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741年,沙俄探险家白令首次踏足阿拉斯加的冰原,插下帝国旗帜,宣告这片荒野为沙俄领土。
阿拉斯加“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除了野生动物,什么都没有。
老百姓以皮毛贸易为主,经济价值十分有限。
沙俄将其拿在手里,形同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
克里米亚战争,大英帝国联合奥斯曼帝国、法兰西帝国和撒丁王国向俄罗斯帝国宣战。
俗话说:“好手不敌双拳,三拳难敌四手。”
三年鏖战,沙俄惨败,折损52万军士,耗费8亿卢布。
克里米亚沙俄的惨败,还引发了沙俄的国内危机。
沙皇尼古拉一世因战败急火攻心而猝死,年轻的沙皇好比是“寡妇进当铺——要钱没钱,要人没人”。
![]()
大英帝国不仅在克里米亚打败了沙俄,而且还在北美洲加拿大,打败了法国,使加拿大沦为了英国的殖民地。
“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
大英帝国既然拿下了加拿大,又怎么会让自己的手下败将在阿拉斯加睡大觉呢?
大英帝国已经对阿拉斯加虎视眈眈,如果阿拉斯加一旦失守,还会直接威胁沙俄远东地区的安全。
![]()
《墨子》有云:“两利相权取其重,两害相权取其轻”。
尼古拉二世遂将远在北美大陆的阿拉斯加卖给了美国。
既可缓解国内经济的燃眉之急,又可使美国制衡英国,确保沙俄远东地区无后顾之忧。
阿拉斯加面积为171万平方公里,双方讨价还价,最后以720万美元的白菜价成交。
![]()
美国购买阿拉斯加后发现这里矿产资源丰富、渔业资源发达。
其地缘价值更加耀眼:它位于北美洲西北部,东部与加拿大接壤,南部为太平洋阿拉斯加湾,西部隔白令海峡和俄罗斯相望,北部濒临北冰洋,使美国成为了北极国家之一,相当于获得了进入北极地区的入场劵,旅游业随之蓬勃,年创收可观
![]()
2014年12月28日,我随旅行团自长沙出发直飞洛杉矶,中间经停阿拉斯加的安克雷奇。
目之所及,铅灰色天幕低垂,唯东方裂开一道30度的光隙,如寒冰中的希望之窗。
作为阿拉斯加最大城市,安克雷奇冬寒夏凉,是旅游胜地和国际政治枢纽。
2025年8月,俄美总统会晤即在此上演。
从沙俄的财政累赘到美俄博弈的舞台,阿拉斯加以百年冰封昭示:真正的价值,终在时间与战略的交汇处迸发光芒。
![]()
【互动专区】
灵魂拷问
俄美总统会晤在哪里举行?
A. 莫斯科
B. 华盛顿
C. 安克雷奇
D. 布鲁塞斯
关注#康美老朱游世界,每周星期一至星期四晚上,分享旅行精彩文章和视频!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