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届金鸡,奖是发完了,牌也立住了。
可一觉睡醒,风向彻底变了。
宋佳手里多了一个小金鸡,评论区却被骂到翻底。
对演员来说,最怕的不是拿不到奖,而是拿到了奖,观众却不愿意认。
![]()
01
先看今年的结果。
易烊千玺凭刘春和拿下影帝,舆论基本一边倒认可。
流量出身没错,可这几年从少年的你到满江红,再到小小的我,片单摆在那里,实力摆在那里。
年纪轻轻拿影帝,争议有一点,但更多是夸。
观众会觉得,这个年轻人确实在往演员那条路走。
真正引爆情绪的,是影后。
宋佳凭好东西拿下最佳女主,镜头扫到咏梅时,那种压着的失落,隔着屏幕都感受得到。
不少观众心里很清楚,在出走的决心里,咏梅的表演已经做到极致。
问题在于,整体好看,不代表每一个表演都到了封后的高度。
宋佳在片里的发挥,更像稳稳在线,谈不上惊喜。
结果最佳女主和最佳女配都落在这部片上,很多人甚至没在院线里见过片名,银幕之外的情绪,一下就炸了。
大家不是不让她拿奖,而是不接受这种“观众一头雾水,评委自顾点头”的节奏。
![]()
02
这已经不是宋佳第一次被质疑“奖有余而民心不足”。
往前翻,2012 年白玉兰。
宋佳凭悬崖拿下视后,台下的孙俪眼眶含泪,镜头定格成经典画面。
甄嬛传的热度和影响力,直到现在还在各种平台循环。
话再怎么客观,两部剧摆在一起,大众天然会把那座奖杯往孙俪那边代入。
当年还有说法是“配音影响评奖”,可后来孙俪凭芈月传照样拿奖,配音理由直接自我打脸。
再往后,是 2013 年那届金鸡。
萧红帮宋佳拿到影后,硬压下了一代宗师里的宫二和万箭穿心里的李宝莉。
一个是章子怡拿遍大满贯的巅峰角色,一个是被无数从业者奉为教科书的表演。
那一年,金鸡给出的解释,是“卡二封”,意思是已经拿过一次的,就往后排排。
没想到,这一届又让宋佳二次封后。
连倪萍这种老前辈,在谈到一代宗师时都忍不住感叹。
既有惋惜,也有看不惯。
这句话从她嘴里说出来,含义很明显。
观众不是不讲道理。
大家认可宋佳是好演员,但在这些对位里,总觉得哪儿不对。
当奖项一再和大众直觉相背,怀疑自然就会往“另有安排”那边偏。
![]()
03
宋佳这一次只是把老问题又拉上台。
这几年关于“暗箱”“运作”的讨论,从来没停过。
王家卫和秦雯那段录音,让很多人第一次听到业内大佬是怎么聊项目、聊署名的。
创作的人不一定能写名,出力的人不一定能立住,水面下的力量远比普通观众想象得复杂。
白百何那篇长文,更是直接点了名。
春树明面上是大女主,结果最后提名的是男主,影帝给了王传君。
女主自费去电影节,却差点连发布会都进不去,还被提前通知“你没奖可以先回国”。
这些细节拼在一起,就很难让人继续相信“全看作品”。
有时候,比起演技,谁更配合宣传,谁愿意出席活动,谁背后更有资源,更重要。
郝蕾的朋友圈,更像一记闷棍。
提到有演员凭一段扯头发就拿下国际影后,话里话外都充满不服。
她自己没出面澄清,任由外界解读,本身就是一种态度。
站在她那个位置,圈里情况见得太多。
如果不是对“运作”这套流程已经了解得差不多,也不至于发出这样的感叹。
当从业者都开始公开摇头,普通观众不信奖,就成了水到渠成的结果。
![]()
04
这届金鸡,宋佳到底失了什么?
名义上,收获的是“二封影后”的头衔,是官方肯定,是履历里非常好看的一笔。
现实中,失去的是一部分观众本能的好感。
以前提到宋佳,想到的是演技好、戏路宽。
现在一提第二个金鸡,弹幕里刷出来的是“水不水”“稳上不下”“又被保送”。
对演员来说,有点尴尬。
![]()
说宋佳“该睡不着”,并不是咒人,而是提醒。
奖可以给人镀金,但也可能把人放在风口上,让所有争议被放大。
比起继续拿更多奖,最重要的,是下一个角色能不能真正征服银幕前的那批人。
奖杯能放进柜子,口碑在观众心里,前者靠运作也许能拿,后者只能靠一部一部作品挣回来。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