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前10个月,新城控股的日子有点难——卖房收入直接腰斩,只拿到164.68亿,比去年少了52.2%;但另一边,收租的钱却涨了10%,到手116.96亿。一边是“缩着过日子”,一边想“靠商业翻身”,曾经的千亿房企,现在正卡在“卖不动房”和“要还债”的两难里。
卖房彻底没了旺季:“金九银十”才卖28亿,排名掉出前40
今年新城控股的销售数据,说出来有点扎心。
1-10月总共卖了164.68亿,对比去年直接砍半;单看“金九银十”,9月加10月才卖了不到30亿(其中9月13.8亿、10月14.19亿),往年这个时候,随便一个月都比这多,传统旺季彻底没了动静。
更直观的是行业排名——中指研究院最新发布的《2025年1-10月中国房地产企业销售业绩排行榜》,新城控股排到了第41位。要知道它曾经也是千亿阵营的常客,现在不光比不上头部房企,连有些出了风险的同行都不如。
![]()
图源:中指研究院《2025年1-10月中国房地产企业销售业绩排行榜》
销售拉胯直接影响了赚钱能力:前三季度营收343.71亿,少了33.3%;净利润9.74亿,也降了33%。公司自己说,主要是房子交付少了,而且卖一套赚的钱也少了。
其实从2021年开始,新城就主动“减肥”了:总资产从5342亿降到3072亿,负债从4372亿压到2245亿,三年缩了2000多亿规模。现在不光卖房少,竣工的房子也少了——前三季度只竣工350万平米,比去年少了近6成,开发业务是真的在“收缩”。
![]()
图源:新城控股2025年三季报
收租成了救命稻草?116亿收入撑不起大盘
开发业务不行,新城把希望放在了商业运营上,简单说就是“收租”。
今年1-10月,商业运营收入116.96亿,涨了10.49%,其中93%都是租金(109.12亿);10月单月也有11.86亿,稳中有涨。
按计划,今年商业收入要冲140亿,现在已经完成84%,进度还算靠谱。目前吾悦广场开了174座(加委托管理的共176座),出租率97.71%,还搞了25个轻资产项目——不用自己投钱,靠管理赚钱,这部分能力确实在增强。
![]()
图源:新城控股公告
但问题也很明显:收租的钱占比还是太低。现在新城营收里,卖房的占2/3,收租的只占1/3。以前是“卖房赚的钱补贴商业扩张”,现在房卖不动了,商业想单独撑起大局,还差得远。怎么让收租的业务自己“造血”、再扩大规模,这是新城转型的关键。
还债压力不小:高息借钱+关联资金争议,信任度有点悬
今年下半年,新城的还债压力突然大了起来。
年内还有两笔债要还:10月到期的2.5亿美元海外债,12月到期的20亿中期票据。为了凑钱,新城今年发了好几次美元债,利率都不低——11.88%,这个利息水平,能看出来资金有多紧张。
看半年报数据:一年内要还的非流动负债137.88亿,比去年多了14%;上半年只还了10.67亿公开债务,还有25.82亿联营公司的有息负债要处理。
更麻烦的是之前的“70亿关联资金”问题。2023-2024年,新城悦服务(新城系的物业公司)偷偷给新城控股的子公司上海悦崧转了69.7亿,说是用来“保交付、付工程款”,但这笔钱没走系统审批,还删了转账记录,财报里也没提。
事情曝光后,新城悦服务的执行董事被免,王晓松(新城控股董事长)和另外两个“老臣”也从新城悦服务辞职了,现在新城悦服务还停牌着,股价停在2.8港元,市值只剩24.4亿港元。
![]()
图源:新城悦服务公告
投资者也慌了,问“应付账款太高会不会导致年报非标?连续3年非标会不会退市?”王晓松回应说“连续7年经营性现金流为正,今年会保持,到期债务肯定能还上,不会退市”,但市场买不买账,还不好说。
转型卡在“平衡木”上:缩表求生和突围发展,不好兼顾
当前,新城正处在最关键的转型期,一边要“缩表保命”,一边想“转型突围”,两边不好平衡。
好的方面是:主动收缩开发业务,“不拿地、去库存”,确实减轻了一些负债压力——前三季度应付建筑工程款383.9亿,比年初少了70亿左右,刚性支出没那么大了。
但挑战也更多:首先,收租业务占比低,短期内补不上卖房的缺口;其次,轻资产模式能不能赚钱、能不能快速扩张,还需要时间验证;再者,估值也不乐观——新城控股市值318.72亿,港股新城发展157.57亿港元,对比140亿的商业收入目标,投资者对它的信心还不够。
更重要的是信任度问题:2023、2024年新城的年报已经连续两年“非标”(审计意见有问题),加上新城悦服务的审计麻烦,投资者对它的财务透明度、风险管控能力都有疑虑,这会影响后续融资和市场信心。
总之,2025年对新城控股来说,是真的难:房子卖不动,还债压力大,转型还在半路上。收租业务虽然稳,但还撑不起大局。接下来能不能在“保住债务兑付”和“推动转型”之间找到平衡,能不能把受损的市场信任找回来,直接决定了这家曾经的千亿房企,能不能在行业调整期真正“活下来”、“好起来”。后续它怎么还债、商业板块怎么扩张、内部治理怎么优化,值得多关注。
(信息参考来源:新城控股公告、新京报、21世纪经济报道、红星新闻等公开新闻报道)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