同共治的校服管理新格局。
河口区的成功试点,为全市校服管理工作提供了新思路、新方法。此次“直接选购”模式实现了 “三个转变”:由行政主导向民主决策转变、由封闭运行向公开透明转变、由注重程序向注重使用体验与实效转变。这一变革,不仅从源头上保障了校服选购的公平公正,更倒逼企业将重心聚焦于提升产品质量与服务水平,最终让广大学生穿上更安全、更舒适、更美观的校服,真正把校服工程打造成为凝聚人心的“放心工程”与“暖心工程”。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