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每10个成年人中就有1名糖尿病患者,还有更多人血糖超标而不自知。血糖高症状往往不明显,但对身体的伤害却从未停止。腿脚离心脏最远,血液循环较差,当血糖失控时,这里会最先发出信号。
腿脚发出的6个血糖超标信号
![]()
1.双脚麻木,对温度不敏感
最常见的是双脚麻木,像穿着一层袜子一样。此外,还可能出现自发的刺痛、灼烧感,或者感觉皮肤表面像有蚂蚁在爬,在夜深人静时症状更明显。
比如准备洗脚水时,无法判断水温,即使水很烫也感觉不够热;走路时,脚底的感觉像隔着一层棉花,对地面的起伏感知不清;甚至有时鞋里进了小石子,或者鞋子过紧,脚也感觉不到,直到磨破皮了才发现。
这些都是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常见症状。因为长期的高血糖会损伤微小血管和神经纤维,导致神经无法正常传递信号,进而引发感觉错乱。
2.足底干裂,小腿出现糖斑
![]()
小腿、足部皮肤干燥少汗,甚至粗糙起屑,就像秋冬季节缺水的土地;脚上出现一道道裂口,特别是脚后跟;还有的人小腿前侧会一些不规则的褐色斑(糖斑),汗毛也开始变得稀疏,甚至整片脱落。
持续高血糖会导致血管内皮细胞功能紊乱,进而引发毛细血管高压和蛋白质代谢不畅。这些变化导致皮肤血流量不足和营养不良。当双下肢受到外伤刺激时,就可能出现皮肤红斑、水疱、糜烂等症状。
提醒男性糖尿病患者,注意观察小腿前侧的皮肤变化,及时就医以防止进一步的健康问题出现。保持良好的血糖控制对于预防这种症状及其并发症至关重要。
3.足部关节变形
![]()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内分泌代谢科护士古艳2024年在健康时报刊文指出,长期高血糖的人群,可能会有肢端营养不良、肌肉萎缩、肌肉失去正常的牵引张力平衡等情况。缺乏肌肉的支撑与牵引,就可能造成足部骨骼关节变形,形成弓形足、槌状趾、鸡爪趾等足部畸形。
4.伤口愈合缓慢
高血糖会影响血液循环和免疫系统功能,使得伤口愈合的速度减慢。尤其是在脚部,小伤口也可能演变成严重的感染,甚至溃疡。
5.肌肉无力或萎缩
长期的糖尿病神经病变使脚部肌肉失去营养支持,出现无力或萎缩的现象。可能会导致行走困难,甚至增加跌倒的风险。
6.间歇性腿痛
![]()
若走路时腿部突然感到酸胀、疼痛甚至抽筋,无法继续行走。休息3~5分钟后,症状缓解,但继续行走症状又会重复出现。这种现象在医学上称为“间歇性跛行”,是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典型信号。
长期高血糖会导致下肢动脉粥样硬化,引发血管狭窄甚至堵塞,使小腿肌肉供血不足,在走路时引发疼痛。
教你4个控糖的吃饭小技巧
1. 胃肠道没问题,吃硬少吃软,没毛病。
2. 胃肠道功能差,或不习惯吃干硬食物,那就吃杂、吃粗不吃精。
比如,一餐的食物种类尽量杂,包括蔬果、瘦肉、蛋、主食等。主食选择粗杂粮而非精米白面类食物。
![]()
3. 没条件搞食物多样化,或不习惯吃太多粗粮,那就注意食物加工别太精细,食物形态别太细碎软烂。
比如,用普通锅具熬“汤米分离”的稀粥,而不是吃熬到入口即化、看不到大米原貌的黏糊粥。
4. 吃饭顺序帮大忙,先汤/水,再菜、肉,最后吃主食。
如果以上原则您还是觉得复杂,那可千万要记住吃饭顺序的调整——先喝点清淡的汤粥或水来占据一定的胃容量,随后吃富含大量膳食纤维没那么好消化的蔬菜,接着吃非常“扛饿”的优质蛋白质,如肉蛋等,最后再吃提供淀粉的主食,这样可以最大程度降低淀粉类主食的摄入量。
来源 衣食参考公众号 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