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是一种语言,不需要翻译,却能让全世界听得懂。法国哲学家米歇尔・塞尔曾揭示,化妆品一词源于希腊语“kosmos”,意为天穹、星辰与行星的和谐运动,这恰是欧莱雅《美之道:解码美的本质》(以下简称《美之道》)一书的思想注脚。
![]()
![]()
《美之道》中国首发
2025年11月6日,在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这部凝结欧莱雅中国28年深耕中国美妆市场智慧的首部美的经济社会学专著中国首发,不仅为美妆产业立起了“美即生产力”的新标杆,更以东方智慧重构了美在社会经济中的价值坐标。
1997年,欧莱雅初入中国市场时,国内美妆行业尚处于“功能满足”的初级阶段,消费者对护肤品的期待停留在基础保湿,对彩妆的认知多限于“特殊场合修饰”。彼时,欧莱雅带着“让每一位中国女性都拥有一支口红”的梦想,从巴黎远道而来,却并未急于输出品牌,而是先做“倾听者”。深入北上广深的街头巷尾,也走进三四线城市的美妆柜台,记录中国消费者对“美”的朴素期待。有人希望护肤品能兼顾东方肤质与本土气候,有人渴望彩妆能传递含蓄又鲜明的东方审美,还有人期待“美”能不止于外表,更成为自信的底气。
28年间,这份“倾听”沉淀为深刻的本土化洞察。当中国化妆品市场突破万亿规模,成为全球第一大消费市场,当消费者从“性价比优先”转向“心价比追求”,从“悦人而容”转向“己悦而容”,欧莱雅中国不仅见证了这场“美的进化”,更深度参与其中。如今,中国已成为欧莱雅集团全球第二大市场,欧莱雅也成为中国第一大美妆集团,这份成就的背后,正是其始终将“美”与中国社会的文化脉络、经济发展紧密绑定的长期主义哲学使然,而《美之道》,便是这种哲学系统性凝练后的升华。
![]()
解码“美”的多维价值
作为一部横跨文化艺术、经济学、社会学的专著,《美之道》打破了传统美妆书籍“产品手册”的局限,以“美是核心生产力与消费力”为核心,用四个完整的篇章搭建起从本源探索到价值落地的完整逻辑链,为读者清晰展示“美之道”的脉络。
在第一篇章“美是文化的年轮”中,书籍追溯美作为文明符号的传承脉络,从埃及艳后对植物精油的运用,到中国古代“气韵生动”的美学思想;从敦煌壁画中飞天的彩妆痕迹,到当代年轻人汉服妆容里的文化自信。《美之道》用这一章表明:美,超越时间与空间,是人类亘古不变的追求。
“美成就幸福生活”篇章则聚焦个体价值,用鲜活案例诠释美对人的赋能。在理肤泉品牌的发源地,法国南部的理肤泉小镇,每年接待全球不计其数的拜访者们,为他们提供卓越的皮肤康养服务,缓解外在皮肤问题、增强内在自信;2025年欧莱雅提出的“新龄美”理念,旨在探寻“美”在长寿时代的全新价值与多维势能,携手各界共创一个年龄包容的美好未来。
本书的核心篇章“发现美丽新势能”,将“美”锚定为一种核心生产力与消费力。欧莱雅不仅让人变美,更为社会创造“美”。数据显示,欧莱雅中国直接或间接提供超33万个就业岗位,1个岗位能带动其他领域新增20个岗位,是中国全行业平均就业乘数的8倍。2023年其62%销售额来自线上,背后是5000万件包裹的数字化运营能力与100%员工数字化培训的组织进化。美妆行业正是这样一座桥梁,既创造美的个体自信,更以创新就业与数字基建等经济拉动效应,成就繁荣共生的时代之美。美,是经济向善而行的内在力量。
同时,该章深度剖析了美妆产业十大趋势。例如,“他经济”崛起,2024年男士护肤品社交媒体讨论量同比增246.47%;银发消费破圈,2024年4月银发美妆交易额达441.38亿元;AI皮肤诊断落地、绿色萃取技术应用等产业趋势研究结果,清晰展现出美妆产业从规模庞大到内在强大的转型,而“科技+文化”正是核心驱动力。《美之道》所包含的中国美妆前沿发展趋势的洞察与研究,不仅是欧莱雅多年经验的总结,更为整个中国美妆产业提供了高质量发展的参考,这远超企业手册的范畴,而是以前瞻视野和实战方法论,赋能全行业把握未来,共同推动产业从“大”到“强”的升级。这正是欧莱雅作为行业一员,所秉持的开放、引领与共荣之心。
最后一个篇章“美是文明间的使者”将目光升维至全球视野,呈现“美”在国际和文化交流中的重要作用。以艺术家徐冰为欧莱雅创作的《英文方块字书法:BEAUTÉ》为例,“BEAUTÉ”(法语“美”)以汉字结构呈现,东西方美学在笔墨间交融;2024年中法建交60周年之际,欧莱雅打造“浴火重生——巴黎圣母院增强现实沉浸式展览”,让中国观众借科技感受法国建筑之美。时空的另一面,欧莱雅在“千年瓷都”景德镇龙珠阁的文化活动,同样让东方美学走向世界,这正契合了费孝通“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的愿景。
![]()
“美之道”的长久践行
“美之道”不是欧莱雅突然提出的概念,《美之道》更不是纸上谈兵的理念阐述,这背后,是欧莱雅在中国近30年不断创造美、传播美、普及美的一线经验。
美是人类亘古不变的追求,更是推动世界向前的深层力量。马塞尔·普鲁斯特曾说:“美不是被创造出来的,而是被唤醒的。”在美育实践上,欧莱雅早在1998年便赞助赵无极绘画六十年回顾展,此展浓缩了赵无极六十年艺术生涯,完整展现其如何将东方写意精神融入西方油画,开创出一条跨越文化的抽象绘画之路。此后近30年间,欧莱雅普及美的实践,始终与深耕中国市场的脚步并行。在大众的文化艺术需求日益增长的当下,2025年,欧莱雅与中国国家博物馆合作推出的“美之道·循径至美”文化项目。在国博这个中国文化艺术的高地,欧莱雅打造了史无前例的线下“美之道”导览路径与“线上小程序交互”双线并行的创新模式,打破馆内各展览之间的物理界限,观众可以在这条虚实结合的路径中,随时随地接触美、感受美。正如兰珍珍所说:“‘美’不应该成为奢侈品,我们希望激发人们在生活的每个角落、每个瞬间,与美相遇、与美共振,实现‘美之道,人人都知道’。”
在产业引领上,《美之道》提出的“美即生产力”,为美妆行业唯功效论、流量至上的内卷困局提出了一个破解思路,将产业价值从单一商业利润拓展至社会综合效益。欧莱雅2019年实现运营设施100%使用可再生能源,比全球目标提前6年;欧莱雅在中国95%的供应商都已申请CDP和EcoVadis认证;“美丽事业,美好人生”项目11年赋能1.3万名中国城乡困境女性,实现80%的就业率。这些实践证明,美妆企业可通过商业行为实现环保、公益与文化传播等多重价值。
从全球美妆产业视角来看,《美之道》的价值远超一部专著本身。它为行业提供了价值共创的新范式,证明美能成为高效生产力,推动商业与社会共赢。对中国美妆市场而言,对中国美妆市场而言,该书既是‘镜子’,映照出行业从学习借鉴到自主创新的发展历程;更是‘灯塔’,指引以文化为根、科技为翼的未来。
当美不再是装饰品,而是生产力;不再是少数人的特权,而是人人可拥有的日常力量,美妆产业便真正实现了从商业到社会的价值升维。而欧莱雅中国,正以这份美之道,引领全球美妆产业走进“美美与共”的新时代。
(作者:老郭,中国香妆融媒体内容主笔。中国香妆融媒体发布本文只是为了传递更多的讯息,不代表任何有倾向性的投资意见或市场暗示,仅供行业参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