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叶红于二月花” 的诗意画卷,正在苏州天平山徐徐展开。2025 年 11 月中旬,这座与北京香山、南京栖霞山、长沙岳麓山齐名的 “中国四大赏枫胜地”,迎来了一年一度的红枫最佳观赏期。经景区实测,当前全园红枫整体变色率已突破 50%,核心区域更是达到 80% 以上,赤、橙、黄、绿、紫五彩交织的枫林,沿着 “万笏朝天” 的奇石山体铺展,宛如大自然打翻了调色盘,吸引着全国各地的游客纷至沓来。数据显示,刚刚过去的周末,天平山单日客流量已逼近 4 万人次,创下今年入秋以来的客流峰值,初冬的江南,正被这片百年枫景点燃热度。
![]()
天平山的枫景之美,不仅在于其绚烂的色彩,更在于其沉淀四百年的历史厚度。相传明代万历年间,范仲淹第十七世孙范允临从福建引种 380 余株枫香树,植于天平山麓,用以纪念先祖。四百余年风雨侵蚀,朝代更迭,这些古枫非但没有枯萎,反而与山间原生的三角枫、鸡爪槭等树种共生共长,形成了如今占地百亩的古枫林。
![]()
漫步其中,树干粗壮、枝繁叶茂的古枫高达十余米,最古老的植株树龄已超 450 年,斑驳的树皮上布满岁月的痕迹,每一片红叶都仿佛承载着江南的文脉记忆。林业专家介绍,天平山特殊的地理环境造就了枫叶 “五彩斑斓” 的独特景观 —— 山体海拔 201 米,濒临太湖,湿润的气候与充足的光照形成了显著的昼夜温差,使得枫叶在变色过程中能同时呈现多种色彩,而非单一的赤红,这也是天平山区别于其他赏枫胜地的核心特质。
![]()
进入最佳观赏期的天平山,处处皆是打卡胜地。白云池畔无疑是最具江南韵味的赏枫点位,这里的枫叶变色率已超过 80%,清澈的池水如同一面巨大的镜子,将岸边的五彩枫林完整倒映,微风拂过,水面波光粼粼,红叶摇曳生姿,形成 “枫影映水,水天一色” 的绝美画面,宛如一幅流动的江南水墨画。
![]()
不少摄影爱好者架起相机,等待晨光或夕阳洒在叶片上的瞬间,捕捉 “赤叶镶金边” 的惊艳效果。来自上海的摄影爱好者李先生告诉记者,他每年都会专程来天平山拍摄红枫,“白云池的倒影是独一无二的,尤其是清晨有薄雾的时候,枫林仿佛飘在水面上,那种朦胧的美感,是在其他地方拍不到的”。
![]()
沿着白云池向山中行进,便是长达百米的 “红枫走廊”—— 十景塘。这里的枫香树密集排布,枝叶交错,形成天然的拱廊,漫步其间,头顶是层层叠叠的五彩叶片,脚下是落英缤纷的枫毯,身旁是潺潺流淌的塘水,耳边是清脆的鸟鸣与游客的欢声笑语,全方位沉浸式感受 “霜叶红于二月花” 的壮美。
![]()
每到日落时分,夕阳的余晖透过枝叶的缝隙洒下,将整片走廊染成温暖的橙红色,光影斑驳,氛围感拉满,成为情侣们定格浪漫瞬间的首选之地。而位于山顶的望枫台,则是俯瞰全景的最佳位置,登高远眺,漫山遍野的红枫与奇石、亭台、湖泊相映成趣,视野开阔,气势恢宏,让人不禁感叹 “江山如此多娇”。
![]()
除了自然景观的震撼,天平山的人文底蕴也为赏枫之旅增添了别样的韵味。景区内的高义园、范公祠等古建筑,与红枫相互映衬,尽显江南园林的雅致。高义园始建于唐代,是为纪念范仲淹而建,园内的碑刻、楹联无不彰显着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的家国情怀。每到赏枫季,不少文人墨客会在此挥毫泼墨,将枫景与诗情融为一体。
![]()
景区还推出了 “红枫认种”“古枫科普” 等文化活动,邀请林业专家为游客讲解枫叶变色的原理、古枫的保护知识,让游客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了解背后的科学与历史。此外,园内的素斋馆也备受游客青睐,临窗而坐,点一碗素斋面,配上银杏炒时蔬,喝一杯清香的碧螺春,看窗外红枫飘落,惬意十足。
![]()
随着赏枫热度的持续攀升,天平山的客流量也急剧增加,高峰期单日客流量达到 3-4 万人,机动车量突破 1 万辆,给景区周边的交通带来了不小的压力。为了保障游客的出行体验,苏州交警部门提前谋划,制定了一系列交通保障措施,通过新增停车资源、设置接驳巴士、实施交通管控等方式,全力缓解拥堵。
![]()
今年,景区周边共设置了 9 大公共停车场,在原有停车场的基础上,新增了河上村、祥里村、旺家村等多处停车场,新增停车位 2700 个,总停车位达到 5870 个,基本满足了自驾游客的停车需求。同时,在周末高峰期增设了 4 条接驳公交线路,采用 “点对点、快速直达” 的模式,将外围停车场的游客直接送达景区门口,大大缩短了出行时间。
![]()
交通管控方面,交警部门根据停车场饱和程度实施分级管控,当内圈停车场饱和度达到 80% 时,实行逆时针单向交通组织;当中圈停车场饱和度达到 80% 时,对部分路段实施机动车禁行,仅允许公交车及内部车辆进出。
![]()
此外,交警部门还在关键路口布置了警力,实时指挥交通,引导车辆有序通行。景区也积极倡导绿色出行,鼓励游客乘坐地铁、公交车等公共交通前往。记者了解到,乘坐地铁 1 号线至木渎站后,可换乘红枫专线直达景区;乘坐地铁 5 号线至渎川桥站后,换乘公交也可便捷到达,绿色出行不仅能避免拥堵,还能为环保贡献一份力量。
![]()
为了让游客拥有更好的游览体验,天平山景区也做了充分的准备。今年红枫节期间,景区提前 1 小时开园,开放时间调整为 7:00-17:00,方便游客错峰出行。景区内增设了多个志愿服务点,为游客提供咨询、指引、饮水等便民服务,同时加强了保洁力度,及时清理落叶和垃圾,保持景区环境整洁。
![]()
针对高峰期可能出现的客流拥堵,景区还制定了应急预案,在核心景点设置了导流标识,安排工作人员引导游客有序游览,避免发生安全事故。此外,景区还推出了文旅联动优惠活动,游客凭天平山景区门票票根,可享受苏州多家重点旅游景区门票 7 折的专属优惠,进一步提升了游客的出行性价比。
![]()
天平山的红枫之所以能成为 “爆款” 文旅 IP,不仅在于其得天独厚的自然景观和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更在于当地对生态环境的精心保护和对文旅产业的科学运营。多年来,景区始终坚持 “保护优先、合理利用” 的原则,对古枫林进行常态化监测和养护,定期修剪枝叶、防治病虫害,确保古枫健康生长。同时,通过科学规划游览路线、控制游客承载量等方式,减少旅游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林业专家表示,枫叶的变色质量与生态环境密切相关,充足的光照、适宜的温度和湿度,以及干净的空气,都是形成绝美枫景的必要条件,天平山之所以能年年呈现高质量的枫景,与当地良好的生态保护密不可分。
![]()
从文旅产业发展的角度来看,天平山红枫节已经成为苏州冬季文旅的一张亮丽名片,不仅带动了景区自身的发展,还辐射了周边的餐饮、住宿、购物等相关产业。记者在景区周边的木渎古镇看到,不少餐馆、民宿都推出了 “赏枫套餐”,生意十分火爆。一家民宿老板告诉记者,红枫节期间,民宿的预订量几乎天天爆满,很多游客会选择在古镇住一晚,第二天一早去天平山赏枫,既避开了人流高峰,又能深度体验江南的风土人情。此外,红枫节还带动了当地特色农产品、手工艺品的销售,为村民增收致富提供了有力支撑。
![]()
赏枫之余,游客们也纷纷为天平山的美景和完善的服务点赞。来自北京的游客王女士说:“早就听说天平山的红枫名不虚传,这次过来果然没有失望,五彩的枫叶太美了,仿佛走进了童话世界。而且景区的交通很便利,接驳巴士很方便,工作人员也很热情,体验非常好。” 来自南京的亲子游客李女士则表示:“带孩子来不仅欣赏了美景,还参加了科普活动,了解了枫叶变色的知识,很有意义。景区的环境也很干净,设施很齐全,带孩子游玩很放心。”
![]()
气象部门预测,11 月中下旬苏州多晴好天气,气温日较差大,光照充足,这样的天气条件非常有利于枫叶进一步变色,未来一段时间,天平山的红枫将进入全盛期,变色率有望达到 90% 以上,枫景将更加绚烂壮观。预计赏枫热潮将持续至 12 月中旬,想要前往的游客可合理安排时间,尽量选择工作日或周末早间出行,避开客流高峰。同时,景区也提醒广大游客,游览时要遵守景区规定,不要采摘枫叶、折损树枝,共同保护这来之不易的生态美景。
![]()
四百余年的古枫,在初冬的江南绽放出最绚烂的光彩;千年的文脉,在红叶的映衬下焕发出新的生机。苏州天平山的红枫,不仅是一场视觉的盛宴,更是一次文化的邂逅,一次生态的礼赞。它用五彩斑斓的色彩,勾勒出江南初冬的绝美画卷;用厚重的历史底蕴,讲述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故事;用火爆的文旅热度,展现着传统文化与现代旅游融合发展的强大活力。这个冬天,不妨走进苏州天平山,在红枫的海洋中,感受江南的诗意与浪漫,体验历史的厚重与温度,让这片百年枫景,成为心中最难忘的初冬记忆。而天平山也将继续以枫为媒,以文为魂,以生态为基,不断提升旅游品质,打造更多元、更优质的文旅产品,让更多人领略江南秋韵的独特魅力,让这张靓丽的文旅名片在新时代绽放出更加耀眼的光彩。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