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signed in China,Assembled in Europe”——当雷诺全新Twingo电车的标签曝光时,欧洲汽车圈直接炸了。
这款被法媒称为“小城之星”的纯电车型,不仅以不到2万欧元(约16.5万人民币)的定价打破欧洲低价纪录,更用一场彻底的“身份反转”,狠狠击碎了“中国制造=组装”的刻板印象。
记得雷总当年那句“世界对中国制造的印象还停留在组装上”的感慨,终于在这辆法国“国民神车”上,有了最响亮的回应。
在欧洲电动车市场,“2万欧元”是一道生死线——低于这个价格才有机会抢占大众市场,可欧洲车企传统的开发模式根本做不到:一款新车从设计到量产至少要4年,研发成本动辄数十亿,再加上欧洲本土的生产和零部件成本,想卖低价还赚钱,简直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雷诺想要破局,只能依赖中国。
![]()
2023年,雷诺在上海紧急成立ACDC研发中心,160人的团队里,150位是中国工程师,仅10位来自法国。没人想到,这支以中国力量为主的团队,用21个月就完成了欧洲同行4年才能干完的活——从方案落地到工程原型车交付,全程快得像开了倍速。可以毫不客气的说,中国研发的速度、成本控制能力,才是Twingo项目能否成功的关键。
这种“中国速度”得益于中国电动车产业的“敏捷开发”逻辑:精简配置减少复杂度,只提供两种版本、四种颜色;复用成熟技术模块,空调、悬挂等直接借鉴现有车型;更关键的是,和中国供应链深度绑定,把开发周期里的“等待时间”压缩到极致。对比之下,欧洲传统车企层层审批的流程,在这场“速度战”里根本毫无胜算。
除了研发,只有中国供应链才能将“低价魔法”玩到极致。Twingo全车46%的零部件采购额来自中国,30家中国供应商直接参与核心协作。核心的电池部分,雷诺采用的是宁德时代的磷酸铁锂电池,这些电池还能从宁德匈牙利工厂直接运到斯洛文尼亚生产线,既符合欧洲产地要求,又省去了进口关税。这种“中国技术+欧洲产地”的组合,让Twingo能够稳稳拿到欧洲电车补贴,欧洲消费者最终到手价甚至可能跌破1.5万欧元。
![]()
可能很多人并不能完全了解Twingo意味着什么,它并不单指一种产品,而是一种新的合作模式,它直接改写了全球汽车产业的协作规则。过去是“欧洲设计、中国组装”,现在变成“法国定概念、中国做研发、欧洲搞生产”。Twingo项目不仅把研发时间大大缩短,还砍了一半的开发投资,这种效率让欧洲车企同行目瞪口呆。
据说雷诺已经计划把日产、达契亚等品牌的多款车型,都交给上海团队主导开发,目标是把周期再压缩到18个月。
这波操作最提气的地方,莫过于对“中国制造”标签的彻底重塑。曾经“Designed by Apple in California, Assembled in China”的字样,刺痛了无数中国创业者——我们出人力出厂房,却只赚最微薄的组装费。但现在Twingo的故事证明,中国不仅能造零件,还能主导研发、定义产品。上海研发中心的工程师们用21个月的努力,让“Designed in China”成为高端制造的背书,而不是廉价的代名词。
![]()
这不是一场“零和博弈”,而是共赢的典范。雷诺靠着中国力量救活了自家的“国民神车”,Twingo作为曾经全球卖出400万辆的传奇车型,如今靠电动化重获新生;中国供应商则通过这次合作,被纳入雷诺全球采购体系,拿到了进军欧洲市场的通行证;欧洲消费者则得到了性价比更高的电动车选择——多方互赢,从来都是中国人的经商智慧精髓所在。
现在再回头看看那些“中国研发行不行”的质疑声音,Twingo无疑已经给出了答案。从宁德时代的电池技术,到上海团队的开发效率,再到遍布整车的中国零部件,中国汽车产业早已不是“组装车间”,而是掌握核心话语权的玩家。雷诺的选择不是偶然,而是全球车企今后的必然——谁能绑定中国的创新力量,谁就能在电动车时代站稳脚跟。
未来的悬念或许是:当越来越多“中国研发”的汽车跑在欧洲街头,当“Designed in China”成为常态,全球汽车产业的格局会迎来怎样的重大变化?
可以肯定的是,那个靠“组装”定义中国制造的时代,已经彻底翻篇了。而Twingo这颗“中国基因的法国青蛙”,只是这场产业变革的开始。
参考引用来源:汽车之家、新华网、雷诺集团官方声明、法国《费加罗报》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