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8日,在巴西副总统阿尔克明的见证下,吉利与雷诺在库里提巴工厂正式启动合作,38亿雷亚尔投资落地,GEA新能源平台将在当地本地化生产,这是巴西首次将中国新能源技术作为国家级工业底座纳入体系。
![]()
在全球汽车产业的转型洪流里,中国车企的全球化常被理解为“走出去”。但真正的拐点,是全球市场开始主动选择中国体系。而巴西对吉利的选择,是这一趋势最具象的例证。
按照最新规划,基于GEA的两款新车将于2026年在巴西上市,双方还将共建全新的新能源技术平台,并在2027年投产雷诺新车型。这意味着,吉利首次以“体系提供者”的角色进入南美汽车工业的核心位置。
吉利的南美落点
巴西一直是世界上最难啃的汽车市场之一。政策密集、关税高企、制造体系成熟而封闭、本地品牌与跨国企业深度交织……这里既是机会,也是所有全球车企的试金石。
吉利选择巴西,更像是巴西选择吉利。
那天的站台背后,是巴西在新能源转型中遭遇的结构性困境:传统汽车体系坚固,却缺新能源技术底层能力;渴望转型,却面临电动车进口税逐年回升的现实;市场庞大,却缺少能满足本地化率要求的新能源技术供应方。
吉利的出现,刚好填补了这个缺口。
雷诺在巴西已经深耕几十年,渠道、产线、员工体系都非常成熟。但新能源这一块,没有足够完整的架构、混动技术、也缺少能在政策变化中快速落地的平台。吉利带来的GEA平台、电混技术、本地化扩展能力,恰好是雷诺体系没有的那部分。
GEA的核心价值,并不在某一个技术指标,而是在它把新能源的“复杂性”转化成了可以被不同国家、不同产业基础迅速吸收的“通用能力”。
它的架构从一开始就为全球化准备,混动、增程、纯电三种路线在同一平台内自然共存,动力系统、电子电气架构、供应链接口全部模块化设计,使它可以像积木一样在不同国别、不同燃料结构下重新组合。
![]()
对于雷诺而言,GEA的接入并不意味着重启一套新工厂,而是让现有体系获得新能源能力。它既能兼容巴西广泛使用的乙醇燃料,也能把混动、电驱等技术在本地快速落地。这一点对巴西尤其关键,它不需要承受“重建”的成本,而可以在原有工业体系上平稳地过渡到新能源阶段。
换句话说,GEA提供的不是一个平台,而是一套可直接嵌入本地工业结构的“新能源底层框架”。它既是技术方案,也是产业方案。
这就是所谓“落点”的真正含义。不是吉利找到巴西,而是巴西的产业结构出现了一个吉利正好能填补的空位。更深层的意义在于,这是中国车企罕见的以“结构补全者”的角色进入一个国家级汽车工业,而不是以产品竞争者的角色进入市场。
吉利的技术分量
在一个跨国集团与本土巨头林立的市场里站稳,到底凭什么?
靠车型,靠价格,靠渠道?这些都不够。真正让吉利站稳的,是“体系化技术”的分量。吉利过去11年累计超过2500亿的研发投入。这些技术的价值在于,能跨文化、跨市场、跨政策环境被直接使用。
![]()
吉利体系的沉淀不是一年两年形成的。从最早的CMA,到面向全球的SEA,再到如今覆盖混动、增程、纯电的GEA,吉利逐步把平台做到更统一、更兼容,减少重复投入,提高跨国可用性。CMA解决了吉利在国际工程体系中的话语权;SEA让吉利具备了能与全球纯电结构正面对话的能力;GEA则把路线彻底打开,使其不受能源结构和路线分歧的限制。
而供应链迁移能力,是体系能力真正的硬核指标。无论是欧洲的高端零部件体系、东南亚的本地化模式,还是中东的极端环境适配,都让吉利具备了把同一套技术在不同国家“重新落地一次”的能力。
动力体系背后的力量同样重要。HORSE的加入,让吉利具备全球范围内的混动发动机技术能力,加上自主电混、电驱、电控,让动力系统真正从“点状技术”变成“完整体系”。这使吉利能够适配不同燃料和能源结构,在巴西这样的乙醇市场尤其重要。
这些体系能力之所以可信,是因为它们已经在全球不同区域被使用过。EX5在六大洲的运行环境里通过了高温、高湿、高海拔等考验,极氪在欧洲的交付验证了SEA在法规、安全、工程上的完整性。这些验证让吉利的技术从“可用”变成“可靠”,再从“可靠”变成“可复用”。
吉利的全球回声
吉利在巴西的落点,不仅是中国车企全球化的一次突破,更是一种“全球回声”的开始。全球回声的含义是,你过去在不同国家积累的体系能力,会在另一个国家的关键时刻以新形式表现出来。吉利在巴西站稳,正是这些回声的叠加结果。
韩国让吉利进入跨国开发体系;欧洲让吉利的高端品牌获得用户与媒体认可;中东让吉利进入全球能源体系协同;东南亚通过宝腾让吉利的本地化模型被验证;而南美,是吉利第一次以“体系补链者”的身份出现。
这些区域看似彼此独立,实则构成了一个跨越多个国家的体系闭环。闭环越大,体系越稳;体系越稳,选择它的国家越多;国家越多,吉利的全球影响力越强。
![]()
聚焦南美,自2024年10月进入巴西以来,极氪001与极氪X两款高端纯电车型上市仅半年,便跻身巴西高端纯电市场前三,充分展现中国高端新能源品牌的国际竞争力与用户吸引力。
产品只是开始。真正决定巴西汽车工业走向的,是GEA即将实现的本地化落地。当这套平台进入巴西,它带来的不再是一两款新车,而是一整套能够嵌入本地工业结构的新能源底层能力。它会推动供应链从燃油体系向新能源体系平稳迁移,让传统动力和新能源动力在同一工业脉络里实现过渡。
简单来说,极氪的成功证明“中国品牌能卖得好”,而GEA的落地证明“中国体系能被长期使用”。两者叠加,构成了吉利在南美真正意义上的扎根。
巴西不是孤例,它是全球化新阶段的新兴市场。未来,会有更多国家面临“传统体系太重、新能源体系不足”的共性困境,会有更多国家在“重建体系”与“接入体系”的选择中,更倾向后者,而吉利的体系能力会让它自然成为候选者。
巴西选择吉利,是因为它需要一个能承载未来十年的技术底座,而吉利是当下全球最少数“能被完整使用”的新能源体系。
这件事的意义,从来不在于“外国政要站台”。真正的意义是:这是全球新能源时代第一次,一个中国车企以“体系力”“产品力”被一个国家级产业链主动选择。站台只是标志,吉利占位南美,才是真正的开始。
这不仅是吉利的转折点,也是整个中国汽车工业全球化的新阶段。
文/北青汽车时代 亦林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