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日来,泸州泸县牛滩镇王坝村的高标准农田建设基地里,挖掘机铁臂挥舞平整土地,推土机轰鸣清运土方,施工人员分工协作、干劲十足。
“我们今天投入3台挖掘机推进项目建设,一台挖掘机一天能完成5亩农田改造,目前正在进行田坎夯筑,下一步将开展田坎护脚的混凝土模块砌筑。”泸州龙兴建筑有限公司现场负责人赖广旭介绍。该公司今年在牛滩镇承担5700亩水田、500亩旱地的改造任务,目前已完成60%工程量,预计2025年1月31日前可全面竣工。
![]()
牛滩镇王坝村高标准农田建设。
在王坝村,改造后的高标准农田呈现出土地平整、集中连片、设施完善、土壤肥沃的鲜明特点,不仅有效破解了土地耕种“分散化”“碎片化”难题,更在提升农田综合效益的同时,让乡村生态环境得到显著改善。
这是泸县扎实推进“天府良田”建设的生动缩影,近年来该县始终坚持把高标准农田规划好、建设好、利用好,以良田建设助力乡村全面振兴。自2011年以来,泸县在111.79万亩耕地上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59.38万亩,占比达53.12%。2019年高标准农田建设职责集中到县农业农村局后,全县已实施项目12个,新改建高标准农田36.87万亩,其中完工21.07万亩,在建15.8万亩,总投资10.82亿元。按照规划,未来泸县还需新建高标准农田36.65万亩,改造提升28.19万亩,逐步实现永久基本农田高标准建设全覆盖。
泸县始终坚持科学规划与规范管理并重,以产业发展定设计,重点在粮食生产功能区、重要农产品保供区和现代农业园区布局建设,在中稻再生稻“百里长廊”区域建成高标准农田15万亩,在粮经复合区建成4.3万亩;严格执行行业规范,扎实做好项目方案编制、设计预算等工作,确保建设质量不走样。同时,规范招标投标流程,按金额确定招标方式,强化全程监督;将项目资金纳入乡村振兴专户管理,专人跟踪审核施工进度和资金拨付,保障资金使用安全规范。
![]()
牛滩镇王坝村高标准农田建设。
建管并举方能成效长久。泸县按照“谁使用、谁管护”“谁受益、谁负责”原则,项目完工后交由镇村管理,镇级统筹、村级维护、县级补助,2024年整合149.5万元管护资金,对5万亩农田及配套基础设施进行维修养护。同时严格用途管制,严禁“非农化”“非粮化”,确保“良田粮用”。
如今,高标准农田建设已成为泸县乡村发展的“强引擎”:2019年以来,全县平均耕地质量等级从5.93级提升至4.88级,亩均粮食产量增加100公斤左右,2025年小春播种面积7.9万亩、产量1.7万吨,大春预计播种121万亩、产量54万吨;项目区道路通达率达90%,主要农作物综合机械化率达76.1%,水稻收割周期缩短至20天,每亩节约成本400元;农民亩均年节本增效200—300元,全县培育家庭农场2286家、农业专合社567个;通过节水灌溉、生态沟渠等建设,项目区灌溉保证率提升18%,排涝能力提升25%,农业面源污染有效减少,农田生态环境持续优化。
一片片高标准农田,不仅筑牢了粮食安全屏障,更铺就了泸县农民增收、农业增效、乡村美丽的振兴之路。(曾佐然、杨钦程 文/图)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