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我们搞火电核电,连大钢管都得从国外买,那会儿一根管子要五万美元,还得提前付全款,排队半年才能拿到货,要是赶上国际形势紧张,海运一断,电厂就得停工,一个月损失上亿,更憋屈的是想自己造,仿制出来的管子一照X光全是裂纹,根本没法用,进口管子还特别金贵,搬动都得戴手套,标签全是英文,看着就闹心。
![]()
2005年国家决定自己动手干,投入了十个亿资金,用来建造一台三万六千吨的挤压机,这个机器比美国那台最大的还要厉害,当时外国人都在笑话我们,觉得我们根本做不出来,可我们还是坚持往下做,铸件前面四次全都报废了,废铁堆得像小山一样高,工程师们没有放弃,一点点摸索方法,靠着分段保温和慢慢冷却才终于成功,没有图纸可用,他们就翻看俄文老书,自己推算公式,液压管路有上千条,只要漏一次油就得全部拆掉重装,整个团队分成三班轮流工作,白天黑夜都不停。
![]()
2009年机器终于试车成功,第一根管子做出来之后,用X光一照,发现干干净净没有一点问题,成品率达到了八成,比欧美国家还要高,关键是在材料方面也实现了突破,能够承受住1200度的高温,正好可以用在超超临界机组上,美国人来验收的时候,反复检查了半天,最后签字认可了,国产管子的价格直接从五万降到了一万,成本降低了七成,欧洲供应商一看情况不对,赶紧跟着降价,可是市场早就被我们抢走了。
![]()
秦山核电用上了国产的管子,焊缝通过了国际检测,华能集团把八成的订单都交给北方重工,石化厂那边的故障减少了三成,维修费用也跟着减了一半,这根管子不仅省下了钱,还让整个行业有了底气,以前是我们求别人卖给我们,现在变成别人主动找我们合作,2013年第一次出口到东南亚的时候,海关人员看到中文报告都有些惊讶,说中国的高端制造真的站起来了。
![]()
外汇节省了上百亿美元,进口量从万吨减少到千吨,国产比例达到九成五,风电塔筒管价格也跟着下降,新能源项目推进速度更快了,连导弹壳体都能自己制造,军工领域不再受制于人,2020年河北新增一台五万吨机器,开口尺寸做到八米五,2024年北重的技术获得内蒙古科技一等奖,专家认定其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
北方重工在超超临界机组管材市场占了八成五的份额,成为国家认定的单项冠军企业,这事让欧美方面感到着急,他们主动来找我们谈合作研发的事情,但我们没有马上答应,而是继续埋头做自己的技术升级,说实话,这种成绩不是喊几句口号就能实现的,是一批人花了十年时间,从困难中一步步走出来的,那些人没想过要当什么英雄,就是想把事情给做成,现在回过头来看,那根钢管确实推动了整个制造业向前转动。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