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逐光而行,让每颗“星星”绽放独特光彩——六安市特殊教育学校以融合教育赋能特殊学生筑梦成长

0
分享至

“左手扶稳电线,右手顺着卡槽慢慢推进,注意避开相邻接口……”11月18日,在六安市特殊教育学校的校企合作实训教室里,安徽海瑞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的实训导师正手把手逐一对学生进行指导,教他们组装电子元件。孩子们紧盯零件,屏息操作,脸上满是专注与笃定。这生动的一幕,正是该校深耕融合教育、助力特殊学生成长的缩影。如今,这所秉持“为孩子服务、为家庭减负、为政府分忧”办学理念的特教学校,通过课程适配、校企携手、社会衔接的多元路径,让438名特殊学生在关爱中成长,在技能中自强,绽放出别样的人生光彩。



课堂融合:用爱点亮成长之路

“特殊教育的核心是‘适切’,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种子,只是开花的时间和方式不同。”校长陈中芳的话语,道出了学校办学的核心初心。这所创办于1993年的学校,如今已发展为涵盖幼儿园到高中(职业教育中专班)的十五年一贯制特教学校,占地面积达160亩,接收智障、听障等各类特殊学生,构建起“文化基础+生活技能+职业素养”的立体化教育体系。

11月18日,走进培智三(1)班,欢快的歌声扑面而来。卜贤霞老师带领孩子们唱跳《幸福的脸》《一朵花》,在轻快的旋律中,孩子们晃动身体、跟着哼唱,纯真的笑容极具感染力。“这些孩子需要更多耐心与鼓励,音乐和舞蹈是打开他们心扉的钥匙。”卜贤霞介绍,看着学生从孤僻寡言变得主动互动、从不敢开口变得大胆歌唱,所有的付出都变得值得。



隔壁的感觉统合训练室里,沈成雪老师正组织孤独症儿童开展溜溜车、滑板、套圈等趣味活动。在海洋球池里,原本内向沉默的孩子在引导下主动参与,“哪怕只是主动伸手和同学握一握,都是跨越性的成长。”沈成雪说,感觉统合训练能有效改善孩子的感知能力和社交意愿,让他们在玩中学、学中乐。



手工课上更是创意迸发。吴雯婕老师带领学生用彩纸、胶水、剪刀制作天鹅手工作品,一个个形态各异的天鹅逐渐成型。“手工课既能锻炼动手能力,还能培养审美能力和专注力。”吴雯婕骄傲地展示着学生的作品。



围绕特殊学生的身心特点,学校构建了生活语文、生活数学、劳动实践一般性课程体系的基础上,同时开设烘焙、美甲、园林绿化、缝纫、绘画、微雕、电子技术等多个职业技能专业。“课程改革始终以‘融入社会、自立自强’为目标,既保障文化教育基础,更注重实用技能培养。”分管教学的江宗明副校长介绍,通过个性化课程设置与分层教学,让每个孩子都能找到自己的闪光点。


校企融合:搭建就业成才桥梁

“把学校和企业资源深度结合,让学生‘课堂学技能、车间练本领’,是我们职业教育的核心探索方向。”陈中芳表示,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提出“完善残疾人就业支持体系,拓宽残疾人就业渠道”,学校积极响应这一要求,同时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特殊教育提升计划》等政策,大力推进职业教育与企业实践深度融合,着力破解特殊学生就业难题。

如今,安徽海瑞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已正式入驻校园,将生产车间“搬”进了课堂。学生完成基础课程后,可直接参与电子元件组装等实操训练,在真实的生产场景中掌握技能、积累经验。“我们根据企业需求定制培训内容,实现教学与岗位的无缝衔接。”陈中芳介绍,学校还联合六安吴氏艺术核雕有限公司等企业,建立了稳定的实训就业基地,形成“招生—培养—实训—就业”的闭环体系,为学生搭建起从校园到职场的“直通车”。



除了校内实训,学校还组织学生走出校园开展社会实践。在广场、图书馆等地举办手工作品义卖活动,让学生在实战中学会沟通、提升自信。“第一次参加义卖时,学生们还很胆怯,不敢主动推销。现在他们不仅能清晰介绍作品,还能和顾客讨价还价。”负责组织活动的方放老师感慨,这些实践经历让孩子们离社会更近一步,为未来融入社会打下了坚实基础。


成绩亮眼:逐梦路上绽放别样光彩

在政策支持与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六安市特殊教育学校的融合教育结出了累累硕果。近年来,该校学生在各级各类比赛中屡获佳绩:9位同学的绘画作品入选北京2022年冬奥、冬残奥主题绘画展;在六安市第一届残疾人运动会暨特殊奥林匹克运动会上,徐苗苗、刘振汉等学生表现突出;培智九年级学生李安琪荣获2024年安徽省“新时代好少年”称号;在省、市级体育比赛中,学生们凭借顽强拼搏的精神拿下多个奖项。2024年,学校成功获评“安徽省残疾人职业培训基地”,此前还曾荣获“六安市残疾人工作先进集体”等称号,多名教师获评“皖西好老师”“特殊教育优秀教师”。


“许多老师扎根特教一线十几年,用坚守和奉献为孩子们撑起了一片蓝天。”陈中芳说,特教老师不仅需要专业的教育能力,更要有爱心、耐心和责任心。展望未来,陈中芳表示,“学校将继续深化融合教育改革,拓展校企合作领域,完善职业教育体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规划中‘加强残疾学生职业技能和就业能力培养’的要求,让每个特殊学生都能掌握一技之长,顺利融入社会、实现自立自强,拥有有尊严、有质量的人生。”


阳光下,孩子们的笑脸格外灿烂。在六安市特殊教育学校,融合教育如温暖阳光照亮特殊学生的成长之路,校企合作似坚实桥梁承载他们的就业梦想。这里的教育者们用爱与责任,帮助特殊学生打破成长障碍、绽放人生光彩,书写着特殊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动人篇章。

来源:六安新周报融媒体记者 皮正莉 张孟舒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六安新周报 incentive-icons
六安新周报
六安唯一一份都市生活报
14755文章数 5654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洞天福地 花海毕节 山水馈赠里的“诗与远方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