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8日,中央歌剧院剧场内掌声如潮,”声韵和鸣”世界经典作品音乐会——青年艺术人才培养计划成果汇报演出在此上演。这场由指挥家杨洋执棒,中央歌剧院歌剧团、合唱团、交响乐团共同呈现的音乐会,全面展示了中央歌剧院实施青年艺术人才培养计划以来的丰硕成果。
![]()
音乐会曲目精心编排,上半场以室内乐重奏为主,铜管五重奏《第二号丹戎舞曲》、长号六重奏《布鲁克纳风格的练习曲》等作品,展现了青年演奏家们的精彩配合。下半场则精选了《茶花女》《卡门》《游吟诗人》《托斯卡》《图兰朵》等经典歌剧选段,歌唱家们用精湛的演唱赢得了观众的热烈掌声。
![]()
在文化和旅游部支持下,中央歌剧院于2025年启动了为期三年的“青年艺术人才培养计划”,通过整合国内外优秀行业专家资源,对院内歌剧团、合唱团、交响乐团等业务部门青年业务骨干进行了密集、专业、具有针对性的系统培训。本场音乐会作为该培养计划的集中汇报,以“声韵和鸣”为主题,旨在突出歌剧艺术人才在业务中的高度融合性。
![]()
“这场演出综合了很多不同风格、不同时期的作品,这是一次综合性的汇报演出。”中央歌剧院交响乐团团长石鑫介绍说,在演出前一天,中央歌剧院交响乐团青年管乐人才培养子计划成果汇报演出也在中央歌剧院上演。这两场音乐会,既是“青年艺术人才培养计划”学习成果的检验,也是中央歌剧院艺术传承的生动体现。“整个培训持续了一个月,从演奏理念到音乐处理方法,交响乐团的团员们都有不少进步。通过密集的重奏排练,重点加强了大家在合作中的共性和统一度。”
![]()
中央歌剧院女高音阮余群从演员角度分享了培训的收获,“我们从今年上半年就已经启动了人才培养计划,结合具体演出剧目,有针对性地对需要演员做了细致的培训安排。”她动情地表示,“对年轻演员来说,这样的平台很难得,把老师请进来,让他们有机会跟世界级的艺术家交流、学习。我能感受到他们对学习的珍惜,那种积极向上的状态非常打动我。”
在经典旋律的鸣响中,观众们见证了我国歌剧事业新生力量的茁壮成长。阮余群认为,这场音乐会不仅是展示平台,更体现了中央歌剧院对人才培养的重视。“这是一种传承,今晚的演出是年轻演员们学习之后交出的一份重要答卷。我相信,这只是一个起点,未来这些年轻演员一定会成为歌剧之星,在国家歌剧舞台上继续传承、发光。”
摄影:卢旭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田婉婷
编辑/刘忠禹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