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成都11月19日电 (记者李平、实习生李瞿黎)11月19日,四川省政府新闻办举行“决胜‘十四五’ 续写新篇章”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第十三场,四川省公安厅副厅长周述就“‘十四五’期间,四川公安在融入基层社会治理,推动平安四川建设方面的突出举措和成效”答记者问。
周述表示,2021年以来,四川全省公安机关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以机制创新、科技赋能、警力下沉为引擎,全面融入基层社会治理体系,推动更高水平的平安四川建设取得突破式进展,全省刑事治安案件较2021年同期出现明显下降,人民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不断攀升。
重点举措和成效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创新治理格局,构建平安建设共同体。以统筹推进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现代化建设为契机,在城市和城镇地区公安派出所全面推行“两队一室”勤务运行模式,农村地区因地制宜实施社区民警全员化和“一村一辅警(警务助理)”全覆盖,推动全省70%以上的派出所所长和社区民警进入乡镇(街道)党政班子或社区(村)两委,6000余个警务室与社区(村)居委会、党群服务中心同址办公,80%以上的派出所推广应用“庭所对接”“民调入所”“律师进所”模式,同步强化基础管控中心防范支撑功能建设,牵引社区开展自防自治、群防群治,推动基层社会治理由公安“小闭环”向党政“大闭环”拓展。通过内外协同联动,全省公安机关就地排查治理突出风险隐患10.43万起,关爱帮扶易受侵害风险未成年人1.64万人,采集维护基础信息4031万条,实现警务与党务、政务在公安派出所层面的目标融合、资源融合、机制融合、效能融合。
二是科技赋能实战,打造智慧治理新引擎。健全“专业+机制+大数据”的新型警务运行模式,以专业引领、机制护航、数据赋力为牵动,大力推动“四川e治采”“四川e码”网格化、社会化应用,逐步构建起以人为核心的社会治理工作新体系,累计推送反诈预警指令1017.78万条,开展防范宣传941.66万人次,为群众避免经济损失3.66亿元。引入AI技术深度拓展风险隐患信息源,建立完善全省矛盾纠纷资源库和分级干预化解机制,推动532.26万起矛盾风险就地解决、合力解决、督办解决,矛盾纠纷调处化解成功率达91.56%。深入推进省级智慧平安小区建设,建设运行智慧平安小区32089个,覆盖城镇实有人口近2000万人,覆盖率达57.31%。持续深化“数据要素×”“人工智能+”成果模型化、实战化应用,加速形成“主防”模型矩阵,累计向基层发出风险提示575批次,精准支撑各地开展关爱帮扶工作,构建起公安大数据赋能基层治理、服务平安建设的新形态。
三是聚焦主动预防,筑牢风险隐患防火墙。紧盯“最小单元”,推动全域立体布防。加快街面、社区、单位等基本防控单元建设,持续深化“巡防处”一体化勤务机制改革,建成街面警务站266个,推动20133所中小学幼儿园补齐补足校园硬质隔离和防冲撞设施。大力孵化培育平安类社会组织,指导各地成立义警协会32家,组建平安类志愿组织3575支。积极推广“义警+社工+志愿者”模式,协同做好巡逻防范、邻里守望等工作。出台二十二条办法措施,全方位加强未成年人保护和预防犯罪工作,今年四川省未成年人违法犯罪高发态势首次出现拐点。持续丰富拓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的内涵和外沿,创建命名全国“枫桥式公安派出所”14个、全省“枫桥式公安派出所”200个,以点带面推进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着力打造基础牢、出事少、治安好、党和人民满意的新时代平安高地。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