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折叠屏”终于不装了:这配置,是想重新定义2026?
关于“折叠iPhone”的传说,科技圈大概已经听了不下五年。从最初的专利图纸,到供应链的只言片语,果粉们的耐心几乎要被磨成了粉末。但就在这两天,随着2025年逐渐步入尾声,一波堪称“核弹级”的爆料彻底引爆了数码圈——这一次,苹果似乎真的不打算再藏着掖着了。
如果说刚刚过去的9月,那款主打超薄设计的iPhone Air只是苹果的一次“轻量级”试探,那么即将在2026年秋季登场的“iPhone Fold”(暂定名),才是库克憋了整整十年的大招。
根据最新流出的供应链消息,这款让三星和华为都不得不警惕的设备,其核心形态已经基本定版。不同于此前市场猜测的“竖折”Flip形态首发,苹果极有可能选择“横折”的大屏方案作为开山之作。内屏展开后达到了惊人的7.8英寸,这几乎就是把一台iPad Mini塞进了口袋;而外屏则保持在5.5英寸左右。
这里有一个非常有意思的细节:5.5英寸的外屏尺寸,是不是让你想起了曾经的iPhone mini?这意味着,合上它,你拥有一台单手完美操控的“小屏旗舰”;展开它,你立刻获得一台生产力拉满的平板。这种“一机两用”的思路,虽然在安卓阵营已经屡见不鲜,但苹果的杀手锏在于——消灭折痕。
![]()
据悉,苹果为了这块屏幕,死磕了特殊的“激光蚀刻金属板”技术,配合全新设计的钛合金+不锈钢铰链,目的只有一个:让那条困扰折叠屏用户多年的“沟壑”彻底消失。如果真能做到展开如镜面般平整,那即便迟到几年,苹果依然有资本教对手做人。
当然,最让大家下巴惊掉的其实是续航。众所周知,折叠屏因为内部空间寸土寸金,电池往往是最大的短板。但最新的爆料显示,苹果正在测试一种甚至能让Pro Max汗颜的电池方案——容量可能高达5400mAh甚至5800mAh。这得益于iPhone Air上验证过的堆叠技术和更薄的机身结构。如果成真,这将是iPhone历史上电池最大的手机,彻底治愈“折叠屏续航焦虑”。
在性能方面,毫无悬念,它将搭载基于台积电2nm工艺的A20 Pro芯片。这颗芯片不仅性能过剩,更关键的是能效比的提升,毕竟要驱动两块高刷屏幕,省电是第一要务。此外,还有消息称这将是首款搭载苹果自研5G基带(C2 modem)的量产机型,信号表现能否翻身,在此一举。
不过,为了追求极致的轻薄和内部堆叠,苹果似乎也做了一些“违背祖宗”的决定。首先,物理SIM卡槽大概率会在这台机器上彻底消失,全系eSIM将成为定局(国内版本如何适配尚存变数)。其次,为了保证内屏的完整性,Face ID模组可能会被移出内屏,取而代之的是——侧边指纹识别Touch ID的回归。是的,你没听错,那个熟悉的解锁方式,可能会以一种更现代的形式“复活”。
![]()
最后,我们不得不聊聊那个最“劝退”的因素:价格。
目前的风声都指向一个区间:2000美元至2500美元。换算成人民币,起售价妥妥突破15000元,顶配版甚至可能摸到2万元的门槛。这已经不是“电子奢侈品”了,这是直接要把手机卖出爱马仕的感觉。
苹果似乎正在布一局大棋:2026年秋季发布iPhone 18 Pro系列和这款超级折叠屏,主打高端与极致科技;而到了2027年春季,再发布标准版和更亲民的机型。这种“双旗舰、分时段”的打法,显然是为了让这款折叠屏独享聚光灯,不被自家的直板机分流热度。
对于我们普通消费者来说,现在的问题只剩下一个:在这个安卓折叠屏已经把价格打到五六千元、技术已经相当成熟的当下,你愿意为了那个咬了一口的苹果Logo,以及传说中“完全无折痕”的体验,掏出两万块钱吗?
不管你的答案是什么,2026年的手机江湖,注定不会平静。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