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喽大家好,今天我们来聊聊当中日交锋的局势逐渐升温下,国际社会的目光纷纷聚焦于美国的反应,这个长期以“超级帝国”自居、与日本缔结同盟关系的国家,会如日本预期般全力支持吗?答案却超出了多数人的预料,甚至让一亿多日本民众感到刺骨的寒意。
俄罗斯安全会议秘书绍伊古此前对高市早苗政府的评价,在此刻显得格外尖锐:日本已不再是美国的盟友,而是彻底沦为其附庸国。这一判断是否准确?美国的实际行动或许就是最好的证明。
11月17日,日本防卫省发布的一则消息引发广泛关注:部署在驻日美军岩国基地的中程导弹系统“堤丰”,已在局势敏感之际完成撤离。
对于熟悉这款武器的人来说,其战略意义不言而喻,该型导弹最大射程可达2500公里,若从岩国基地发射,向北能纵贯中国东北全域,向西可覆盖至四川盆地,对中国国家安全构成的威胁清晰可见。
![]()
此前中国与俄罗斯曾就该导弹系统的部署多次提出严正抗议,要求美军撤离,但美方始终态度强硬,拒绝让步。
可偏偏在日本最需要美国展现“同盟力挺”态度的时候,美军却毫不犹豫地撤走了这一关键装备。这种前后矛盾的举动肯定存在一定道理。
![]()
要知道“盟友”关系的核心本应是相互支撑,可美国的选择却暴露了美政府真实逻辑:一旦面临潜在风险,美国优先考虑的永远是自身利益,而非所谓的“盟友”安危。
历来只有附庸为核心力量付出的道理,从未有核心力量为附庸主动承担风险,这道理正被美军的撤离行动赤裸裸地呈现在一亿多日本民众面前。若未来日本贸然介入台海局势,美军是否会重演“见死不救”的戏码?答案似乎已不言而喻。
![]()
![]()
在美军撤走导弹的同时,美国驻日大使格拉斯成为特朗普政府中唯一公开“支持日本”的官员。但仔细观察便会发现,这种“支持”更像是一场敷衍的表演。
他所有的表态均发布于个人社交媒体账号,而非美国驻日本大使馆的官方平台。这种渠道选择本身就充满了微妙的信号。
![]()
格拉斯的第一次表态颇具讽刺意味。他写道:“美国的圣诞节仿佛提前到来,感谢中国驻日大使与驻大阪领事,正是你们的行动让美日同盟关系更加稳固。”
这番话的潜台词十分清晰:他将中国的正常外交回应曲解为“过度反应”,并认为这种“反应”恰好能迫使日本进一步依赖美国。
彼时的日本正处于如临大敌的紧张状态,美国大使却用“圣诞节提前到来”的表述传递出幸灾乐祸的态度。
![]()
在他眼中,日本的经济受损、外交困境都无关紧要,核心是日本对美国的依赖程度加深,未来会更加“听话”。
不久后格拉斯发布了第二次表态,语气虽更为严肃,内容却依旧缺乏实质支撑。他在个人社交媒体上宣称“美日同盟坚定反对台海现状被改变”;
并附带了一张高市早苗与特朗普在美国“华盛顿”号航空母舰上的演讲照片。此前特朗普访问日本时,曾与高市早苗共同前往停泊于横须贺军事基地的“华盛顿”号航母。
![]()
可如今格拉斯选择的“挺日”方式,并非推动航母实际行动,而是发布一张过往的照片。很难相信他真的认为一张照片就能对中国形成威慑;
但从美国的利益角度看,这种方式无疑是成本最低的“支持”,既表面上回应了日本的期待,又无需付出任何实际代价,所谓的“同盟情谊”,在此刻显得格外廉价。
![]()
如果说格拉斯的“隔空挺日”还带有一丝伪装,那么特朗普的表态则彻底撕下了美国对“盟友”的虚伪面具。
当记者就中日交锋事件询问特朗普的看法时,他毫不掩饰地表示:“部分盟友不能算作真正的朋友,他们从美国获取的利益甚至超过中国。”
这番话虽未直接点名日本,但其指向性已十分明确,在特朗普眼中,日本所谓的“盟友”身份,本质上是“占便宜”的借口,而非需要真心维护的伙伴。
尤其结合此前美军撤走导弹、格拉斯仅用照片“表态”的举动,现在来看特朗普的言论更像是对日本的直接警告:若日本执意跟随美国的战略,最终只能自食其果,美国不会为其承担任何责任。
台海局势尚未出现实质性冲突,美国对“盟友”的真实态度已通过一系列行动充分暴露。对于日本民众而言,若仍未认清“附庸国”的本质;
甘愿继续充当美国在亚太地区的“棋子”,甚至为美国的战略利益付出代价,最终只会陷入更被动的境地。毕竟从历史到现实,美国从未真正为“附庸”的安危负责,这一点,值得每一个日本民众深思。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