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妇女网)
转自:中国妇女网
国家药监局近日对外发布《关于深化化妆品监管改革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提出,加大产业扶持力度。通过政策赋能推动品牌崛起,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民族品牌化妆品。
统计显示,2024年国内化妆品市场交易额达1万亿元以上,其中国产品牌市场份额达55.2%。在规模达万亿元的“美丽经济”中,国货美妆何以赢得越来越多消费者青睐?
东方美学厚植传统文化内涵
“点进美妆博主的测评视频,我就会‘种草’性价比高、效果好、有国风文化的国货美妆产品。”28岁的北京消费者魏光凤说,她发现身边越来越多的同龄人乐意为有国风文化元素的产品买单。
记者在各大电商平台搜索发现,从梅兰竹菊、青花瓷,到山水画,许多国货化妆品从传统文化中汲取灵感,巧妙地将诗词歌赋、传统色彩、非遗工艺等融入产品设计、包装、命名及宣传中,让消费者在使用产品的同时,也能感受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中国特色植物也为国货美妆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创新灵感。膜法世家目前已经开发了十几种中国特色药用植物作为原料。
谷雨生物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依托自研三大核心专利技术,将美白植萃成分光甘草定进行创新迭代升级,并应用到多个产品系列中,2024年销售额超过50亿元。
刚刚过去的“双11”购物节,国货美妆表现亮眼,抖音平台“双11”美妆销售额前10名中国货品牌占据5席,前20名中有10家国货品牌。
暨南大学文化遗产创意产业研究院副院长叶志海认为,当下消费者不再仅仅满足于产品的基本功效,更追求产品所承载的文化价值与精神共鸣。
创新驱动推升产品科技含量
国家药监局数据显示,截至今年上半年,我国80个化妆品新原料完成备案,同比增长约80%,其中70个由本土企业备案,彰显我国在原料研发领域的强劲动力。
在山东省济南市高新区的一家现代化工厂,10余米高的发酵罐正嗡嗡作响,葡萄糖等原料通过微生物的代谢作用合成透明质酸,产量可高达14-15克/升。
透明质酸是一种天然保湿因子,作为高端功效原料广泛应用于国内外化妆品中。研究报告显示,目前,中国透明质酸原料的总销量占全球总销量的80%以上。
“济南本土企业依赖全球首创的酶切法技术,可以精准制备不同分子量的透明质酸,保证其生物活性。”济南市卫健委相关负责人介绍。
除透明质酸以外,中国科研团队在多种化妆品高端原料领域取得技术突破。中科欣杨利用合成生物学技术,实现麦角硫因大规模量产;山东君泰药业有限公司形成12项专利,能够实现高纯度玻色因原料的生产。
![]()
6月18日,工人在河南省鹿邑县河南觅己美业科技有限公司的厂房内打包生产好的化妆刷。新华社记者张笑宇 摄
此外,在生产工艺、制造流程、产品配方等领域,国货美妆也在持续精进。
“国货化妆品要做到‘讲得出故事、做得出科研、撑得起功效’。”山东省化妆品行业协会理事长高春明说,只有在核心技术上不断取得突破,才能让国货化妆品增强市场竞争力。
政策助力护航产业行稳致远
近日对外发布的《关于深化化妆品监管改革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是政策呵护行业发展的又一重要体现。
“意见从品类创新、监管优化、产业赋能等多维度释放政策信号,能够有效激发创新活力、减轻企业负担,并将通过强化科学监管持续优化市场环境。”山东省化妆品行业协会秘书长牟云帆说。
作为全球第一大化妆品消费市场,我国目前拥有化妆品企业2万余家,注册的特殊化妆品品种4.6万个。
此前,国家药监局还发布了支持化妆品原料创新若干规定,从新原料注册备案、化妆品原料标准研究等9个方面推动化妆品原料创新。
与此同时,各地也陆续出台配套政策,共同呵护市场发展。广州印发化妆品产业专项扶持办法,对获批的国家药监局重点实验室一次性扶持1000万元;上海发布促进化妆品产业发展的若干措施,聚力打造“上海制造”新品牌;山东提出“推进化妆品等行业企业创新原料、产品品类、服务体系和营销方式,实现精品化国潮化时尚化升级”……
行业法规体系的不断完善、监管的持续优化升级、地方政策的推动支持等,为我国实现从“制妆大国”到“制妆强国”的跨越提供了有力支持。
高春明说,以文化铸魂,以科研固基,持续焕新“美丽经济”,期待更多具有“东方美学”的国货美妆从中国走向世界。(记者李傲秋、胡林果、袁敏)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