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全新的全球学术地图正在我们面前展开——浙江大学以55个上榜学科的惊人成绩,成为全球覆盖面最广的高校,甚至超越了哈佛、牛津等世界名校。
11月18日,2025软科世界一流学科排名正式发布,这份被教育界称为“学术硬通货”的榜单一经公布,立刻引发全网热议。让人惊喜的是,中国内地高校表现亮眼,以3747次的上榜总次数稳居全球第二,21个学科更是问鼎世界第一。
01 排名透视,中国高校群星闪耀
今年的软科排名涵盖了全球92个国家和地区的2000余所高校,对近2万个学科点进行了全面评估。浙江大学以55个上榜学科成为全球第一,清华大学和中山大学紧随其后,上榜学科数均为52个。
![]()
打开百度APP畅享高清图片
细看这份成绩单,中国高校的进步有目共睹:
清华手握7个全球冠军学科,包括机械工程、电力电子工程、化学工程等硬核领域。
上海交大的生物医学工程和船舶与海洋工程双双夺冠。
武汉大学的遥感技术连续9年稳坐全球头把交椅,展现了持久的学术统治力。
而今年的“黑马”非湖北省莫属——全省18所高校的217个学科上榜,14个学科冲进全球前十。用一位网友的话说:“湖北这是要承包中国高教半壁江山的节奏啊!”
区域表现同样可圈可点。福建省有9所高校的109个学科上榜;重庆市10所高校的102个学科入选——中国高校的多点开花态势已经形成。
02 排名背后,软科到底在排什么?
看到这里,你可能好奇:这个被疯传的排名,到底凭什么这么权威?
![]()
软科的评判标准确实硬核——它不看校园美不美,食堂好不好吃,而是纯看学术实力。
评价指标包括:诺贝尔奖、菲尔兹奖的校友和教师数量(合计占30%权重)、高被引科学家数量(占20%)、在《自然》《科学》上发表论文数(占20%)、国际论文收录数(占20%),以及师均学术表现(占10%)。
简单说,这就是一场学术实力的全面比拼。一位教育界人士打了个比方:“如果QS排名是大学的综合素质评价,那软科就是纯粹的学术能力测试。”
不过,这种评价体系也使得理工科强校在排名中表现尤为突出,而偏重人文社科的院校则相对不利。这提醒我们,任何排名都有其侧重点,需要理性看待。
03 排名之外,高校生活的另一面
就在软科排名发布前一个月,另一份关于大学的榜单——2025软科中国大学生满意度调查结果同样值得关注。
这项覆盖国内2818所高校、回收近15万份有效问卷的调查显示,83.5%的学生对大学学习生活感到相对满意。
![]()
有趣的是,在这份满意度榜单上,南方科技大学表现抢眼,在“学校环境优美”、“宿舍条件舒适”等6个项目上摘得全国桂冠。有学生调侃:“南科大的宿舍安装了升降式花洒,这条件堪比五星级酒店了!”
而上海交通大学在“校内购物便利、价格合理”等项目上位居全国第一,东北农业大学则拿下了“学校食堂食物选择丰富、价廉物美”的榜首。
这两份榜单一起,正好勾勒出了中国高校的两个重要维度:一个是硬的学术实力,一个是软的生活体验。
04 排名之用,我们该如何看待?
对于正在择校的学生和家长来说,软科排名确实提供了宝贵参考。
一位资深升学顾问分析:“对于目标明确、要走学术路线的学生,软科排名直接反映了学校的科研实力。但如果你更看重校园体验和综合培养,那可能需要平衡看待各种排名。”
确实,教育的价值从来不止于冰冷的数字。
有网友说得中肯:“排名只是参考,不是标准答案。能在适合自己的环境中成长,才是最重要的教育。”
另一位今年刚参加工作的毕业生补充道:“企业招聘时确实会看学校背景,但更看重个人能力。我们团队既有名校毕业生,也有普通学校但能力很强的同事,大家的成长路径各不相同。”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