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作为新生儿内科的护士,我们夜以继日守护着每一位 “早到的天使”。我们深知,早产儿的成长之路布满挑战,每一步都需要格外精心的呵护。为帮助这些小生命闯过成长途中的一道道关隘,我们会全力以赴提供专业支持——而在所有守护力量中,最珍贵、也最强大的生命支持,便是母乳喂养。因此,在今年的“世界早产儿日”,我们想与您深入探讨:对早产儿而言,母乳为何不是“之一”的喂养选择,而是无可替代的“唯一”黄金标准;同时,也为您分享如何科学实现早产儿母乳喂养,让这份天然的守护之力,更好陪伴宝宝健康成长。
01
为什么母乳是早产儿不可替代的“良药”?
![]()
对早产儿而言,母乳不仅是简单的食物,更是一剂 “天然良药”。
早产儿母亲的母乳,是为早产宝宝量身定制的“营养宝库”,其成分与足月儿母亲的母乳存在显著差别。早产儿母亲的乳汁中,蛋白质、脂肪、能量及多种矿物质的含量更高,这种“生物特异性”完美契合早产儿追赶生长的需求,是任何配方奶都无法模拟的。
由于早产儿免疫系统发育不完善,极易发生感染,而母乳能为他们撑起一道强大的“免疫屏障”。母乳中含有大量可被宝宝肠道吸收利用的抗体(尤其是分泌型免疫球蛋白 SIgA)、免疫活性细胞、乳铁蛋白和低聚糖等活性物质,这些物质进入宝宝肠道后,可组成一道坚实的免疫防线,减少或阻断有害物质经肠道进入血液,有效降低早产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败血症等严重疾病的发生风险。这层保护,无论在宝宝住院期间还是出院后,都是他们最重要的健康 “盔甲”。
母乳喂养还能显著促进宝宝大脑与感官发育。母乳中富含的长链多不饱和脂肪酸(DHA、ARA)、生长因子等“聪明营养”,是早产儿大脑和视网膜发育的关键营养素;同时,在袋鼠护理及哺乳过程中,母亲的气味、声音、触觉等刺激,能极大促进宝宝神经系统发育,还能帮助建立牢固的亲子依恋。
对母亲而言,母乳喂养同样意义深远。宝宝每一次吸吮,都能促进母亲子宫收缩,减少产后出血风险;从长期来看,母乳喂养还能降低母亲患乳腺癌、卵巢癌的概率。更重要的是,为早产宝宝分泌乳汁,是母亲在面对宝宝早产的焦虑与无助时,能亲身参与、切实付出的事,这份“可为”不仅能带来强烈的成就感,更是建立深厚亲子情感纽带、增强母亲育儿信心的强大力量。
02
早产儿母乳喂养的科学实践之路
![]()
认识到母乳的重要性只是第一步,如何根据早产儿的生理特点进行科学喂养才是成功的关键。
第一阶段:NICU期间的母乳喂养策略
![]()
这一阶段的核心目标,是帮助母亲获取母乳、维持泌乳,让早产宝宝能持续获得母乳的滋养与保护。即便早产宝宝已转入NICU接受治疗,我们仍建议母亲在自身生命体征平稳后,尽早(最好在产后 6 小时内)启动泌乳刺激。由于早产宝宝通常无法直接实现有效吸吮,使用医用级别吸奶器进行规律泵奶,是目前维持泌乳、获取母乳的唯一有效方式。需遵循“按需泵奶”原则,每2-3小时泵奶1次,每日泵奶次数不少于8次——模拟新生儿自然吸吮的频率,是确保母乳量稳定的关键。
值得特别关注的是,产后最初的几滴初乳,虽量少却意义非凡。即便仅有0.1毫升的初乳,也建议用无菌棉签轻柔涂抹到宝宝口腔内,让其中的免疫活性物质能在宝宝口腔、咽喉部黏膜表面形成保护,这是宝宝出生后获得的第一口“液体黄金”,能为其筑牢早期免疫防线。
即便泵出的母乳量较少,也请务必坚持妥善密封后送至NICU病房。护士会通过鼻胃管,将这份饱含母爱的乳汁安全喂给宝宝,让营养与守护精准传递。此外,我们还积极倡导家长参与“袋鼠式护理”:以模拟袋鼠育儿的方式,让宝宝体表直接接触母亲皮肤。这种亲密接触不仅能帮助稳定宝宝的心率、呼吸等生命体征,还能神奇地刺激母亲的泌乳反射,同时进一步加深亲子连接,让宝宝在熟悉的体温与气味中获得安全感。
第二阶段:从管饲到口喂的过渡
![]()
当宝宝逐渐具备吸吮-吞咽-呼吸协调能力后,我们会开始尝试为其引入经口喂养。初期,宝宝可能因吸吮力不足、容易疲劳,无法长时间进食,我们会手把手指导您识别宝宝的饥饿信号与饱腹信号,请务必依照宝宝发出的行为信号按需喂养——无需为了达到特定的亲喂次数或时长,强迫宝宝额外吸吮,尊重宝宝的节奏才是关键。
同时,我们会根据您的实际泌乳量,给出个性化建议:若亲喂后宝宝仍有饥饿表现,可指导您在喂奶后用吸奶器排空乳房,或通过补充泵出的母乳等方式,确保宝宝摄入充足营养。需要特别提醒的是,从管饲喂养过渡到完全经口喂养,是一个需要耐心的循序渐进过程,请您给予自己和宝宝足够的时间去学习、适应,我们也会全程陪伴,根据宝宝的适应情况及时调整喂养方案。
第三阶段:出院后及纠正月龄6个月内的持续喂养
![]()
宝宝出院并非喂养的终点,而是家庭精细化喂养新阶段的开始。世界卫生组织(WHO)明确推荐,早产宝宝应坚持纯母乳喂养至纠正月龄6个月。在此阶段,无需为宝宝额外添加任何食物或水,您的乳汁已能完全满足其生长发育所需的全部营养。
不过,部分极低/超低出生体重儿在全母乳喂养基础上,可能仍需额外营养支持。此时医生可能会建议在母乳中添加“母乳强化剂”——您可将其理解为优质母乳的“营养加强针”,核心目的是帮助宝宝更好地实现追赶生长,绝非否定母乳的核心价值,反而能让母乳的滋养效果更贴合特殊宝宝的需求。
请务必遵医嘱,定期带宝宝返回新生儿随访门诊。我们会在纠正月龄的关键节点,通过测量身长、体重、头围,结合喂养行为评价等方式,为宝宝进行全面营养状况评估,及时发现并指导解决喂养中的问题(如生长迟缓、喂养不足或过度等),为宝宝的追赶生长保驾护航。
03
超越6个月:持续母乳喂养的深远价值
![]()
当宝宝纠正月龄满6个月后,母乳喂养不应停止,而应与科学添加的辅食并行,建议持续喂养至2岁及以上。需特别注意,辅食添加的核心是“补充”而非“替代”:辅食可针对性补充母乳中相对不足的铁、锌等营养素,尤其是需优先添加富含铁的泥糊状食物(如强化铁米粉、肝泥、肉泥等),以有效预防缺铁性贫血;但在此阶段,母乳仍是宝宝能量与优质营养的重要来源。
而对于闯过无数难关的早产宝宝,持续的母乳喂养可以继续为他们提供宝贵的免疫因子和情感安全感,帮助他们更好地应对外界环境的挑战,促进神经心理发育。
04
我们与您同行:构筑全方位的支持系统
![]()
我们深知,早产儿母乳喂养之路往往充满艰辛。您可能会面临奶量不足、宝宝吸吮困难、自身身心俱疲等挑战,但请记住:您并非独自战斗。新生儿科医生、护士及专业泌乳顾问是您的坚实后盾,无论遇到何种喂养问题,均可随时咨询我们,获取个性化指导。
若您出现自身奶量暂时不足的特殊情况,经过严格筛查与巴氏消毒的捐赠母乳会是第二选择,其营养与免疫价值能为宝宝提供近似于亲母母乳的保护。此外,宝宝出院时,我们会邀请您加入早产儿家庭支持小组——在这里,您能接触到有相似经历的父母,彼此倾诉困惑、分享经验,在相互鼓励中抚平内心不安,共同坚定母乳喂养的信心。
![]()
每一位早产宝宝都是一个生命的奇迹,而每一位选择并坚持母乳喂养的早产儿母亲,都是守护这个奇迹的最勇敢的战士。在这个早产儿日,让我们共同许下承诺:理解、支持并全力推进早产儿的母乳喂养。因为每一次用心的泵奶,每一次温暖的拥抱,每一次耐心的哺喂,都是在为这些“早到的天使”,铺设一条通往健康未来的最坚实、最温暖的桥梁。
文 | 刘宇然、郭立涛
编辑 | 宣传中心 郝洁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