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虽未亲至,却深切感受到了法律的温度。深感贵院真正将‘为群众办实事’落到了实处,让我这样的普通民众在维权路上感受到了极大的尊重与关怀。”近日,即墨法院蓝村法庭收到一封来自当事人沈某的感谢信,字里行间满是对员额法官姜洁审判团队司法为民举措的认可。
2025年9月,远在泰安的沈某因一起附义务赠与合同纠纷向即墨法院提起诉讼。彼时的沈某因身体病痛行动不便,加之需要跨越数百公里参与诉讼,让本就焦灼的他对维权之路更添忧虑。
姜洁收到该案后,第一时间关注到沈某的实际困难。为了最大程度减轻当事人诉累,姜洁在征得双方当事人同意后,决定采取网络庭审的方式审理该案。在蓝村法庭设备完善的互联网审判庭内,姜洁审判团队一边耐心梳理往来款项等证据,释明法律规定,缓和双方情绪;一边通过远程视频系统搭建“云端沟通桥”,高效推进举证质证、法庭辩论等庭审程序。最终,双方当事人达成调解协议,被告刘某同意分期返还原告沈某款项,纠纷得以实质性化解。从庭审沟通到签署调解笔录,全流程线上完成。庭审结束后,为表达心中的感激之情,沈某特意寄来一封感谢信。
![]()
近年来,即墨法院蓝村法庭坚持将“便民诉讼”融入案件办理细节,升级互联网审判庭,针对异地、行动不便的当事人,主动推广网络庭审、线上调解等服务,以科技赋能司法,用服务温暖民心,真正实现了“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让司法为民的触角延伸到群众需要的每一个角落。
信纸虽薄,情真意切;笔墨虽轻,分量千钧。下一步,即墨法院将继续坚守司法为民初心、践行公正司法使命,以更高效、更便民、更温情的司法服务,切实守护好群众的合法权益,让公平正义可感可及。(通讯员:安睿)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