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无醇葡萄酒迎来风口期”“无醇酒饮杀进酒桌”“无醇葡萄酒市场起飞”......最近几年大大小小的酒类媒体纷纷对无醇酒饮进行积极报道,不少业内人士也都表现出“看涨”的观点。这不免让人产生无醇酒类能够拯救有醇酒类的期待,难道中国人集体戒酒去喝无醇了吗?
宏观上的形式一片大好,微观上却有太多没找到答案的问题。如果说无醇葡萄酒是没有酒精的葡萄酒,那在喝的时候还需要在乎风土吗?无醇葡萄酒会选择什么质量等级的葡萄原料呢?相比简单易饮的果香型葡萄酒,无醇有着更复杂的工艺成本,那价格要如何定位呢?
一切关于无醇葡萄酒的探讨都要从一个问题开始。
无醇葡萄酒算酒吗?
这个问题大概是每个第一次接触到无醇品类的酒友,都要思考一番的问题。
面对这一新品类的流行,连官方都在不断摸索调整。上周四一条国际新闻报道,欧盟最高法院裁定“无酒精饮料不能以‘金酒gin’的名称销售,因为欧盟法律将该术语专门保留给酒精含量至少为 37.5%的烈酒。”这项规定否认了“无醇金酒”的合理性。
但欧盟对“无醇”这个词在葡萄酒方面的应用更加宽容。目前已官宣的欧盟葡萄酒新规中,给了三个明确的标签:
“无酒精”(Alcohol-free):酒精度不超过 0.5% vol;
“0.0%”:酒精度严格控制在 0.05% vol 以内,可以说“近乎完全无醇”;
“低酒精”(Alcohol-light):酒精度高于 0.5% vol,但必须比这款酒“脱醇前”的最低酒精度低至少 30%。
国内早在2021年新发布的《饮料酒术语和分类》中也明确了脱醇葡萄酒的定义:
3.4.20脱醇葡萄酒 de-alcohol wines
采用葡萄或葡萄汁经全部或部分酒精发酵,生成酒精度不低于7.0%vol的原酒,然后采用特种工艺降低酒精度的葡萄酒。
3.4.20.1低醇葡萄酒partly de-alcohol wines
酒精度为0.5%vol~7.0%vol的脱醇葡萄酒
3.4.20.2无醇葡萄酒 non-alcohol wines
酒精度小于0.5%vol的脱醇葡萄酒
国内也好国内也罢,大家对无醇葡萄酒的共识都是“先发酵后脱醇”。还在征求意见过程中的《葡萄酒质量要求(报批稿)》(预计将替代旧版 GB/T 15037-2006《葡萄酒》)也是在现有基础上强调“先发酵”的属性。所以只要叫“酒”就必须经过发酵这一步,否则你可以叫“汁”、叫“水”,就是不能叫酒。
可事实上我们买到的无醇葡萄酒是脱醇的酒还是直接压榨的汁呢?
有很早进入这一赛道的酒商曾在采访中表示,“目前我们能在市面上看到的‘无醇葡萄酒’,不管是线上还是线上渠道,可以说90%其实都是葡萄汁产品。”这个数字可能还说保守了。
随便打开电商平台搜索无醇葡萄酒,有不少明明宣传页写着“无醇葡萄酒/起泡酒”,详情页中有悄咪咪注明工艺是压榨后直接杀菌装瓶。
![]()
关于无醇葡萄酒,我们特意去请教了葡萄酒大师邢威老师。邢老师提醒我们一定要把定义搞清,同时也给出了三个提到无醇不可忽略的问题。
首先,酒精对酒的重要意义不言而喻。在一瓶酒里,成分含量比例排名前三的依次是水、酒精、甘油,酒精作为溶解剂,有助于香气的稳定挥发。其次酒精并不只是乙醇,因此脱醇的过程当然也脱掉了包括乙醇在内的所有醇。实际上在一瓶酒的化学反应中,醇和酸在一起会生成酯,那短链酯、长链酯都是酒里的香气担当。酒精本身也承担着提升口味的作用,包括它的甜感、辣感。
尽管邢老师一再跟我们说明他暂时还不了解脱醇的工艺细节,但可以确定的是“脱醇不会给酒增加什么,却一定会减少”。
真正的无醇葡萄酒不仅多了一道做减法的脱醇工艺,还注定增加了生产成本,有国外生产商甚至还在苹果酸乳酸发酵以及橡木桶陈年后再进行脱醇。
目前,生产过程常用的脱醇办法有真空蒸馏法、反渗透法、旋转椎体柱技术等等,不必费心这些方法具体怎么操作,但需要知道的是最简单的脱醇办法用最便宜的设备,一条生产线价格至少小二十万。
![]()
这......百十块钱一瓶的“无醇葡萄酒”得卖多少瓶啊。曾有经销商在采访中表示,“在国内,价格越低,无醇酒越能顺利动销。”看来大多数消费者会默认将无醇产品归类为饮料,那与其让无醇在酒类中当个低价产品,不如换到饮料赛道包装成高端葡萄水。
未来无醇葡萄酒真的会发达吗?
2023年,全球无酒精和低酒精饮料市场价值达到约130亿美元,较2018年增长62%。北美市场无酒精饮品占所有无/低酒精品类销量的65%以上,其中无醇葡萄酒增速高于传统酒精饮品。有机构预测,全球无醇葡萄酒2025-2031年复合增长率将达到18.70%。更是有欧洲国家零售渠道的无醇葡萄酒销量呈54%增长。
毋庸置疑,全球无醇葡萄酒市场正处于高速扩张期。
海关的进口数据也确实印证了无醇葡萄酒的迅猛增长,就今年上半年而言,包含无醇葡萄酒在内的其他无酒精饮料的进口量为1.55亿升,同比增长5.17%。进口额5.41亿美元(约合人民币39.21亿元),同比增长26.94%。与此同时,葡萄酒进口量约为1.14亿升,下滑12.67%。进口额约7.1亿美元(约合人民币51亿元),同比下降0.13%。
尽管在复杂的市场中,这样的对比并非绝对准确,但数据所表现出的趋势仍不免让人深思,这无醇葡萄酒不就是下一个商机吗?
![]()
前不久,小皮老师在自己的公众号发表了一篇关于无醇葡萄酒的文章(感兴趣的朋友们自行前往阅读),其中有一段论述讲明,无醇葡萄酒的价值和意义要在国内外不同饮酒习惯下要区别看待。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提醒,相比较而言,国外的葡萄酒文化更加成熟,才会在吃饭饮酒、品酒社交等基础需求上附加“无/低酒精”的健康需求。
而在国内,喝无醇葡萄酒的场景大多是,喝不惯葡萄酒的人想要喝葡萄酒的仪式感、应酬的人不能喝酒又不得不喝酒,这些同样是基于国内葡萄酒文化衍生的需求。我们如果对健康有要求,那中医养生的办法可比“给酒脱醇”多。
对喜欢喝酒的人来说有那么多种酒可以喝,不喝酒的时候还有玲琅满目的奶茶果茶蔬菜汁。也许会有越来越多的人喝无醇葡萄酒,但这个市场永远不会比葡萄酒的市场更大,这个细分赛道也注定更挤更难。
邢老师说,他会把无醇当成低端市场创新,但他认为不可能取代精品和高端市场。“这是个从0到1的新市场,但未必会成为大市场。”
关于无醇葡萄酒的未来发展如何的问题,AI豆包是这样回答的:无醇葡萄酒正迎来历史性发展机遇,在经济增长、健康意识提升、年轻消费崛起、人口结构变化的多重催化下,将成为中国葡萄酒市场的新增长极。预计到2030年,市场规模将突破300 亿元,与传统葡萄酒形成差异化互补格局,值得消费者、投资者和从业者共同期待与关注。
而我作为一个爱喝酒的人类,对人工智能的回答持保留态度。
文中部分图片源自Unsplash
![]()
乐酒客诚邀全网「酒圈文豪」前来投稿:
如果你潜伏葡萄酒行业已久,对进口酒、国产酒、关税、政策等等趋势与小道消息有所观察;
如果你在葡萄酒市场沉浮多年,对线上线下不同渠道、消费群体购买行为习惯、品牌数据另有解读;
如果你喝遍全球多个产区,对风土、酿造工艺、文化旅游、餐饮文化有独特视角;
乐酒客编辑部欢迎各位带着倾心之作前来投递!
思考要深、文笔要简、信息要热、内容要独,我们稿费奉上~
文章将发布于乐酒客公众号;
原创首发,严禁抄袭或一稿多投;
优秀作者可获邀参加行业展会、大师班等线下活动;
编辑有权对稿件进行适当修改,重大调整将与作者确认;
可进行长期投稿合作。
联系方式:Lsyjmlqs(微信)
hr@21food.cn(邮箱)
LOOKVIN ARTICAL
往期内容回顾
刷新认知!AWSA中国顶尖白...
杯卖酒价格疯涨...
完全参展酒庄抢先发布...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