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山野闯入者王汝琴:ITRA表现分839,我只用了两场比赛

0
分享至


作者丨灰兔

图片丨受访者提供

2025年,中国越野跑圈迎来了一位出人意料的“闯入者”。

对于越野跑爱好者,王汝琴无疑是一个陌生的名字,在今年的越野赛场上,他崭露头角,大境门、大蜀道,仅靠两场比赛,斩获两个亚军,ITRA表现分飙升至839分。


但他并不是横空出世的天才,而是一个在马拉松领域已小有名气的精英。作为挑战者俱乐部的精英队员,以及成都马拉松“大众一姐”舒梦的男友,在刚刚过去的这个赛季,他凭借全马217的成绩,成功栖身中国马拉松百强榜,是体制外跑者中不容忽视的“肩部”力量。

然而,站在2025年末的节点上,这位自动化专业出身、半路出家的跑者,正试图在一场新的游戏中寻找生存空间。在马拉松“肩部”精英所面临的成绩焦虑、生存压力的围城之下,越野跑,会是另一个出口吗?


马拉松精英的狼狈越野

在大蜀道100越野赛的赛道上,王汝琴遇到了麻烦:

他发现手中的登山杖完全不听使唤。

“赛前彪哥给我带了杖,但我之前也没碰过这个东西。”王汝琴苦笑着描述当时的窘境,“在赛道上都跑了10多公里了,我都还没搞懂登山杖怎么用,我一杵它就掉,松松垮垮的。”他不懂得如何锁死卡扣,只能把绑带缠在手上,靠蛮力拽着杖跑。直到翻过了第一个大爬升点,他才在一片慌乱中琢磨出登山杖的用法。


▲大蜀道100越野赛上,王汝琴还戴着无锡马拉松的粉色手套,显示出和其他越野选手不同的一面

补给策略更是一片空白。跑马拉松时,他精确地知道哪一公里吃胶、哪一公里吃盐丸。但在越野赛道上,节奏被打乱得支离破碎。“我都跑了10多公里了,我都还没来得及吃胶,总感觉自己手忙脚乱的。”

尽管技术和战术上都显得狼狈,但他的身体却在某些方面展现出了惊人的适应性。他的老家在四川泸州古蔺,郎酒的产地,一个平均海拔一千多米的山区。山路、石板路、泥土路,是他童年记忆的一部分。这份深植于肌肉记忆中的本能,让他在面对复杂路况时显得游刃有余。


对于路跑选手而言,有句话是“上坡如虎,下坡如鼠”,下坡技术往往是最大的短板,需要大量针对性训练才能克服恐惧、建立技巧,而王汝琴似乎跳过了这个艰难的学习过程。“赛后复盘的时候,发现我在下坡基本没有被前面的精英选手拉开差距。”他回忆到。

但他并不觉得作为马拉松精英选手,跑来参加越野赛属于“降维打击”,“路跑的节奏是平稳的,但是越野跑的节奏总是会被打乱,而且用的肌肉也完全不同。”山野给了他成绩,也给了他最直接的“回敬”。

大蜀道的比赛结束后,他经历了前所未有的肌肉酸痛。“臀部,还有髋附近的肌肉,髂胫束,腰也直不起来,后面几天,甚至起不来床。”那几天,他只能依靠慢跑、按摩、冲击波理疗,来缓解身体的抗议。


跑出pb,却放弃了这个赛季

“我觉得这个赛季继续练下去,哪怕再跑个216,甚至215,对我来说已经没有意义了。”

2025年10月19日的随州马拉松,王汝琴跑出了自己的pb,却并不满意,甚至进一步放弃了接下来的赛季。

那天王汝琴状态极佳,前程奔着215的成绩而去,却在最后几公里遭遇岔气,最终以2小时17分23秒完赛。虽然同样创造了个人最好成绩,但他却感到一种深深的无力感。


▲随州马拉松,王汝琴最后几公里发挥不好,但依旧跑出了217的pb成绩

“大家觉得215是个坎,215以内才会有人去看到你。”王汝琴算得很清楚,在这个赛道拥挤成绩贬值的时代,“215以内”实际上意味着必须跑进214开头。

在当前的中国马拉松生态中,2小时10分以内的顶级选手拥有关注度和更好的赞助,而像王汝琴这样全马PB在2小时17分左右的选手,正处于一个尴尬的夹缝中:他们比大众跑者快得多,却离“成名”始终差着一口气。

他原本计划在下半年去南京马拉松冲击成绩,但随州一战让他意识到,受限于目前的训练水平和身体消耗,这个赛季冲进215的希望渺茫。“既然达不到我想要的高度……我就觉得跑出来没什么意义。”

这种“无意义感”并非矫情。对于没有体制内工资保障的王汝琴来说,每一次全力的全马冲刺都是对身体的巨大损耗,如果不能换来赞助门槛的突破,这种损耗就是亏本的。

他对教练魏彪说:“要不我想去跑一下越野,我想去试一下。下半年冲不到我自己的目标了,再消耗下去,我觉得没什么意义。”

教练同意了。

就这样,在职业生涯最高光的时刻之一,他选择了主动“放弃”这个马拉松赛季,短暂离开了这条他奋斗了多年,却似乎越来越拥挤、越来越难以呼吸的柏油赛道,跑进了山里。



哪怕是“野生”的,也要活得像个职业

王汝琴身上有一种非常典型的“体制外职业选手”的气质:务实、精算、且充满危机感。他并非体育特长生,他的跑步之路,源于大学校园里一次略带“无知者无畏”的尝试。

“刚入学,我体测一公里跑的是3分29秒,我觉得自己挺快的,就申请去参加新生运动会。”带着这份自信,他穿着一条运动长裤和普通运动鞋,站上了新生运动会1500米的起跑线,结果并没跑出太好的成绩,但同时凭借这个契机,他加入了大学的跑步协会。

真正的转折点,是“高校百英里接力赛”。为了备战这个16公里的比赛,他开始进行长距离训练。跑步的天赋逐渐显现,从一个默默无闻的新生,跑出了队里最快的成绩。2019年,他的第一场半马——广安半马,成绩是1小时26分52秒,奖励前20名,他跑了第21。


▲在高校百英里的比赛中,因为当天天气太热,很多水平更高的学长跑崩,而王汝琴跑出了队伍的最好成绩

命运似乎总爱跟他开这种“差一点”的玩笑。

大学生活,跑步成了他生活中最重要的注脚之一。他痴迷于提升,痴迷于和校田径队里一直压着他的那位学长一较高下。“我一直只拿到第二名,”他笑着说,“学长冲刺能力很强,每次都是最后超过我。”为了打破校运会5000米16分47秒的记录,他和学长两人天天跑5公里,你带我带你,一起在学校里训练。

从18分半,到17分半,再到16分半,他的5公里成绩一路飞涨。大三那年,他和学长双双打破校记录,学长跑了16分31,他跑了16分33,还是差了那么一点。直到最后一年,他才终于赢了那位亦师亦友的学长一次。



▲校运会上,王汝琴和学长易明两人在最后展开激烈较量,双双打破学校保持了27年的记录

疫情期间,他暑假在家,为了赚取生活费,去县城的工地上干了两个月门窗安装的活。这是一个强体力劳动,早上八点半上班,晚上六点下班,但为了赶工期,加班到八九点是常态。一天12个小时,工资不到两百元。只有在偶尔不加班的晚上,他才会拖着疲惫的身体,出去跑一跑。

这份经历也锤炼了他的意志。回到学校后,他的成绩迎来了爆发。2020年10月7日,汶川半马,1小时20分;一个月后,营山马拉松,1小时14分。那场比赛奖励前六,他又跑了个第七。

一个非科班出身的工科生,靠着热爱和一股不服输的劲头,在马拉松赛道上跑出了名堂。毕业后,他进入一家锂电池公司担任设备助理工程师,却感觉这种安稳的生活“像在躺平一样,有点混吃等死的感觉”。

跑步,成为他生活中不多的变量。当时他和女友舒梦异地,公司宿舍与舒梦住处相距21公里。“我可能今天早上跑过去,然后就在公司那住两天,”他描述着那段奔跑的日子,“过两天我又从那边跑回来,正好每趟一个半马。”

2023年,面对行业不景气和裁员潮,看着应届生一个个离开,他感到一种恐慌。6月12日,趁着挑战者俱乐部招募试训队员的机会,他毅然辞职,第二天就拖着行李箱直奔昆明高原。

在这个没有“编制”保护的丛林里,他和女友舒梦——成都跑圈著名的“大众一姐”——组成了一个微型的经济共同体。







▲王汝琴和舒梦,这对跑圈的“神雕侠侣”,经常一起参赛,一起站台。滑动查看更多图片

“其实我成绩比她好,但这并不代表我挣得比她多。”王汝琴很坦诚地谈论着这对“跑圈情侣”的经济账。舒梦虽然全马成绩受困于伤病停留在2小时40分左右,但在四川省内的女子比赛中具有极强的统治力,“基本上都是站台选手”,竞争压力小,收入反而稳定。而王汝琴则需要在竞争惨烈的男子组中,去争夺那几千块钱的奖金。

他们过着一种双重生活:一方面,像体制内运动员一样,一年两场严格的训练;另一方面,到了比赛季,他们又必须像自由职业者一样,精明地计算着每一场比赛的投入产出比。

这种生存压力直接塑造了他们的训练模式。“体制内的人一年四季围绕训练,而我们冬训夏训之外,都是以比赛为主。”因为频繁参赛导致身体疲劳,周中根本无法安排强度课,只能跑慢跑恢复,配速往往在5分以外。为了生存,王汝琴曾在一个周末连续参加两场不同的比赛,甚至因为过度参赛导致腓骨长肌拉伤,走路都瘸了,却还是用针灸扎一下,第二天接着跑。

这种“以赛代练”的模式,既是生存之道,也是限制他们成绩进一步突破的隐形天花板。


越野跑:一条更快的成名之路?

连续两场越野赛的成功,让王汝琴站在了一个新的十字路口。

“马拉松需要三五年的深耕沉淀,如果你不扎根,不可能一出来就很厉害。但越野跑不一样,很多新人突然冒出来就能拿冠军。”


王汝琴敏锐地捕捉到了两个圈层的温差。在他看来,越野跑圈虽然也有顶尖大神,但整体的“内卷”程度远不如马拉松。对于一个拥有2:17全马实力的选手来说,带着强大的有氧能力进入越野赛,这似乎是一条通往“被看见”的捷径。相比于在马拉松赛道上死磕那几分钟的成绩,越野跑展现出更快,更灵活的可能性。

“马拉松的曝光度很小,大家只看成绩。你必须要跑得快,拿第一,所有的重心都在头部选手身上,没人关心后面的人。”对于一个2:17水平的选手,无论他在背后付出了多少汗水,只要没有冲进那个顶尖的时间线,他在商业价值上就是“透明”的。

而越野跑,凭借着其独特的户外美学和更强的商业故事性,正在成为品牌营销的新宠,也意味着更多的签约机会。王汝琴敏锐地嗅到了这种风向的变化。他坦言,接下来的重心可能会向越野方面倾斜,甚至已经在规划明年去港百试一试运气。

他和舒梦都到了该成家的年纪,压力摆在眼前。对于王汝琴来说,无论是柏油路还是碎石坡,本质上并没有区别——那都是一种生存的道路,哪里的收获更丰厚,哪里的竞争更小,他就奔向哪里。■


投稿、应聘兼职作者,请联系

trailrunner@126.com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有意思!杜锋瞧不起的人,单节轰11分+4次暴扣,今晚决赛还得靠他

有意思!杜锋瞧不起的人,单节轰11分+4次暴扣,今晚决赛还得靠他

南海浪花
2025-11-20 07:43:21
C罗和乔治娜出席特朗普的晚宴,他和库克同桌,马斯克坐门口!

C罗和乔治娜出席特朗普的晚宴,他和库克同桌,马斯克坐门口!

花心电影
2025-11-19 13:33:09
侯耀华北京别墅亲自做饭,灶台杂乱满墙油污,78岁穿范哲思很时尚

侯耀华北京别墅亲自做饭,灶台杂乱满墙油污,78岁穿范哲思很时尚

趣味八卦
2025-11-19 07:29:01
朱婷被欺负后愤怒离开!孙颖莎丢双冠后表现很坦然,没意识到危机

朱婷被欺负后愤怒离开!孙颖莎丢双冠后表现很坦然,没意识到危机

三十年莱斯特城球迷
2025-11-20 00:00:36
中日要开打?叫嚣击沉福建舰,日高官磋商失败,中方直言:不满意

中日要开打?叫嚣击沉福建舰,日高官磋商失败,中方直言:不满意

书中自有颜如玉
2025-11-20 07:05:08
谢谢陈思诚,贡献出25年年底内娱最大的笑话!

谢谢陈思诚,贡献出25年年底内娱最大的笑话!

娱乐圈笔娱君
2025-11-18 18:12:15
成也饭圈败也饭圈!孙颖莎被央视点名,樊振东的话终于有人信了

成也饭圈败也饭圈!孙颖莎被央视点名,樊振东的话终于有人信了

刘蕳爱下厨
2025-11-20 04:34:48
1000 天战火烧出全球真相:西方四笔惊天错账,彻底改写世界格局

1000 天战火烧出全球真相:西方四笔惊天错账,彻底改写世界格局

瞳哥视界
2025-11-10 22:31:41
赵本山长子赵铁蛋因病去世,女儿成网红,亿万家产谁来继承?

赵本山长子赵铁蛋因病去世,女儿成网红,亿万家产谁来继承?

赵钇是个热血青年
2025-11-19 05:08:55
马克·库班坚称:NBA阻止他在球队出售后继续运营达拉斯小牛队

马克·库班坚称:NBA阻止他在球队出售后继续运营达拉斯小牛队

好火子
2025-11-20 06:48:33
告别“AI味”!Gemini 3初体验:不废话、不讨好,但这价格让我手抖

告别“AI味”!Gemini 3初体验:不废话、不讨好,但这价格让我手抖

新浪财经
2025-11-19 08:51:35
易烊千玺组合三人现状:一位金鸡奖影帝,一位被吐槽,一位最可怜

易烊千玺组合三人现状:一位金鸡奖影帝,一位被吐槽,一位最可怜

观察者海风
2025-11-18 18:55:01
“我出59万,你卖不卖?”四川一富商想买人家挂在房梁上53年的猪

“我出59万,你卖不卖?”四川一富商想买人家挂在房梁上53年的猪

忠于法纪
2025-11-19 08:47:40
放假通知!2026中小学生、大学寒假放假时间已定!家长却心情复杂

放假通知!2026中小学生、大学寒假放假时间已定!家长却心情复杂

妍妍教育日记
2025-11-18 19:09:24
压制2米11中锋!杨瀚森憋了20天归来连创新高

压制2米11中锋!杨瀚森憋了20天归来连创新高

体坛周报
2025-11-19 16:16:09
他是上海知名主持人,曾和王志文是好兄弟,如今活成“不老神话”

他是上海知名主持人,曾和王志文是好兄弟,如今活成“不老神话”

锋哥与八卦哥
2025-11-19 11:28:11
知名平台将赴美上市,创始人是3位85后驴友!近4年净亏超35亿元,已融资超70亿元,红杉、软银都投了

知名平台将赴美上市,创始人是3位85后驴友!近4年净亏超35亿元,已融资超70亿元,红杉、软银都投了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1-19 22:07:14
叙利亚服软,将向中国移交数百名中国西北地区少数民族圣战分子

叙利亚服软,将向中国移交数百名中国西北地区少数民族圣战分子

我心纵横天地间
2025-11-19 13:10:43
64岁的刘德华终于开始大大方方的公开自己和老婆朱丽倩的照片

64岁的刘德华终于开始大大方方的公开自己和老婆朱丽倩的照片

乡野小珥
2025-10-27 11:08:35
小伙相亲31岁女子,一看打扮扭头就走:白给都不要!

小伙相亲31岁女子,一看打扮扭头就走:白给都不要!

农村情感故事
2025-11-16 15:04:27
2025-11-20 09:20:49
越野100 incentive-icons
越野100
你永远不会独行
171文章数 13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体育要闻

世界杯最小参赛国诞生!15万人岛国的奇迹

头条要闻

中方暂停进口日水产品 日媒:预计中国反制攻势将持续

头条要闻

中方暂停进口日水产品 日媒:预计中国反制攻势将持续

娱乐要闻

史林子出轨对方前妻放锤!

财经要闻

英伟达财报,超预期

科技要闻

英伟达单季狂揽570亿美元,手握5000亿订单

汽车要闻

此刻价格不重要 第5代帝豪本身就是价值

态度原创

房产
教育
旅游
数码
军事航空

房产要闻

29.4亿!海南“地王”片区,要卖超级宅地!

教育要闻

旋转图形,怎样画图?

旅游要闻

山西的路太奇特!走着、走着......,就进了“博物馆”

数码要闻

华为鸿蒙电脑外设支持数量翻倍,涵盖1500+通用、700+专业设备

军事要闻

量大管饱 中国军网在海外发布备战视频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