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癌症家族中,胰腺癌因恶性程度极高、进展迅猛、生存期短而被称为“癌王”。许多患者从确诊到生命终结,往往只有短短数月。这种“无计可施”的无力感,曾是临床诊疗中的常态。
如今,这一局面正被一点一点打破。今年11月20日是世界胰腺癌日,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副院长、中国胰腺病学会科普与健康传播分会主任委员沈柏用教授接受采访时表示,对抗胰腺癌,医生的使命绝非局限于完成一台手术,而是要为患者构建起从早期诊断、精准治疗到全程关怀的完整“生命防线”。
![]()
从“不可切”变为“可切”
面对素有“癌王”之称的胰腺癌,尤其是在晚期患者生存期短的严峻挑战下,如何实现精准诊疗的突破?瑞金医院胰腺疾病诊疗中心正通过深度融合多模态研究,打造出一条延长患者生存期的“中国路径”。
所谓“多模态”,绝非技术的简单堆砌,而是一套贯穿诊疗全程的“组合拳”。首先,在诊断层面,团队正在整合高通量基因测序、先进的影像组学及液体活检等多技术方案“喂养”AI大模型,为胰腺癌的早期诊断积累经验和数据。机器学习和总结后给出建议,如同为医生装上了多维望远镜,不仅能更早、更准地发现病灶,还能精准描绘出肿瘤的分子分型和生物学特性,为后续“量体裁衣”式的治疗奠定基石。
其次,在治疗层面,团队规范了开腹手术为主,腹腔镜、机器人微创手术为辅,“精准切除和确切淋巴结清扫”为核心的外科治疗理念。同时,协同新辅助化疗、靶向治疗及免疫治疗的多学科综合治疗体系(MDT)。对于部分局部进展期患者,通过新辅助治疗先行,半数患者能够有效实现肿瘤降期、微转移控制,将“不可切除”胰腺癌转化为“可切除”,显著提高了该期患者的R0切除率(手术切缘无肿瘤残留),进而提高了手术根治率和5年生存率。
这一切都有赖于强大的临床数据库与生物样本库支撑。沈柏用团队正在牵头建立的“中国人群胰腺癌多模态全息数据库”,通过系统性地收集、分析与随访中国患者的数据,能够不断优化治疗策略,并将成功经验转化为可推广的临床路径。
![]()
从“一刀切”迈向“个体化”
从“精准诊断”到“个体化综合治疗”,再到“数据驱动持续优化”,这个闭环模式对胰腺癌的治疗有何影响?今年4月,由瑞金医院沈柏用牵头发布《胰腺癌系统治疗亚洲专家共识》,推动胰腺癌诊疗从“一刀切”向精准化、个体化转变,并紧密结合亚洲地区的医疗实际。
改写亚洲患者的治疗结局,关键是要充分考虑亚洲各国经济发展不平衡、医疗资源分布不均、患者身体耐受度差异的现实情况。例如,在药物推荐上,共识创新性地兼顾国际前沿方案与亚洲广泛使用且疗效确切的传统药物(如口服药S-1),提出“因地制宜”的治疗策略,以确保不同经济和身体条件的患者都能获得适合的治疗。
在此基础上,共识进一步追求治疗的“精准”。它首次明确推荐对晚期患者进行全面的分子检测,绘制肿瘤“基因身份证”,以精准指导用药,从而提升治疗效果,延长患者生存期。
破解国人基因密码,立体攻坚“癌王”
精准的策略,最终需要融入一个完整、协同的治疗体系才能发挥最大效能。共识强调根据疾病分期“分期施策”制定全身性治疗方案,同时通过多学科专家协作,为患者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
我国胰腺癌患者存在与西方人群不同的基因变异特征。基因组学研究报道显示,虽然KRAS仍是最主要的驱动突变,但其在中国人群中的总体发生率略低于西方,且突变亚型分布存在差异。此外,中国患者的胚系突变谱也呈现出自身特点。这些发现为制定适合中国人群的精准诊疗方案提供了关键科学依据。
破解基因密码仅是第一步,如何将其转化为克敌制胜的临床武器?团队正通过系统构建胰腺癌“基因身份证”体系来回答这一问题。该体系不仅整合基因突变信息,更突破性地引入蛋白质组学数据。团队在《自然·医学》发表的重要研究中,全球首次鉴定出NDUFB8和CEMIP2两个能够预测化疗敏感性的蛋白标志物。其中,NDUFB8低丰度的患者对吉西他滨化疗更为敏感,这项发现直接解决了“Who and How”,即“谁对何种化疗敏感”的临床难题。
当前,团队在新药研发、老药新用及肿瘤疫苗三大前沿领域取得的原创性成果,为征服这一疾病带来了全新的“武器库”。
基于对KRAS这一“恶魔基因”的深刻认知,团队在细胞治疗领域实现了精准打击。针对最常见的KRAS突变,团队成功分离出世界首例能够特异性识别KRAS G12V突变的高亲和力T细胞受体,并据此开发了全新的TCR-T细胞疗法,为攻克这一“不可成药”的靶点提供了全新武器。
除了开发全新的精准武器,团队还通过“老药新用”的策略,为改善肿瘤微环境找到了破局之钥,比如,他们发现降脂药瑞舒伐他汀能有效抑制胰腺癌进展。而在治疗性突破之外,团队更将目光投向了利用疫苗技术主动防御、根除肿瘤的探索,目前已成功开发出针对胰腺癌的单靶点mRNA疫苗,并已进入临床一期试验。首例接受该疫苗治疗的晚期患者,肿瘤显著缩小31%,其无进展生存期与总生存期均远超常规治疗平均水平。
新民晚报
特约通讯员:吉双琦
记者:左妍
编辑:韦嘉维 沈佳灵
编审:周春晟 戴慧菁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