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中旬,60岁的卢女士从沈阳出发,一路向南跨越黄河与长江,独自奔赴深圳,开启了她在梨花教育的深圳游学之旅。这场跨越千里的求学,源于一次偶然的心动——她在微信上刷到梓洋、宋雨两位老师的5天声音训练营分享,那些关于语言魅力的解读,瞬间点燃了她埋藏心底多年的朗诵热情,推着她正式踏上声音学习的征程。
![]()
打开百度APP畅享高清图片
再出发:解锁人生新可能
从那以后,学习成了卢女士每日雷打不动的必修课。每天清晨,她都会预留30到40分钟专注练习朗诵,从诗词名篇的情感把控到基础发声的气息调整,每一个音节、每一处停顿,她都一丝不苟地打磨推敲。
起初,北方口音带来的平翘舌不分,成了她学习路上的“拦路虎”。但梨花教育老师们的用心,给了她坚持的底气。无论是线上课程还是课后作业,老师们总会逐一听完她发布的每一段音频,在评论区留下细致到发音位置的修改建议,更不乏“有进步”“继续加油”这样温暖的鼓励,让她在一次次练习中越挫越勇。
当一个人能专注于克服一个具体的困难时,那种因退休而带来的空虚感便悄然退散了。
此前,卢女士在企业管理领域深耕多年,凭借扎实的专业能力成为骨干;五年前,当她卸下职业装,告别熟悉的工作节奏与办公场景,生活突然失去了重心。“那段时间总觉得落寞,日子也少了明确的盼头。”她回忆道。
![]()
线上到线下:一场跨越千里的“声”份证
11月16日,为期五天四夜的线下研学即将落幕,卢女士和同学们投入到朗诵汇报的最后彩排中。走进专业演播厅的那一刻,她握着反复研读的稿纸——纸页已被揉得发皱,上面密密麻麻写满了标注笔记。“就想拿出最满意的状态,不辜负这段时间的努力。”她认真地说。
此时的沈阳早已寒风凛冽、落叶萧瑟,深圳却依旧暖意融融、繁花似锦。南北迥异的景致,让卢女士深深感慨祖国山河的辽阔。研学间隙,她漫步在人才公园,在树林与暖阳中欣赏美景,更真切感受到了这座城市蓬勃的活力,这也成了游学之旅中意外的风景收获。
![]()
此次线下游学的价值,远超她的预期。如果说线上课程是隔屏的细致指引,那线下的面对面教学便是精准的靶向赋能。李瑾老师仅听她朗诵一段,就精准指出了她呼吸方式的误区,一对一的现场示范与纠正,让她瞬间豁然开朗。那些线上练习时难以察觉的气息不稳、情感衔接生硬等细节问题,在几天的集中训练中被逐一攻克。
![]()
更让她惊喜的是与同窗们的相遇。来自五湖四海的学员们因共同的热爱相聚,课上交流朗诵技巧,课后分享学习心得,志同道合的默契与彼此鼓励的情谊,让这段千里求学之旅格外温暖难忘。
谈及如今的生活状态,卢女士有着自己的通透理解:“工作时就全力以赴发光发热,退休了就拾起心底的热爱,在学习中重新认识自己、提升自己,这就是最美好的生活。”幸运的是,她的家庭本就有着浓厚的学习氛围,家人的理解与支持,更是她勇敢追逐热爱的坚实后盾。
![]()
卢女士的转变,是当代银发群体寻求价值再创造的一个缩影。在梨花教育研学导师宋雨看来,这类学员最大的优势在于“能将深厚的生活阅历融入学习,这是年轻人难以复制的特质”。
梨游学以“游学养心,声动人生”为核心理念,致力于为银发群体打造有深度、有温度、有回想的研学体验。梨游学业务负责人李瑾老师强调,关键在于提供“慢节奏、有深度”的沉浸式学习,避免走马观花,真正满足银发群体融入社会、激活自我价值的内在需求。通过声音艺术研习、文化沉浸与社交共创等方式,助力银发人群在体验中提升文化素养,实现个人价值。
至此,“梨游学”已成功举办31期,累计服务学员超2000名。卢女士的故事,正是这“老有所学,学有所获”理念下,绽放的其中一朵芬芳梨花。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