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李寻 绝妙下酒菜
![]()
广西北海沙滩上的沙蟹,目测比小拇指的指甲大不了多少,不到0.5公分(李寻/摄影)
1
沙蟹是我目前所知体型最小的蟹类,目测大概比小拇指的指甲还要小一点,在我国沿海地区有广泛分布。特别是在广西的沿海,当北海的沙滩上潮退的时候,可以看见沙蟹们在沙滩上跑。
沙蟹也分公、母。雄蟹两个蟹螯的大小不一样,大的那只螯叫交配螯,颜色鲜艳,重量几乎为身体一半;小螯极小,用于取食。雌蟹的两只螯都很小。根据书上资料的介绍,沙蟹属于爬行亚目沙蟹科,归为十足目短尾次目的1科,其作为一种古老的动物起源于白垩纪,在第三纪繁荣昌盛。
这么小的小蟹几乎不知道有什么可吃的,但勤劳智慧的劳动人民还是把它料理成了多种美食。
2
沙蟹可以有多种吃法。在广西北海,沙蟹汁是当地一道名菜。沙蟹汁是用沙蟹做成的汁。在广西北海市的海边,沙蟹资源丰富,它们在退潮时会出洞到海滩上活动。沙蟹汁完全是“生”的,制作过程中没有加热、煮熟的步骤,因此沙蟹汁带有股腥味,但吃起来很香。因此,沙蟹汁成了类似“臭豆腐”的存在,喜欢的人觉得它美味无比,不喜欢的则是闻着就讨厌。具体做法如下:
材料:沙蟹500克、辣椒、蒜头、姜、白酒、食盐等适量。
做法:
①选好活蟹,把沙蟹放在清洁海水中,多次换水,目的是清洁沙蟹。沙蟹腹底的脐盖掀掉。
②把沙蟹放到清洁干燥的瓦盘里,每1000克沙蟹加100克食盐。
③木棒捣碎沙蟹。在捣碎的沙蟹里加切成颗粒的蒜头、姜、辣椒、白酒适量,拌匀。
④把调好的沙蟹汁分装到玻璃瓶里,日光下暴晒1小时左右。制作过程中不能用塑料类制品,会影响沙蟹汁的味道和口感。
3
沙蟹汁做好了,有多种吃法。
其一,直接当作咸菜,喝白粥的时候加一点,咸鲜美味,适合喝粥。
其二,当作白切鸡的蘸料,类似于汕头那边的鱼露,主要起到增加咸味的作用。
其三,沙蟹汁焗时蔬,最著名的是北海的沙蟹汁焗豆角(有的书上也叫焖豆角)。
根据资料,沙蟹汁焗豆角是广西北海一道特色菜(参见《中国白酒配餐学》第333页)。说起来惭愧,我在北海没吃到这道菜,而是在南宁的“桂小厨”吃到了沙蟹汁焗豆角,感觉相当惊艳。首先,它的豆角好,是当地的那种长豆角,水分充足。其次,焗制的方法很好,油香四溢。第三便是“点睛之笔”的沙蟹汁了。豆角由于新鲜水嫩,咬开之后满口爆汁,但味道比较淡。这时候再咬到一点沙蟹汁的末——有时候会咬到沙蟹比较大的那只螯,咸味一下就爆开,使豆角的整体感觉既鲜又美。沙蟹汁的气味有点发酵的臭味,但在焗制之后和油香融为一体,令人欲罢不能。
4
说白了:沙蟹汁是一种咸菜或者酱汁。它本身不是一道下酒的菜,但作为蘸料或者辅料,却是烹饪下饭菜的好原料,能带来独特的鲜咸风味。如果从下酒的角度来讲,用它当作白切鸡的蘸料,就是比较合适的下酒菜了。沙蟹汁焗豆角更适合下饭,用来下酒会破坏沙蟹汁和豆角之间形成那种协调的感觉。
5
相关书籍上还介绍了一种沙蟹酱的做法——从文字内容上看,它也就是发酵的时间更长。我没有品尝过沙蟹酱,这里把沙蟹酱的做法摘录下来,供同好者参考。
![]()
沙蟹酱做法
预处理:选取大小均一的沙蟹,刷洗干净,并切成小碎块,放入腌制罐器中。
加工:加入姜、葱、红辣椒、料酒、盐等调味料,充分搅拌均匀后进行腌制。保证每天在阳光下暴晒6~8小时,每天翻滚2~3次。
成品:发酵2~3个月之后即可食用,具有独特风味的沙蟹酱。
食用注意:沙蟹一般可与冬瓜同食,具有养精益气之功效;与芦笋同食,具有强化骨骼之功效;与枸杞同食,具有补肾壮阳之功效。患有感冒、肝炎、心血管疾病的人不宜食用沙蟹。
资料来源:郭泽镔主编《中华传统食材丛书·虾蟹卷》
![]()
广西北海,平静的大海为人类提供了太多的美食(李寻/摄影)
-End-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