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彭澳丽
近日,第十八届文华奖文华评论奖经过广泛征集、激烈角逐、客观评审,最后以“空缺”告终,引发关注。
文华奖作为舞台艺术领域的政府最高奖,本届首次增设文华评论奖,填补了文艺评论领域奖项的空白。其增设评论奖的初衷,旨在激发艺术评论工作者的热情与创造力,充分发挥文艺评论“引导创作、打造精品、提高审美、引领风尚”的重要作用。
在评委们看来,此届文华评论奖空缺,并非否定当前文艺评论的整体价值,而是权威奖项对高质量评论标准的严格坚守以及对文艺评论工作的重视,也折射出当下文艺评论与引领文艺高质量发展目标间的差距。
据悉,本届文华评论奖征集的106篇初选文章题材广泛,涵盖各艺术门类,整体水平较高,在一定程度上展现了我国艺术评论的活跃度与基本面貌。然而,不容忽视的是,这些文章也存在一些问题。对评委们来说,“挑选若干篇优秀作品比较容易,挑选个别拔尖文章比较困难”。
“参评作品虽整体水平尚可,但普遍存在选题趋同、方法单一、结论缺乏新意的问题。” 某评委表示,大量文章集中于对艺术形式的分析,而对作品思想内涵、时代精神投射以及先进文化建设的关联性阐释则显薄弱;有些文章评论语言在学术圈层内打转,面向公众的普及性与引导性不足;“表扬性”评论居多,而“批评精神”相对匮乏,这使得文章难以产生振聋发聩、引人深思的效果,缺乏能够真正脱颖而出的拔尖之作。
文华评论奖的设立,本身即是对加强和改进文艺评论工作时代呼声的响应。其评选结果不仅关乎荣誉,更是一种价值引领。“此次文华评论奖的空缺体现了主办方和评审专家对文艺评论事业高度负责的态度,以及对提升评论质量的殷切期望。”某评委指出,这种“不凑合”的严谨,恰恰是对文艺评论尊严的最大维护,也是对未来更高水平评论创作的强力激励。
文艺评论,究其根本,是一种依托文艺现象、作品和思潮进行的评价性言说。“文艺评论一方面要引领艺术创作,另一方面则要在艺术作品完成创作后,能够进一步推动创作更加精湛。”某评委表示,优质的文艺评论应当具备启迪性,能够针对特定文艺作品激发思考,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它不仅要能挖掘出创作者未曾言及的深层意蕴,还需引领观众发现作品中那些被忽略的闪光点,进而帮助观众借助评论的指引,真正理解并领悟文艺作品的精髓。”
有评委指出,一篇优秀的评论,导向应正确,立论需客观,观点要鲜明,论据得充分,分析求周详,逻辑必严谨,语言宜生动。评论者需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走进排练厅、剧组等一线,从作品诞生过程中挖掘真问题,同时适当运用通俗表达,让专业观点更加深入人心。
也有评委建议,评论者要以对文艺生态健康发展的责任感,敏锐捕捉行业中违背艺术规律的不良现象,深入研究创作、传播、评价环节的难点、痛点、堵点,并且敢于针砭时弊,对“唯流量”“唯大制作”“抄袭模仿”等乱象及时发声、精准批评,以理性声音净化文艺生态,推动行业良性发展。
在评委们看来,首届文华评论奖的空缺,是一种积极的虚位以待。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广大文艺评论工作者能够以此为激励,更加自觉地扎根时代土壤,贴近创作现场,锤炼评论锋芒,坚守批评精神,努力创作出更多导向正、立论深、观点新、语言活的优秀评论作品。待到下一届文华评论奖开启之时,期盼能看到真正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无愧于文艺评论这一职责的佳作涌现,让文艺评论的车轮与文艺创作的车轮并驾齐驱,共同推动社会主义文艺事业走向更加繁荣灿烂的明天。
来源:中国文化报
![]()
穿梭戏剧艺术的历史空间
徜徉逍遥自得的审美世界
大家一起品评戏
微信ID:lianzhongpingxi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